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热管上的绝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172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热管上的绝缘结构,具体涉及电热管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导热丝一与导热线内的导热丝二的两个端部相连,之后通过按压两个绝缘封布对导热丝二以及导热丝一的连接处压合,随后将紧固封布穿过限位条,由限位条对紧固封布限位,通过拉动紧固封布进而对两个绝缘封布收紧,进而对导热丝二以及导热丝一的连接处收紧压合,避免导热丝一以及导热丝二连接处出现松动损坏的现象,延长电热管壳体的使用寿命;通过拉块带动框形筒套在翻转座中发生转动,使得框形筒套和定位圆卡块穿入到筒套插槽内部,弹簧到达中间形变量时,定位圆卡块与环形卡腔相卡接,实现了陶瓷封盖与电热管壳体的快速辅助固定,增加电热管壳体的稳定性。增加电热管壳体的稳定性。增加电热管壳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热管上的绝缘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热管
,具体为一种电热管上的绝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热管是一种专门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电器元件,它是以金属管为外壳(包括不锈钢、紫铜管),沿管内中心轴向均布螺旋电热合金丝(镍铬、铁铬合金)其空隙填充压实具有良好绝缘导热性能的氧化镁砂,管口两端用硅胶密封,这种金属铠装电热元件可以加热空气,金属模具和各种液体,陶瓷电热管是铁铬铝发热丝缠绕在陶瓷管外壁,当电流通过发热丝线路时,电热丝线路会发热。
[000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4315651 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复合型电热管,通过在第一引出棒和第二引出棒之间连接的保险丝结构设置,当装置加热温度过高时,保险丝被熔断,从而对装置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该新型通过转动套管带动连接管与管体螺纹连接,随着连接管逐渐与管体拧紧,使得堵头逐渐与管体端口卡紧,进而管体端口位于卡槽内,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密封性。
[0004]现有技术中,电热管内的导热丝与导热线上的导热丝采用同一根导热丝,在经常使用状态下会产生抖动,容易造成导热丝的损坏现象,影响电热管的使用寿命;另外电热管与封盖之间的连接紧密性不高,易造成封盖与电热管体的脱离,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热管上的绝缘结构,通过将导热丝一与导热线内的导热丝二的两个端部相连,之后通过按压两个绝缘封布对导热丝二以及导热丝一的连接处压合,随后将紧固封布穿过限位条,由限位条对紧固封布限位,通过拉动紧固封布进而对两个绝缘封布收紧,进而对导热丝二以及导热丝一的连接处收紧压合,避免导热丝一以及导热丝二连接处出现松动损坏的现象,有效解决导热丝一以及导热丝二的断裂及损坏,延长电热管壳体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热管上的绝缘结构,电热管壳体,所述电热管壳体的一侧配合安装有陶瓷封盖,且电热管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导热丝一,所述陶瓷封盖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线,所述导热线的内部设置有与导热丝一相连的导热丝二,且导热线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对导热丝一以及导热丝二连接处压固的收紧机构,收紧机构包括两个绝缘封布,其中一个绝缘封布的表面连接有紧固封布,另一个绝缘封布的表面设置有用于紧固封布穿过的限位条,所述紧固封布的末端穿过限位条内部并与紧固封布的另一侧面粘接。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紧固封布的末端一侧表面设置有魔术子贴,且紧固封布的另一端与魔术子贴不同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魔术母贴,所述魔术母贴与魔术子贴粘接。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电热管壳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外凸腔,且电
热管壳体的内部与外凸腔相邻的位置设有内凹腔,内凹腔的直径小于外凸腔的直径,所述陶瓷封盖的表面上设置有与外凸腔相适配的对接筒套,所述对接筒套的表面安装有与内凹腔相卡合并通过耐高温胶水粘接的粘合筒套,所述粘合筒套、对接筒套与陶瓷封盖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电热管壳体的外表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翻转座,所述翻转座的截面设置为U形,且翻转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框形筒套,所述框形筒套的一端通过紧固件连接有卡合扣板。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框形筒套的内部设置有与框形筒套滑动相连的活塞块,所述活塞块的表面上安装有穿过框形筒套内部的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并位于活塞块以及框形筒套内壁之间固定套设有弹簧,所述活动杆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圆卡块,所述定位圆卡块的表面上安装有拉块。