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软边堵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79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金属软边堵漏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中包括相互对称的移动块,所述第一底板的表面开设有拨动槽,第二底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表面开设有滑槽,移动块的表面与拨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堵漏板技术领域。该金属软边堵漏板,通过设置有安装机构,利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接触,并且通过挤压弹簧的弹性实现移动块向远离侧的移动,实现卡接杆与滑槽之间的滑动卡接,以此有效的实现了该金属软边堵漏板的组合,避免了传统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固定的方式,使得操作更加的便捷,减少安装、拆卸的时间,并且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并且提高产品的适用性。并且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属软边堵漏板


[0001]本技术涉及堵漏板
,具体为金属软边堵漏板。

技术介绍

[0002]船舶堵漏器材主要有软边堵漏板、堵漏箱、活页堵漏板、堵漏伞、堵漏垫、空气堵漏袋、堵漏毯、木塞、木楔等,另外还有活动螺丝架、伸缩支柱、肋骨撑架等固定用的辅助器材;其中,软边堵漏板和堵漏箱由于简单实用,堵漏范围大,是最为常见且应用广泛的堵漏器材,单船配备数量也较多。
[0003]现有的金属软边堵漏板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较多的螺栓实现构件之间的安装固定,并且无法实现相同产品之间的安装操作,使得该金属软边堵漏板使用起来较为繁琐,且花费时间较长,为此,本技术提供了金属软边堵漏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金属软边堵漏板,解决了现有的金属软边堵漏板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较多的螺栓实现构件之间的安装固定,并且无法实现相同产品之间的安装操作,使得该金属软边堵漏板使用起来较为繁琐,且花费时间较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金属软边堵漏板,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所述安装机构中包括相互对称的移动块,所述第一底板的表面开设有拨动槽,所述第二底板的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移动块的表面与拨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杆,且拨动杆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拨动槽的外部,所述移动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的表面与滑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表面圆孔处均固定连接有环状加强筋,且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均采用铝材质制成。
[0007]优选的,所述环状加强筋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辐射状加强筋,且辐射状加强筋设置有4个,且辐射状加强筋呈等距圆周分布在环状加强筋的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环状加强筋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正面的四周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镶嵌卡接有软边条,且软边条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金属软边堵漏板。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该金属软边堵漏板,通过设置有安装机构,利用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之间的接触,并且通过挤压弹簧的弹性实现移动块向远离侧的移动,实现卡接杆与滑槽之间的滑动卡
接,以此有效的实现了该金属软边堵漏板的组合,避免了传统通过多个螺栓进行固定的方式,使得操作更加的便捷,减少安装、拆卸的时间,并且提高产品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外部立体结构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拆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7]图中:1

第一底板、2

第二底板、3

安装机构、31

移动块、32

拨动槽、33

凹槽、34

滑槽、35

挤压弹簧、36

拨动杆、37

卡接杆、4

环状加强筋、5

辐射状加强筋、6

盖板、7

软边条、8

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两技术方案:
[0020]实施例一
[0021]金属软边堵漏板,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3,安装机构3中包括相互对称的移动块31,第一底板1的表面开设有拨动槽32,第二底板2的表面开设有凹槽33,凹槽33的表面开设有滑槽34,移动块31的表面与拨动槽3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移动块31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35,移动块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杆36,且拨动杆36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拨动槽32的外部,移动块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杆37,卡接杆37的表面与滑槽3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22]实施例二
[0023]金属软边堵漏板,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该组合式金属软边堵漏板分为3种类型,其中:Ⅰ型软边堵漏板用于封堵尺寸为300~400mm的破洞;Ⅱ型软边堵漏板用于封堵尺寸为200~300mm的破洞;Ⅲ型软边堵漏板用于封堵尺寸为100~200mm的破洞,Ⅰ型软边堵漏板(长边型)的外形尺寸≤550mm
×
550mm
×
105mm,底板厚度为≤10mm,总质量≤8kg。Ⅱ型软边堵漏板(长边型)的外形尺寸≤450mm
×
450mm
×
105mm,底板厚度为≤10mm,总质量≤6kg。Ⅲ型软边堵漏板(长边型)的外形尺寸≤350mm
×
350mm
×
105mm,底板厚度为≤10mm,总质量≤4kg,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的表面圆孔处均固定连接有环状加强筋4,且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均采用铝材质制成,环状加强筋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辐射状加强筋5,且辐射状加强筋5设置有4个,且辐射状加强筋5呈等距圆周分布在环状加强筋4的表面,环状加强筋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盖板6,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正面的四周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镶嵌卡接有软边条7,且软边条7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把手8,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3,安装机构3中包括相互对称的移动块31,第一底板1的表面开设有拨动槽32,第二底板2的表面开设有凹槽33,凹槽33的表面开设有滑槽34,移动块31的表面与拨动槽3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移动块31的相对侧
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35,移动块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杆36,且拨动杆36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拨动槽32的外部,移动块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杆37,卡接杆37与滑槽34用于实现卡接操作,实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之间在横向不发生移动,卡接杆37的表面与滑槽3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有安装机构3,利用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之间的接触,并且通过挤压弹簧35的弹性实现移动块31向远离侧的移动,实现卡接杆37与滑槽34之间的滑动卡接,以此有效的实现了该金属软边堵漏板的组合,避免了传统通过多个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金属软边堵漏板,包括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板(2)之间设置有安装机构(3);所述安装机构(3)中包括相互对称的移动块(31),所述第一底板(1)的表面开设有拨动槽(32),所述第二底板(2)的表面开设有凹槽(33),所述凹槽(33)的表面开设有滑槽(34),所述移动块(31)的表面与拨动槽(32)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块(31)的相对侧固定连接有挤压弹簧(35),所述移动块(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拨动杆(36),且拨动杆(36)的一端贯穿延伸至拨动槽(32)的外部,所述移动块(3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杆(37),所述卡接杆(37)的表面与滑槽(34)的内表面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软边堵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1)和第二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茂全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海通船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