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构件悬臂钢筋就位辅助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构件辅助安装装置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预制构件悬臂钢筋就位辅助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由于具有绿色环保、高效施工等优势在建筑施工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开始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建筑施工模式。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主要包括预制混凝土(PC)墙板、预制PC柱体等预制构件的装配,其中,预制构件的竖向装配施工难度较大。
[0003]以预制PC墙板为例,在竖向装配预制PC墙体板时,位于下方的预制PC墙板安装完成后,上一块预制PC墙板底部的灌浆套筒需要与下一块预制PC墙板顶部的悬臂钢筋匹配插接。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预制PC墙板的悬臂钢筋会受到加工误差、现场施工碰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偏位,导致下一块预制PC墙板的悬臂钢筋无法顺利插入至上一块预制PC墙板的灌浆套筒内。施工人员需要对悬臂钢筋进行逐一矫正,才能进行上一块预制PC墙板的吊装,预制PC墙板的装配施工效率低,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矫正悬臂钢筋并辅助预制构件安装的预制构件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悬臂钢筋就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扳手杆件(1)、传力支座(2)、定位组件(3)和顶进组件(4);一对扳手杆件(1)的一端分别可转动式连接在传力支座(2)上,一对扳手杆件(1)分别置于预制构件(5)的悬臂钢筋(6)的两侧;若干组定位组件(3)分别间隔设置在一对扳手杆件(1)上,若干组顶进组件(4)分别间隔设置在一对扳手杆件(1)上,每根扳手杆件(1)上的定位组件(3)和顶进组件(4)交错设置,使其中一根扳手杆件(1)上的定位组件(3)与另一根扳手杆件(1)上的顶进组件(4)相对设置在悬臂钢筋(6)的两侧,且定位组件(3)与顶进组件(4)匹配插接,使悬臂钢筋(6)通过定位组件(3)和顶进组件(4)夹紧矫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构件悬臂钢筋就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扳手杆件(1)包括扳手杆(101)和转动杆(102),转动杆(102)垂直连接在扳手杆(101)的一端,扳手杆(101)的一端通过转动杆(102)与传力支座(2)可转动式插接;定位组件(3)和顶进组件(4)分别套接在扳手杆(10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悬臂钢筋就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力支座(2)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且传力支座(2)的开口两端间隔形成有若干个插接槽(201),使转动杆(102)的两端能插接在插接槽(201)内,使扳手杆(101)能以转动杆(102)为中心相对传力支座(2)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预制构件悬臂钢筋就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插接槽(201)呈倾斜设置的U形结构,且插接槽(201)的轴向与传力支座(2)的轴向呈锐角夹角,且一对扳手杆(101)对应的插接槽(201)的倾斜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构件悬臂钢筋就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组件(3)包括第一套筒(301)和第一定位杆(302);第一套筒(301)同轴套接在扳手杆(101)上并锁紧;一对第一定位杆(302)的一端分别设置在第一套筒(301)的外侧壁上,一对第一定位杆(302)之间形成定位间隙,悬臂钢筋(6)能卡置在该定位间隙内,一对第一定位杆(302)的另一端能与顶进组件(4)匹配插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构件悬臂钢筋就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一对第一定位杆(302)靠近第一套筒(301)的一端的定位间隙宽度小于远离第一套筒(301)的一端的定位间隙宽度,使第一套筒(301)与一对第一定位杆(302)连接成K形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预制构件悬臂钢筋就位辅助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顶进组件(4)包括第二套筒(401)、连接杆(402)和第二定位杆(403);第二套筒(401)同轴套接在扳手杆(101)上并锁紧;连接杆(402)的一端与第二套筒(401)的侧壁固定连接,若干根第二定位杆(403)分别间隔连接在连接杆(402)的另一端两侧;若干根第二定位杆(403)之间形成插接间隙,一对第一定位杆(302)的另一端能匹配插接在插接间隙内,连接杆(402)的另一端抵紧在悬臂钢筋(6)上并能将悬臂钢筋(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超,邹于捷,施晓鹏,钱成军,姜登科,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