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蓝光LED的胃腔光疗杀菌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9003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蓝光LED的胃腔光疗杀菌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软管;至少一个气囊,所述至少一个气囊围绕于软管外侧并与软管密封连接,软管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气囊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充气口;至少一根气囊导管,所述至少一根气囊导管设置于软管内并沿软管延伸,每根气囊导管的一端仅与一个气囊相对应的充气口相联通,另一端与充气装置相连;光源导管,所述光源导管设置于软管内,并沿软管延伸至软管末端并与胃腔相通,所述蓝光LED通过导丝置于光源导管内,且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气囊的空间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利用所述装置进行治疗,对已有的胃底及胃体大弯靠近胃底处并不理想的杀菌效果有明显提升,且不会给人体带来副作用。作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蓝光LED的胃腔光疗杀菌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蓝光LED的胃腔光疗杀菌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简称Hp)是一种革兰阴性的微需氧杆菌,定植于人的胃和十二指肠粘膜层,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唯一一种胃内存活的细菌。我国是Hp感染的的高发区,且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有调查数据显示,Hp在我国成年人中的检出率达30%~80%,感染Hp的人群存在明显的地域、经济条件、生活习惯及职业差异。Hp的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元凶,20世纪90年代,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Hp定义为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Hp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粪

口”、“口

口”、“胃

口”途径传播,已有研究表明,唾液、反流呕吐物、牙菌斑中均可以检测出Hp的存在。
[0003]Hp的形态呈螺旋形或弧形弯曲状,菌体的一端有2~6根鞭毛,菌体进入胃内后通过鞭毛的运动穿透粘液层,通过分泌黏附素定植于胃小凹和上皮褶皱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蓝光LED的胃腔光疗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软管;至少一个气囊,所述至少一个气囊围绕于所述软管外侧并与软管密封连接,所述软管管壁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一个气囊中的每一个相对应的充气口;至少一根气囊导管,所述至少一根气囊导管设置于所述软管内并沿所述软管延伸,每根气囊导管的一端仅与一个气囊相对应的所述充气口相联通,另一端与充气装置相连;光源导管,所述光源导管设置于所述软管内,并沿所述软管延伸至软管末端并与胃腔相通,所述蓝光LED通过导丝置于所述光源导管内,且位于所述至少一个气囊的空间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光LED的胃腔光疗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导管与外界相通的一端连接有胃液检测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蓝光LED的胃腔光疗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气囊设置于靠近所述软管末端。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基于蓝光LED的胃腔光疗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LED通过导丝置于所述光源导管内包括:将蓝光LED固定于导丝上,并随着导丝一起置入所述光源导管内。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基于蓝光LED的胃腔光疗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气囊为两个气囊,所述两个气囊依次间隔设置于靠近所述软管末端的位置,所述至少一根气囊导管为两根气囊导管,每根气囊导管分别与一个气囊相对应的充气口相联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蓝光LED的胃腔光疗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光LED通过导丝置于所述光源导管内包括:将两个蓝光LED间隔固定于导丝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洁史肖华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科技城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