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干型含氟改性的UV固化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涂层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干型含氟改性的UV固化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涂层制备工艺,属于透明隔热涂层的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380~780nm可见光(45%)和780~2500nm近红外光区(50%,其中780~1500nm占近红外辐射能的85%)。这些红外辐射能通过几乎没有屏蔽红外能力的普通玻璃传递至室内,导致室内温度升高。为保持室内的舒适性,人们往往采取空调等方式降温,这将增加空调的制冷负荷,造成能源大量浪费。为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新型玻璃节能材料。在玻璃表面涂布一层具有隔热功能的涂层,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目前常用的涂布工艺是具有透明隔热功能性填料添加到成膜树脂中得到均匀稳定的透明隔热涂料,然后将上述涂料均匀地涂覆于玻璃表面并用紫外光固化成膜。
[0003]紫外光固化涂料是一类不含或含少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涂料。该涂料具有配方范围广、能耗小、干燥迅速、可覆盖热敏性基材、占地面积小等优点。目前常用的紫外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干型含氟改性的UV固化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涂层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如下:(1)含氟二元醇的合成:将计量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新癸酸铋加入反应容器中,通入氮气保护,室温下搅拌均匀,逐步升温;滴加与TEOH
‑
6进行反应,滴定体系中游离的
‑
NCO含量,达到理论值后,升温;加入采用丙酮溶解的TMP,反应一段时间,滴定体系中游离的
‑
NCO含量,直至达到理论值,即制备得到含氟二元醇IT
‑
TEOH
‑
6;(2)氟改性的UV固化超支化水性聚氨酯合成:a、将PTHF
‑
1000聚四氢呋喃
‑
1000放入烘箱中加热,直至其熔化;b、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熔化的PTHF
‑
1000、丁基羟基甲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二羟甲基丙酸,通入氮气保护,室温下搅拌均匀,逐步升温反应;c、滴加聚碳酸酯二醇PCDL、步骤(1)制备的IT
‑
TEOH
‑
6及H12MDI,反应一段时间,滴定体系中游离的
‑
NCO含量,达到理论值后,加入新癸酸铋反应一段时间;继续加入丁基羟基甲苯和新癸酸铋,继续反应;待体系冷却,滴定体系中游离的
‑
NCO含量,达到理论值;加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进行反应,滴定体系中游离的
‑
NCO含量,直至达到理论值;加入H12MDI,继续反应4,用红外光谱仪检测2270处的
‑
NCO特征吸收峰完全消失,得到聚氨酯预聚物;d、称取上述聚氨酯预聚物,于常温高速搅拌下加入计量的三乙胺TEA中和,然后缓慢加入去离子水乳化,同时加入杀菌剂,静置消泡后用旋蒸除去丙酮,即得氟改性UV固化超支化水性聚氨酯乳液;(3)透明隔热涂料的制备:称取步骤(2)的乳液,然后加入制备的锑掺杂氧化锡ATO,搅拌反应,加入光引发剂,流平剂和润湿剂,避光下混合均匀,得到透明隔热涂料;(4)涂层光固化:称取步骤(3)制备的透明隔热涂料,然后将其涂覆在载体中,室温放置,烘箱干燥,最后将涂膜放入UV固化机中固化,即得快干型含氟改性的UV固化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涂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快干型含氟改性的UV固化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涂层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将计量的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新癸酸铋加入反应容器中,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N2导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干燥四口瓶中,通入N2保护,室温下搅拌均匀,逐步升温至50℃;用恒压滴液漏斗以2
‑
3s/d的速度滴加TEOH
‑
6,反应2
‑
4h,滴定体系中游离的
‑
NCO含量,达到理论值后,升温至70℃,加入丙酮溶解的TMP,反应2
‑
4h,滴定体系中游离的
‑
NCO含量,直至达到理论值,制得含氟二元醇,记为IT
‑
TEOH
‑
6。3.如权利要求2所述快干型含氟改性的UV固化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涂层制备工艺,其特征是:加入3
‑
5mol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12MDI和0.03
‑
0.05mol新癸酸铋;滴加1
‑
3mol TEOH
‑
6;再加入100
‑
300mL丙酮溶解的TMP,其中TMP的量为40
‑
50mL。4.如权利要求1所述快干型含氟改性的UV固化超支化水性聚氨酯涂层制备工艺,其特征是步骤(2)具体如下:a、将计量的PTHF
‑
1000放入75
‑
85℃烘箱1
‑
3天,使PTHF
‑
1000融化;b、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N2导管和恒压滴液漏斗的干燥四口瓶中,加入融化了的PTHF
‑
1000,丁基羟基甲苯,TMPTA和二羟甲基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伯龙,陶伟,钱豪峰,何柳,唐嘉,黄卫青,王利魁,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