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框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888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框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无框车门结构适于布置在车辆的车身钣金上并且包括:车门玻璃;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包括适于固定在所述车身钣金上的固定部、可与所述车门玻璃的周向边缘相抵靠以形成密封连接的接触部、和位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和第一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定位在所述连接部上并且是可控制开闭的,其中,当所述周向边缘由于冰冻粘接在所述接触部上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可开启以便以预设加热温度消除所述冰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框车门结构能够有效去除无框车门结构中车门玻璃和密封条之间的冰冻,确保车门顺利打开,防止车门玻璃和密封条等部件损坏。和密封条等部件损坏。和密封条等部件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框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无框车门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它可以为驾乘人员提供进出车辆的通道,还能够起到隔绝外部环境、减轻侧面撞击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无框车门取消了传统有框车门的车框,在获得流畅简洁的外观的同时缩小了盲区,拓宽了驾驶员的视野。
[0003]无框车门结构通常包括车门钣金、可升降地固定在车门钣金上的车门玻璃和布置在车身钣金上且与车门玻璃相配的密封条等部件。其中,密封条对无框车门与车身之间的密封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保证车内的水密性及气密性,提升驾乘人员的乘坐体验。由于取消了车门框,车门玻璃不能像有框车门一样直接插入到密封条的导槽中,而是直接抵靠在密封条上,以实现密封。
[0004]然而,在严寒季节,受到雨雪和冰冻等影响,无框车门的车门玻璃极易与密封条产生冰冻粘连,导致无框车门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这不仅影响了乘客正常上下车,而且由于无框车门玻璃的升降器无法破冰短降,使得升降器的电机会长时间堵转以至烧毁,从而导致玻璃升降功能失效。另外,当用户手动强开车门时,如果无法克服车门玻璃与密封条的冰冻阻力,车门把手作用会产生不良甚至拉坏。即使手动强行打开车门,由于车门玻璃与密封条之间具有较大的冰冻阻力,也会使车门玻璃产生变形,造成后续车门关闭不良。此外,密封条表面的耐磨涂层物质也会被破坏,造成后续密封条磨损以及车门玻璃升降异响。
[0005]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术内容
[000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框车门结构的车门玻璃与密封条容易产生冰冻无法顺利打开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框车门结构。所述无框车门结构适于布置在车辆的车身钣金上并且包括:车门玻璃;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包括适于固定在所述车身钣金上的固定部、可与所述车门玻璃的周向边缘相抵靠以形成密封连接的接触部、和位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和第一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定位在所述连接部上并且是可控制开闭的,其中,当所述周向边缘由于冰冻粘接在所述接触部上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可开启以便以预设加热温度消除所述冰冻。
[0007]本技术无框车门结构适于布置在车辆的车身钣金上。该无框车门结构包括车门玻璃、密封条和第一加热部件。其中,密封条包括适于固定在车身钣金上的固定部、可与车门玻璃的周向边缘相抵靠以形成密封连接的接触部、和位于接触部和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密封条固定在车身钣金上,以便与车门玻璃相配,使得当车门关闭时车门玻璃的周向边缘可与密封条的接触部相抵靠以实现密封。第一加热部件定位在连接部上并且是可控制开闭的。当周向边缘由于冰冻粘接在接触部上时,第一加热部件可以方便地开启以便以预设加热温度消除冰冻。通过上述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有效对冰冻粘接在密封条上的车门玻璃
进行加热去冰,以保证无框车门顺利打开,防止车门玻璃和密封条等部件被强行分开而受损。另一方面,第一加热部件定位在密封条的特定区域,即在连接部上,而不是在与车门玻璃相抵靠的接触部上,可以防止第一加热部件摩擦受损,提高其使用寿命;也不是在远离车门玻璃和密封条相接触的固定部上,还能够确保加热效果,提升去冰效率。
[0008]在上述无框车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所述车门玻璃处于所述周向边缘抵靠在所述接触部上的密封位置时,所述连接部定位在所述车门玻璃和所述车身钣金之间的连接间隙中。连接部定位在车门玻璃和车身钣金之间的连接间隙中,可以使布置在连接部上的第一加热件在车门玻璃升降过程中受到较小的作用力,防止摩擦受损。另外,连接间隙处容易积聚雨雪而产生冰冻,因此连接部定位在连接间隙中还可以提高第一加热部件的加热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去冰效率。
[0009]在上述无框车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加热部件为电热膜或电热丝。电热膜或电热丝的设置,可以确保加热效果,也可降低加工难度,便于加工。
[0010]在上述无框车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预设加热温度为25℃

