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9252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系统包括数据控制器、触发同步设备和待同步设备,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所述待同步设备分别与所述数据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触发同步设备,用于基于设备本地转发表生成第一同步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控制器;所述数据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同步给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所述待同步设备,以完成信息同步。该系统利用数据控制器,能够在多个设备间进行信息同步。能够在多个设备间进行信息同步。能够在多个设备间进行信息同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服务器接入数据中心业务网络,一般采用双上联组网接入设计,即将服务器的两块网卡双上联接到两台不同的Leaf层设备上。双上联的两台Leaf层设备共同为接入服务器提供网络服务,起到了互相备份的作用,当单台Leaf层设备故障时,另一台Leaf层设备还可以继续提供正常转发,保证服务正常运行。
[0003]由于服务器有两条可用链路接到上行的Leaf层设备,在发送协议报文、流量报文时,会根据服务器本地算法计算选取其中的一条路径进行报文发送,导致两台Leaf层设备中只有单台Leaf层设备能收到协议报文和流量报文,进而由协议报文触发学习的ARP表、路由表、组播表只在单台Leaf层设备生成和下发数据面,由流量触发学习的MAC表也只在单台Leaf层设备生成和下发数据面。这样会导致流量到达没有转发表的另一侧Leaf层设备时,转发失败。
[0004]因此,为了使两台Leaf层设备能像一台逻辑的设备对网络中的流量进行负载分担和相互备份式转发,两台Leaf层设备需要将自己本地学习生成的转发表项进行相互同步,最终实现两台Leaf层设备上均完整包括双归接入服务器的每类业务流的转发表项,从而在网络服务过程中实现业务流转发表逻辑一致性,为流量提供相同的转发服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及方法,以解决服务器发送的信息无法同步到多个设备端的问题。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包括:数据控制器、触发同步设备和待同步设备,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所述待同步设备分别与所述数据控制器通信连接;
[0007]所述触发同步设备,用于基于设备本地转发表生成第一同步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控制器;
[0008]所述数据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同步给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所述待同步设备,以完成信息同步。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同步方法,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信息同步系统执行,包括:
[0010]通过触发同步设备基于设备本地转发表生成第一同步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控制器;
[0011]通过数据控制器基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同步给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所述待同步设备,以完成信息同步。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通过触发同步设备基于设备本地转发表生成第一同步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控制器;然后通过数据控制器基于所述
第一同步信息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同步给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所述待同步设备,以完成信息同步,解决了服务器发送的信息无法同步到多个设备端的问题,取到了在多个设备间进行信息同步的有益效果。
[0013]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信息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信息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信息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0020]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2]需要注意,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0024]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信息同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现有技术中为了实现两台Leaf交换机的信息相互同步采用的普遍方法是:在Leaf1交换机和Leaf2交换机的控制面间通过ICCP协议、BGP协议或其他自定义报文的方式建立协议交互通道,Leaf交换机将转发信息编码到协议的扩展字段中,Leaf1交换机和Leaf2交换机基于协议报文或自定义报文定时或者实时同步转发信息,Leaf1交换机和Leaf2交换机接收到转发信息后计算整合形成用户转发表,将用户转发表通过跨机框链路聚合组(Multi

chassis Link Aggregation Group,MC

LAG)聚合链路发送给服务器中的多个用户应用中。
[0025]现有技术中的信息同步方法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方面,Leaf1交换机和Leaf2交换机的控制面之间采用控制协议报文或自定义报文来传递转发信息,两台交换机有软件兼容性要求,两台交换机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当其中一台交换机的软件版本升级,如果导致报文编码格式发生变化则需要同步升级另一台交换机的软件版本,否则会在另一台交换机处会出现解码错误进而导致转发信息缺失,用户业务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数据控制器、触发同步设备和待同步设备,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所述待同步设备分别与所述数据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触发同步设备,用于基于设备本地转发表生成第一同步信息,并将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控制器;所述数据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同步信息生成第二同步信息,并将所述第二同步信息同步给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所述待同步设备,以完成信息同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待同步设备作为本地设备,所述本地设备用于通过本地触发学习或所述数据控制器同步触发生成设备本地转发表,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中包括至少一个转发条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设备还用于在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中设置本地标记表项和远程标记表项;其中,本地标记标识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中的转发条目在本地的有效状态;远程标记标识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中的转发条目在远程的有效状态;所述本地标记表项的设置策略包括:若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中的转发条目在所述本地设备触发学习,且转发表项在有效期内,所述本地设备的状态机未老化,则将所述本地标记表项对应的数值设置为第一数值;若所述多个转发条目未在所述本地设备触发学习,或所述多个转发条目在所述本地设备触发学习但所述状态机已老化,则将所述本地标记表项对应的数值设置为第二数值;所述远程标记表项的设置策略包括:若所述本地设备中的一个设备接收到的所述数据控制器同步来的第二同步转发表,且所述第二同步转发表中的设备标识表项中包含另一个设备的设备标识,则将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中的远程标记表项对应的数值设置为第一数值;若所述本地设备未接收到所述数据控制器集群同步来的第二同步转发表,或所述本地设备中的一个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控制器集群同步来的第二同步转发表,但所述第二同步转发表中不包含另一个设备的设备标识,则将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中的远程标记表项对应的数值设置为第二数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设备还用于:将本地表项中本地标记和远程标记对应的数值为第二数值的转发条目从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中删除;所述本地设备还用于:若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和所述第二同步转发表中的表项键值对应的数值相同,但其他表项属性不同,且所述第二同步转发表中的最后更新设备表项为所述本地设备,则对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中的信息不作修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地设备中的一个设备用于:若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和所述第二同步转发表中表项键值的数值相同,但其他表项属性不同,且所述第二同步转发表中的最后更新设备表项为所述本地设备中的另一个设备,则对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中的信息进行对应修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发第一同步信息包括转发条目关键信息和设备标识。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同步设备用于:将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中的表项本地标记对应数值为第一数
值的转发条目发送给所述数据控制器;所述触发同步设备还用于:当转发条目对应的本地标记数值为第二数值时,向所述第一同步信息中添加所述设备本地转发表触发同步设备标识的删除标记;所述触发同步设备还用于:在所述第一同步信息发生变更后,将变更后的第一同步信息发送至所述数据控制器,以使所述数据控制器将变更后的第一同步信息同步到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所述待同步设备。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所述待同步设备还用于:通过消息传输通道感知所述控制器链路状态,所述控制器链路状态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向所述数据控制器发送转发条目后,当所述触发同步设备和所述数据控制器无法连接时,所述触发同步设备还用于:若在预设时间内未和所述数据控制器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娟娟徐鹍张磊汪硕黄韬
申请(专利权)人: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