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扣合的四合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359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扣合的四合扣,包括设置于外部面料上的母扣、设置于外部面料上的与所述母扣配合的公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母扣的本体与所述公扣的本体之间的用于在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扣合且使用者未主动打开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前减少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因受外力而分离的减分离装置,母扣固定设置于外部面料上,公扣固定设置于外部面料上与母扣配合,母扣的本体与公扣的本体之间设置有减分离装置,减分离装置在母扣与公扣扣合且使用者未主动打开母扣与公扣前减少母扣与公扣因受外力而分离,提高使用体验感。提高使用体验感。提高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扣合的四合扣


[0001]本技术涉及扣具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扣合的四合扣。

技术介绍

[0002]四合扣是纽扣的一种,分为母扣面扣、母扣、公扣、公扣面扣四个部件,母扣和母扣面扣铆接配合夹持在一侧的面料上,公扣和公扣面扣铆接配合夹持在另一侧的面料上,母扣中间有一个卡孔,公扣中间有一个卡柱,公扣的卡柱按入母扣的卡孔中紧配以扣合两侧的面料。
[0003]中国专利号为CN202120616584.0公开的一种具有扣合效果柔和的四合扣,其包括有母扣和公扣,所述母扣包括有母扣本体及设置于母扣本体一侧且与公扣卡合的卡孔,所述卡孔的孔壁分为与母扣本体连接的第一段孔壁和由第一段孔壁向外延伸的第二段孔壁;所述第二段孔壁的开口端设置有向内凸出的抵顶环,且所述抵顶环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由内向外凹陷的第一凹陷槽和多个由外向内凹陷的第二凹陷槽;所述第一凹陷槽和第二凹陷槽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凹陷槽和第二凹陷槽的槽壁分别与第二段孔壁圆弧平滑过渡;所述公扣包括有公扣本体及设置于公扣本体一侧且与母扣卡合的卡柱,所述卡柱的外端设置有向外凸出的顶掣环,所述顶掣环的外壁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由外向内凹陷的凹槽。
[0004]在母扣和公扣扣合或打开过程中,扣合或打开的让位空间更大,避免扣合时硬碰硬接触,扣合更柔和。所述卡柱设置有供公扣面扣合的通孔;方便公扣面扣合,且可为卡柱向内缩提供让位空间,使得卡柱的弹性形变量更大,更方便扣合。
[0005]虽然上述专利能够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但是客观上仍存在一定缺陷:
[0006]在母扣与公扣扣合且使用者未主动打开母扣与公扣前母扣与公扣容易因受外力而分离,使用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扣合的四合扣。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便于扣合的四合扣,包括设置于外部面料上的母扣、设置于外部面料上的与所述母扣配合的公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母扣的本体与所述公扣的本体之间的用于在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扣合且使用者未主动打开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前减少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因受外力而分离的减分离装置。
[0010]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减分离装置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公扣的本体的侧壁上的转动座、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的连接带、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带另一端的绒面层、固定设置于所述母扣的本体的侧壁上与所述绒面层配合的钩面层。
[0011]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绒面层远离所述钩面层那端面固定设置有在所述钩面层与所述绒面层配合后便于所述绒面层分离于所述钩面层的分离驱动件。
[0012]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分离驱动件为分离驱动带。
[0013]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公扣的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转动座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上且位于所述公扣的本体的侧壁外,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连接柱通过轴承连接。
[0014]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钩面层的长度为所述母扣的本体的周长的四分之一,所述钩面层的长度等于所述绒面层的长度。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母扣固定设置于外部面料上,公扣固定设置于外部面料上与母扣配合,母扣的本体与公扣的本体之间设置有减分离装置,减分离装置在母扣与公扣扣合且使用者未主动打开母扣与公扣前减少母扣与公扣因受外力而分离,提高使用体验感。
[0016]进一步的效果:钩面层的长度为母扣的本体的周长的四分之一,钩面层的长度等于绒面层的长度;增加钩面层与钩面层的配合面积,大大减少母扣与公扣因受外力而分离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对应图1的A部放大图;
[0020]图3是对应图1的B部放大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转动座、连接带、绒面层、分离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母扣的本体1、公扣的本体2、转动座3、连接带4、绒面层5、钩面层6、分离驱动件7、连接柱8、轴承9。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参看图1至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25]一种便于扣合的四合扣,包括设置于外部面料上的母扣、设置于外部面料上的与所述母扣配合的公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母扣的本体1与所述公扣的本体2之间的用于在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扣合且使用者未主动打开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前减少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因受外力而分离的减分离装置。
[0026]所述减分离装置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公扣的本体2的侧壁上的转动座3、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座3上的连接带4、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带4另一端的绒面层5、固定设置于所述母扣的本体1的侧壁上与所述绒面层5配合的钩面层6。
[0027]连接带4的长度根据需求设置。连接带4可为弹性连接带。
[0028]所述绒面层5远离所述钩面层6那端面固定设置有在所述钩面层6与所述绒面层5配合后便于所述绒面层5分离于所述钩面层6的分离驱动件7。
[0029]所述分离驱动件7为分离驱动带。
[0030]所述公扣的本体2的侧壁上设置有连接柱8,所述转动座3设置于所述连接柱8上且位于所述公扣的本体2的侧壁外,所述转动座3与所述连接柱8通过轴承9连接。
[0031]所述钩面层6的长度为所述母扣的本体1的周长的四分之一,所述钩面层6的长度等于所述绒面层5的长度。
[003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母扣固定设置于外部面料上,公扣固定设置于外部面料上与母扣配合,在母扣与公扣扣合后,手部驱动分离驱动件7转动,从而带动绒面层5、连接带4、转动座3转动,在转动至预定位置后,绒面层5与钩面层6配合,在母扣与公扣扣合且使用者未主动打开母扣与公扣前减少母扣与公扣因受外力而分离,提高使用体验感。在母扣与公扣扣合且使用者主动打开母扣与公扣时,手部驱动分离驱动件7向外拉动,从而将绒面层5与钩面层6分离,再打开母扣与公扣的扣合。
[00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扣合的四合扣,包括设置于外部面料上的母扣、设置于外部面料上的与所述母扣配合的公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母扣的本体与所述公扣的本体之间的用于在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扣合且使用者未主动打开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前减少所述母扣与所述公扣因受外力而分离的减分离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扣合的四合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减分离装置包括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公扣的本体的侧壁上的转动座、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的连接带、固定设置于所述连接带另一端的绒面层、固定设置于所述母扣的本体的侧壁上与所述绒面层配合的钩面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扣合的四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瀚东李燕婷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伯顿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