【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充气大棚的碳循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大棚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充气大棚的碳循环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乡经济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经济活动及生产生活中,在很多场所需要易装卸、可拆迁的建筑物,该建筑物既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也可以基本满足人们临时的生活使用需求,市面上应运而生了充气结构的塑料大棚,该大棚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03]农用充气大棚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温室,农作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在夜间吸收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现有农用大棚无法通过自身结构和充气大棚本身的充放气功能来自动调节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无法对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干预。
[0004]因此急需一种用于充气大棚的碳循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充气大棚的碳循环方法,解决现有大棚无法通过自身结构和充放气功能来自动调节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充气大棚的碳循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大棚包括气仓(1)、窗体(3)和控制器(41),窗体(3)和控制器(41)分别与气仓(1)连接,所述气仓(1)包括外壁(5)、内壁(6)和隔膜(7),所述外壁(5)与隔膜(7)形成的空间为外仓(8),内壁(6)与隔膜(7)形成的空间为内仓(9),所述窗体(3)为气囊;所述碳循环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定二氧化碳浓度
‑
时间点计划表;步骤2:将大棚内的空气吸入内仓(9);6时将含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内部空气存入内仓(9);步骤3:调用计划表并执行;如果到达计划表中的预定时间点,执行步骤4;如果到达计划表中的结束时间点,执行步骤8;步骤4:检测二氧化碳浓度;步骤5:比对二氧化碳浓度,依据比对结果分别执行步骤3、步骤6或步骤7;比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实测值和预设值,如果实测值与预设值的差值在预设值的
±
1%以内,执行步骤3;如果实测值与预设值的差值小于预设值的
‑
1%,执行步骤6;如果实测值与预设值的差值大于预设值的1%,执行步骤7;步骤6: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包括如下分步骤;分步骤61:所述控制器(41)关闭窗体(3);分步骤62:控制器(41)向外仓(8)内充气,内仓(9)向大棚内排气;分步骤63:执行本步骤单位时间后执行步骤4;步骤7:减小二氧化碳浓度,包括如下分步骤;分步骤71:所述控制器(41)开启窗体(3);分步骤72:控制器(41)向内仓(9)内充气,外仓(8)向大棚外排气;分步骤73:执行本步骤单位时间后执行步骤4;步骤8:结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文超,宋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