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陶瓷封盖的外表面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侧面上设有与框形筒套齐平并用于框形筒套穿过的筒套插槽,且固定座远离电热管壳体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用于承载定位圆卡块的环形卡腔,所述环形卡腔的直径大于定位圆卡块的直径。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改进在于:所述陶瓷封盖的表面上设有用于导热线穿过的线孔,所述导热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与线孔贴合的环形密封挡圈。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中,将导热丝一与导热线内的导热丝二的两个端部相连,之后通过按压两个绝缘封布对导热丝二以及导热丝一的连接处压合,随后将紧固封布穿过限位条,由限位条对紧固封布限位,通过拉动紧固封布进而对两个绝缘封布收紧,进而对导热丝二以及导热丝一的连接处收紧压合,避免导热丝一以及导热丝二连接处出现松动损坏的现象,有效解决导热丝一以及导热丝二的断裂及损坏,延长电热管壳体的使用寿命;
[001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拉块拉动着活动杆进而带动框形筒套在翻转座中发生转动,并向外拉动活动杆,带动活塞块在框形筒套内滑动并挤压弹簧,使得弹簧发生最大弹性形变量,在翻转的同时,使得框形筒套穿入到筒套插槽内部,定位圆卡块同样穿过筒套插槽内,保证定位圆卡块与翻转座处于平行状态,之后撤去作用在拉块上的拉力作用,弹簧到达中间形变量时,活动杆在框形筒套中并向着卡合扣板的方向活动,此时定位圆卡块与环形卡腔相卡接,进而实现了陶瓷封盖与电热管壳体的快速辅助固定,增加电热管壳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绝缘封布与缝接布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伸缩筒套与活动杆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0022]图中:1、电热管壳体;2、陶瓷封盖;3、导热线;4、对接筒套;5、粘合筒套;6、绝缘封布;7、紧固封布;8、魔术子贴;9、魔术母贴;10、限位条;11、内凹腔;12、外凸腔;13、导热丝
一;14、导热丝二;15、翻转座;16、框形筒套;17、定位圆卡块;18、固定座;19、筒套插槽;20、环形卡腔;21、卡合扣板;22、活塞块;23、活动杆;24、弹簧;25、拉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24]请参阅图1

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热管上的绝缘结构,包括电热管壳体1,电热管壳体1的一侧配合安装有陶瓷封盖2,且电热管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导热丝一13,陶瓷封盖2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线3,导热线3的内部设置有与导热丝一13相连的导热丝二14,且导热线3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对导热丝一13以及导热丝二14连接处压固的收紧机构,收紧机构包括两个绝缘封布6,其中一个绝缘封布6的表面连接有紧固封布7,另一个绝缘封布6的表面设置有用于紧固封布7穿过的限位条10,紧固封布7的末端穿过限位条10内部并与紧固封布7的另一侧面粘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热管上的绝缘结构,电热管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壳体(1)的一侧配合安装有陶瓷封盖(2),且电热管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导热丝一(13),所述陶瓷封盖(2)的内部设置有导热线(3),所述导热线(3)的内部设置有与导热丝一(13)相连的导热丝二(14),且导热线(3)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对导热丝一(13)以及导热丝二(14)连接处压固的收紧机构,收紧机构包括两个绝缘封布(6),其中一个绝缘封布(6)的表面连接有紧固封布(7),另一个绝缘封布(6)的表面设置有用于紧固封布(7)穿过的限位条(10),所述紧固封布(7)的末端穿过限位条(10)内部并与紧固封布(7)的另一侧面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管上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封布(7)的末端一侧表面设置有魔术子贴(8),且紧固封布(7)的另一端与魔术子贴(8)不同侧的表面上设置有魔术母贴(9),所述魔术母贴(9)与魔术子贴(8)粘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热管上的绝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管壳体(1)的一侧表面上设有外凸腔(12),且电热管壳体(1)的内部与外凸腔(12)相邻的位置设有内凹腔(11),内凹腔(11)的直径小于外凸腔(12)的直径,所述陶瓷封盖(2)的表面上设置有与外凸腔(12)相适配的对接筒套(4),所述对接筒套(4)的表面安装有与内凹腔(11)相卡合并通过耐高温胶水粘接的粘合筒套(5),所述粘合筒套(5)、对接筒套(4)与陶瓷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丽华黎炳森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飞月电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