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公路施工一体化泥浆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98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以治理PH、悬浮物为主,并能对沉淀泥浆进行进一步脱水的一种用于公路施工一体化泥浆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加药间、用于给污水进行初沉淀的微动力混凝沉淀筒、用于给污水二次沉淀使其能够进行排放的斜管沉淀单元,所述加药间设有用于供污水流入的进水口,所述加药间与微动力混凝沉淀筒通过第一连通装置连接,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与斜管沉淀单元通过第二连通装置连接,所述斜管沉淀单元上设有用于排放处理后达标的污水的出水口。水口。水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公路施工一体化泥浆废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施工污水治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公路施工一体化泥浆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公路施工中产生的污水,多以含泥量大,pH偏高、悬浮物超标等特征为主。因此需要对施工中产生的污水进行治理。由于工程所在地多处于穿越山区,或自然保护区等偏僻区域。这就需要一款设备对污水中的pH、悬浮物进行处理,使其能够满足施工单位随处转移,进行重复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由此而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以治理PH、悬浮物为主,并能对沉淀泥浆进行进一步脱水的一体化设备。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公路施工一体化泥浆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加药间、用于给污水进行初沉淀的微动力混凝沉淀筒、用于给污水二次沉淀使其能够进行排放的斜管沉淀单元,所述加药间设有用于供污水流入的进水口,所述加药间与微动力混凝沉淀筒通过第一连通装置连接,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与斜管沉淀单元通过第二连通装置连接,所述斜管沉淀单元上设有用于排放处理后达标的污水的出水口。
[0005]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一连通装置包括:加药管和污水管,所述加药管一端与加药室连通,所述加药管另一端与污水管相连通,所述污水管一端与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污水管另一端与微动力混凝沉淀筒相连通,所述加药间上设有用于将混合后的药物抽取至加药管使其与污水管一起流入微动力混凝沉淀筒的加药泵。
>[0006]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第二连通装置为: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与斜管沉淀单元之间连接有过水渠,所述过水渠上开设有供初沉淀的污水流入斜管沉淀单元的跌水口。
[0007]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与斜管沉淀单元之间连接有用于抽取沉淀下来的污泥的抽泥管,所述抽泥管上设有用于污泥泵。
[0008]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将沉淀后的污泥脱水的叠螺脱水机,所述污泥泵与叠螺脱水机相连接将污泥输送至叠螺脱水机内脱水,所述叠螺脱水机与微动力混凝沉淀筒相连通用于叠螺脱水机压滤下来的水返回至微动力混凝沉淀筒进行二次处理。
[0009]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加药间内设有用于使药剂更快速与污水充分混合的搅拌器。
[0010]进一步改进的是:微动力混凝沉淀筒包括:上部为用于沉降悬浮物的倒锥筒和底部为用于泥浆收集的圆锥泥筒,所述倒锥筒与过流渠相连通,所述圆锥泥筒与污泥管相连通。
[0011]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斜管沉淀单元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用于泥浆沉淀的梯形泥浆
收集斗和斜管单元,所述斜管单元设置于梯形泥浆收集斗上方且与梯形泥浆收集斗连通,所述斜管单元与跌水口连通用于污水的流入进行二次沉淀,所述斜管单元与出水口相连通。
[0012]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内设有用于检测污水pH的PH计、所述出水口处设有用于检测悬浮物值的SS计。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1)结构简单,维护和操作方便。通过加药间、微动力混凝沉淀筒和斜管沉淀单元的配合,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得悬浮物去除率高,一般在99%以上,污水处理后,排放悬浮物在70mg/L以下。
[0015](2)泥浆脱水效率高,沉淀后的泥浆经脱水,含水率在85%以下,大大减少泥浆外运的体积。
[0016](3)机动性强,方便公路施工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A

A剖开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B

B剖开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C

C剖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现结合实例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2]参考图1

