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性蜂窝炭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蜂窝活性炭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改性蜂窝炭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微孔发达,高吸附容量等特点,在空气污染治理中普遍应用。而蜂窝活性炭更是由于其通孔阻力小,更便于空气流通,吸附效果更好。其原理是,空气在流动时会穿过蜂窝活性炭的蜂窝孔,使得其中的废气在通孔内与具有大表面的多孔性活性炭接触,废气中的污染物被吸附,从而起到净化作用。
[0003]故在一般情况下,蜂窝活性炭的蜂窝孔越多,其接触空气的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效率越高,使用寿命越长。
[0004]在生产中,蜂窝活性炭需要采用优质煤质活性炭为原材料,经蜂模具压制,高温活化烧制而成。现有一种改性蜂窝活性炭成型装置及方法(公开号:CN113968040A),通过成型板与、升降板等组件,实现收集回收残料,且便于清理加工部件。但由于压制块之间的间隙小,容易形成夹持作用,当压制块在从活性炭块内抽出时,活性炭容易被挤压夹持在缝隙之中,导致活性炭的孔隙出现破损,且由于压制块之间的距离小,黏连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蜂窝炭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成型壳体(1)的相对两侧分别悬空设置成型板(4),所述成型板(4)上沿纵向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孔刺(6),所述孔刺(6)的总数与所述蜂窝通路(3)的总数相同,两个成型板(4)上的孔刺(6)交替设置;成型壳体(1)为内设有成型腔的中空壳体,成型壳体(1)上开设有若干对穿孔(2);每对穿孔(2)包括同轴设置且均连通成型腔的两穿孔(2),所述两穿孔(2)分别设于成型壳体(1)的所述相对两侧的外壳上;用成型壳体(1)的成型腔包裹压覆活性炭,形成活性炭块;控制两个成型板(4)同时向成型壳体(1)移动,对活性炭块进行双向穿刺,使各孔刺(6)分别穿过对应的一对穿孔(2),在活性炭块上形成蜂窝通路(3);穿刺完成后,再控制两个所述成型板(4)逐渐远离成型壳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性蜂窝炭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成型板(4)连接有定位组件(7);所述定位组件(7)包括两个平行的固定杆(701),所述成型壳体(1)设置在两个所述固定杆(701)之间,两个所述固定杆(701)的两端通过安装板(702)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安装板(702)竖直地安装在工作台上,所述成型板(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固定杆(70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成型板(4)分别连接有驱动组件(5),所述驱动组件(5)用于驱动所述成型板(4)朝所述成型壳体(1)的方向横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蜂窝炭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驱动组件(5)为用于带动所述成型板(4)沿所述固定杆(70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伸缩泵体,所述伸缩泵体的输出轴与所述成型板(4)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性蜂窝炭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板(4)上的相邻两所述穿孔(2)之间的距离为相邻的两所述蜂窝通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初榆,崔国强,韩琍君,张婉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韩研活性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