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山坡地形的建筑物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259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支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山坡地形的建筑物支护结构,包括山坡和建筑物,所述山坡上设有建筑平台并通过建筑平台分为上坡面和下坡面,且建筑平台上挖设有基坑,所述基坑的内部筑设有地基,且建筑物位于地基上设置,所述地基靠近上坡面的一侧两端均安装有钢柱,所述上坡面的一侧埋设有两个与钢柱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混凝土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利用山坡上侧的坡面对建筑物进行斜拉锚固支护,以及利用下坡面水平开洞槽,对建筑物进行高强度支护,无需传统的深基坑及桩基的加工,降低施工难度,对大型设备的需求,缩短建设工期,且能够降低水平流失影响,受到山坡底侧雨水沉降导致的空洞影响较小。水沉降导致的空洞影响较小。水沉降导致的空洞影响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山坡地形的建筑物支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支护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山坡地形的建筑物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民宿、酒店等建筑物的需求逐渐增加,对于部分山区景区来说,较多的建筑物需要直接建设在山坡上,由于山坡与正常平地建筑不同,其稳定支护尤为重要。
[0003]对于建筑在山坡上的景观建筑来说,在建设设计初期,需要通过GPS以及实地勘察选择合适的建筑地点,并利用BIM技术,设计建筑模型,以便于建成建筑满足使用要求,但是传统的山坡建筑建设时,需要在坡点合适位置整平,并在此处打设较深的桩基,后续建筑物的地基及地面上的建筑物均是通过桩基稳定固定在山坡上,但是由于山坡地形呈倾斜状,在其上使用大型的打桩机的受限度较大,施工相对不便,整体工期较长,同时受到坡面水土流失作用,桩基底部易先成为空洞,不利于建筑物的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应用于山坡地形的建筑物支护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应用于山坡地形的建筑物支护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山坡地形的建筑物支护结构,包括山坡(1)和建筑物(2),其特征在于,所述山坡(1)上设有建筑平台(3)并通过建筑平台(3)分为上坡面(4)和下坡面(5),且建筑平台(3)上挖设有基坑(6),所述基坑(6)的内部筑设有地基(7),且建筑物(2)位于地基(7)上设置,所述地基(7)靠近上坡面(4)的一侧两端均安装有钢柱(8),所述上坡面(4)的一侧埋设有两个与钢柱(8)位置相对应的第一混凝土层(9),所述第一混凝土层(9)与上坡面(4)之间共同连接有多个第一锚杆件(10),所述第一混凝土层(9)上设有多个第二锚杆件(11),且各个第二锚杆件(11)与同侧钢柱(8)之间均共同固定设有斜拉索(12),所述下坡面(5)的侧壁靠近建筑物(2)上侧的位置开设有多个水平槽(13),且各个水平槽(13)的内部均插接有预制混凝土柱(14),所述基坑(6)的坑底靠近下坡面(5)的一侧开设有多组连通孔,且各个连通孔的内部均浇筑有现浇混凝土柱(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山坡地形的建筑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坡面(4)的坡面和下坡面(5)的坡面均开设有多个种植槽(16),各个所述种植槽(16)的内部均铺设有生态袋(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山坡地形的建筑物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6)的底部位于地基(7)下方的位置铺设有第二混凝土层(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庆彦王磊黄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