图4,一种用于公路施工一体化泥浆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加药间1、用于给污水进行初沉淀的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用于给污水二次沉淀使其能够进行排放的斜管沉淀单元5,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设有用于供污水流入的进水口10,所述加药间1与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通过第一连通装置连接,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与斜管沉淀单元5通过第二连通装置连接,所述斜管沉淀单元5上设有用于排放处理后达标的污水的出水口6。
[0023]具体的,所述第一连通装置包括:加药管20和污水管21,所述加药管20一端与加药室连通,所述加药管20另一端与污水管21相连通,所述污水管21一端与进水口10相连通,所述污水管21另一端与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相连通,所述加药间1上设有用于将混合后的药物抽取至加药管20使其与污水管21一起流入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的加药泵14。
[0024]具体的,所述第二连通装置为: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与斜管沉淀单元5之间连接有过水渠3,所述过水渠3上开设有供初沉淀的污水流入斜管沉淀单元5的跌水口4。
[0025]为了能够将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和斜管单元24沉淀下来的污泥排出,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与斜管沉淀单元5之间连接有用于抽取沉淀下来的污泥的抽泥管15,所述抽泥管15上设有污泥电动阀,所述抽泥管15上设有用于污泥泵12。
[0026]为了能够对污泥进行处理,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将沉淀后的污泥脱水的叠螺脱水机13,所述污泥泵12与叠螺脱水机13相连接将污泥输送至叠螺脱水机13内脱水,所述叠螺脱水机13与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相连通用于叠螺脱水机13压滤下来的水返回至微动力混
凝沉淀筒2进行二次处理。
[0027]为了能够加速药剂和污水的混合,提高处理效率,所述加药间1内含有三格加药箱19,所述加药箱19上设有用于使药剂更快速与污水充分混合的搅拌器9,所述加药间1上设有方便工作人员向加药箱19投入药剂的加药操作台8。
[0028]为了能够使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对污水更好的沉淀,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包括:上部为用于沉降悬浮物的倒锥筒11和底部为用于泥浆收集的圆锥泥筒22,所述倒锥筒11与过流渠相连通,所述圆锥泥筒22与污泥管相连通。
[0029]为了能够使斜管沉淀单元5更好的进行二次沉淀,所述斜管沉淀单元5包括设置于机架上用于泥浆沉淀的梯形泥浆收集斗23和斜管单元24,所述斜管单元24设置于梯形泥浆收集斗23上方且与梯形泥浆收集斗23连通,所述斜管单元24与跌水口4连通用于污水的流入进行二次沉淀,所述斜管单元24与出水口6相连通。
[0030]为了能够对污水中的PH值和悬浮颗粒值更好的监测以控制加药泵14输出的药剂量,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2内设有用于检测污水pH的PH计16、所述出水口6处设有用于检测悬浮物值的SS计17。
[0031]最后,本方案中各设备的连接均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公路施工一体化泥浆废水处理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用于对污水进行处理的加药间、用于给污水进行初沉淀的微动力混凝沉淀筒、用于给污水二次沉淀使其能够进行排放的斜管沉淀单元,所述加药间设有用于供污水流入的进水口,所述加药间与微动力混凝沉淀筒通过第一连通装置连接,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与斜管沉淀单元通过第二连通装置连接,所述斜管沉淀单元上设有用于排放处理后达标的污水的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施工一体化泥浆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装置包括:加药管和污水管,所述加药管一端与加药室连通,所述加药管另一端与污水管相连通,所述污水管一端与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污水管另一端与微动力混凝沉淀筒相连通,所述加药间上设有用于将混合后的药物抽取至加药管使其与污水管一起流入微动力混凝沉淀筒的加药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施工一体化泥浆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通装置为: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与斜管沉淀单元之间连接有过水渠,所述过水渠上开设有供初沉淀的污水流入斜管沉淀单元的跌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公路施工一体化泥浆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力混凝沉淀筒与斜管沉淀单元之间连接有用于抽取沉淀下来的污泥的抽泥管,所述抽泥管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黄伟彬鲍丹郭宗勇陶化弟张海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环境保护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