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植入人工中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0380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植入人工中耳系统,包括语音处理电路和与之电连接的拾音器和激励线圈,激励线圈电连接振子,所述语音处理电路将拾音器输入的电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并输出驱动激励线圈,产生磁场作用于振子;所述激励线圈通过手术植入人的耳道内,振子植入在人耳听小骨上;所述语音处理电路包括前置放大器,将抬音器输入的微弱电信号放大;功率放大电路将前级的音频放大信号进行功率放大,输出足够的功率驱动下级的激励线圈,并驱动连接听骨的振子产生相应的振动,镫骨和镫骨足板将振动传入内耳,激发听觉,使原先遭到破坏的传声链得到恢复,可大幅度提高听力。可大幅度提高听力。可大幅度提高听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0]实施例:全植入人工中耳系统,如图1所示,由语音处理电路2和与之电连接的拾音器1和激励线圈3构成,激励线圈3电连接振子4。如图2所示,振子选用永磁合金,制成圆环状。激励线圈3通过手术植入人的耳道内,振子4植入在人耳听小骨上。
[0011]所述语音处理电路2将拾音器1输入的电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并输出驱动激励线圈3,产生磁场作用于振子4。所述语音处理电路包括前置放大器5,将抬音器输入的微弱电信号放大;还包括ALC电路6、放大电路7、音量调节电路8和功率放大电路9,放大电路7是放大音频信号,并由电平控制10实现自动增益控制,保证在输入小信号时将有足够放大量,随着信号增强放大器的增益下降,音量调节电路8是由使用者调节使自己满意的音量,功率放大电路9将前级的音频放大信号进行功率放大,输出足够的功率驱动下级的激励线圈3。
[0012]拾音器选用目前较为通用的驻极电容传声器,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等优点,同时其频率响应特性好,信噪比较高。语言处理电路部分选用集成片 Ic1=TA7223,其外部偏置电路由R1

R11、C1

C20、D1

D3、及调节音量的 W1组成。激励线圈选用高导磁率镀膜合金软磁材料,铁芯长度为 25mm,Φ=4mm,在铁芯外用Φ=0.16mm 的高强度漆包线绕成,线圈 R=8Ω。振子选用铂磁永磁材料,该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磁性能,还具有优良的工艺加工性能,如图2所示,加工为环形,其实施的外形尺寸为Φ=2.8mm,厚度为0.2mm,其中心孔Φ=0.8mm。用手术将振子植入耳中听小骨上,激励器放置在外耳道内。
[0013]当外部拾音器的电信号经过电子线路增幅均衡,再通过激励器产生电磁信号,振子受电磁信号的激励,产生相应的振动,直接驱动镫骨传入内耳,激发听觉,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对于振动信号,结合现已掌握的听骨链振动信号采集、补偿和处理技术,对砧骨振动信号进行数据模拟,进而编程至传感器,以获得真实有效的振动补偿。对于听力补偿效果最后传感器植入到中耳听骨链,结合中耳有限元分析模型相关技术,模拟分析数据差异,优化振动补偿效果。
[0014]相比现有技术,本系统更具有真实、声音清晰的优点,临床观察,听力提高十分明显,其纯音气导听阀(250HZ~2KHZ平均值)在 21db~41.3db 之间,手术后平均听阀在 26db~68db,平均获得听力 30.94db,达到了社交应用水平。本系统为提高听力开创了新的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0015]综上所述是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技术方案所做的改变,所生产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全植入人工中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语音处理电路(2)和与之电连接的拾音器(1)和激励线圈(3),激励线圈电连接振子(4),所述语音处理电路(2)将拾音器(1)输入的电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将信号放大,并输出驱动激励线圈(3),产生磁场作用于振子(4);所述激励线圈(3)通过手术植入人的耳道内,振子(4)植入在人耳听小骨上;所述语音处理电路包括前置放大器(5),将抬音器输入的微弱电信号放大;还包括ALC(6)电路、放大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厚墉欧阳曦邬红霞范肖霞刘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悦听医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