35℃。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使预设加热温度具有适中的温度,既能够保证去冰效果,又可防止温度过高烫伤驾乘人员和降低密封条的使用寿命。
[0011]在上述无框车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门玻璃为夹层玻璃,并且在所述夹层玻璃中设有可控制开闭的第二加热部件。夹层玻璃的设置,可以加强车门玻璃的隔热、隔音和密闭效果。第二加热部件的设置,可以对车门玻璃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去冰效率。
[0012]在上述无框车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层玻璃包括彼此相对的外层玻璃和内层玻璃、以及布置在所述外层玻璃和所述内层玻璃之间的中间夹层,其中,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布置在所述中间夹层中、或在所述外层玻璃和所述中间夹层之间、或在所述中间夹层和所述内层玻璃之间。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丰富第二加热部件的布置位置,满足产品的多样性需求。
[0013]在上述无框车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加热部件在所述内层玻璃上的垂直投影位于所述周向边缘与所述接触部相抵靠的预定接触区域中。预定接触区域是最易结冰的区域。通过上述的设置,可以使第二加热部件产生的热量方便地传导至预定接触区域,提高第二部件加热去冰的针对性。
[0014]在上述无框车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预定接触区域的宽度为18mm

22mm。通过上述的设置,能够使车门玻璃和密封条之间具有适中的接触面积,以获得良好的密封效果,也可防止摩擦力过大而造成密封条过度磨损。
[0015]在上述无框车门结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加热部件为电热膜或电热丝。电热膜和电热丝生产工艺成熟,经济有效。另外,将电热膜或电热丝布置在夹层玻璃中,工艺简单,易于加工。
[0016]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框车门结构的车门玻璃与密封条容易产生冰冻无法顺利打开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身钣金;和上面任一项所述的无框车门结构,所述无框车门结构布置在所述车身钣金上。通过采用上面任一项无框车门结构,本技术车辆能够有效去除无框车门结构中车门玻璃和密封条之间的冰冻,确保车门顺利打开,防止车门玻璃和密封条等部件损坏。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车辆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无框车门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无框车门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无框车门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列表:
[0023]1、车辆;10、车身钣金;11、车身内板;12、车身外板;13、固定件;2、无框车门结构;20、无框车门;21、车门钣金;22、车门玻璃;221、双层玻璃;2211、内层玻璃;2212、外层玻璃;2213、中间夹层;222、周向边缘;2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框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框车门结构适于布置在车辆的车身钣金上并且包括:车门玻璃;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包括适于固定在所述车身钣金上的固定部、可与所述车门玻璃的周向边缘相抵靠以形成密封连接的接触部、和位于所述接触部和所述固定部之间的连接部;和第一加热部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定位在所述连接部上并且是可控制开闭的,其中,当所述周向边缘由于冰冻粘接在所述接触部上时,所述第一加热部件可开启以便以预设加热温度消除所述冰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框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门玻璃处于所述周向边缘抵靠在所述接触部上的密封位置时,所述连接部定位在所述车门玻璃和所述车身钣金之间的连接间隙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框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件为电热膜或电热丝。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框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加热温度为25℃

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框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玻璃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谦罗健蒋超吴亮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