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温汽车应急储能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678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低温汽车应急储能电源。上述储能电源包括搭载在汽车上的壳体、用于提供应急电力的蓄电池、电池固持结构、电线、接口结构以及低温防护结构。接口结构包括接电面板、若干组插座、定位拆装组件。其中,所述定位拆装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接电面板上的填装腔、固定安装在对应插座上的压块、贯穿开设于所述压块内的导线通道、开设于所述压块上的操作槽。低温防护结构包括包覆于所述壳体外的两组罩壳、嵌装于对应罩壳内的电阻丝、固定连接于对应罩壳上的传热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针对性的独立拆卸对应的损坏接口,并且不需拆卸整个电源结构即可进行电线和新接口之间的装配,此外,可进行快速除霜以应对低温条件下的使用。进行快速除霜以应对低温条件下的使用。进行快速除霜以应对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低温汽车应急储能电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电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低温汽车应急储能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不稳定,当室外温差大或塞车的时候,续航里程都会大打折扣,因此,需在车内装配应急储能电源以供不时之需。
[0003]现根据授权公告号为CN211266571U的专利一种汽车应急储能电源可知,该专利包括外箱体,所述外箱体的上端盖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端外表面贯穿设置有压紧件,所述外箱体的内侧设置有电池,所述外箱体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外接点结构,所述电池的供电端与外接点结构之间连接有连接电线,其中:所述外接点结构包括固定贯穿外箱体一侧外表面的连接头、固定套在连接头一端处的螺纹筒、活动安装在螺纹筒内侧的外接头,所述外接头的一端与连接头的一端之间活动贴合。前述专利通过设置外接点结构与连接电线,可以对外接头进行修正或者更换,以确保供电的效果,通过设置压紧件,避免内侧电池与外箱体内壁碰撞而损坏的现象发生。
[0004]然而,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时存在下述缺陷:外接头和电池之间电连接,当长时间插拔使用时造成外接头插口处损坏,维护和更换外接头时,需拆卸整个电源结构以重新调整装于结构内电线和新外接头之间的装配,操作繁琐,增大了维护成本,并且,未针对低温使用时结霜的问题提供防护,影响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低温汽车应急储能电源来实现损坏接口部位的独立拆装和应对低温条件下的使用。/>[0006]一种耐低温汽车应急储能电源,包括搭载在汽车上的壳体、用于提供应急电力的蓄电池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蓄电池上的电线;
[0007]储能电源还包括:
[0008]电池固持结构,其提供所述蓄电池在所述壳体内的安装支撑;
[0009]接口结构,其包括固定贯穿安装于所述壳体相对应一侧壁位置处的接电面板、设置在所述接电面板上的若干组插座、位于所述接电面板和对应插座之间的定位拆装组件;以及
[0010]低温防护结构,其包括包覆于所述壳体外的两组罩壳、嵌装于对应罩壳内的电阻丝、固定连接于对应罩壳上的传热片;
[0011]其中,所述定位拆装组件包括开设在所述接电面板上的填装腔、固定安装在对应插座上的压块、贯穿开设于所述压块内的导线通道、开设于所述压块上的操作槽。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固持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池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壳盖上的夹座、围绕所述蓄电池设置的三组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座以及对应侧板上的压缩弹簧、铺装固定于对应侧板面向蓄电池处的凸点橡胶层;
[0013]蓄电池装于电池座和夹座之间,此时,于上下施加相互作用力以达到固持蓄电池的效果,与此同时,借助三组侧板沿侧向处进行辅助固持,使得蓄电池均匀受力,并利用压缩弹簧的弹性缓冲来克服冲击力,达到避免蓄电池晃动的目的,此外,蓄电池在固持时与壳体之间未接触,从而提供了对流散热空间,结构合理且对蓄电池的防护力度高。
[0014]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座上开设有和蓄电池相适配的定位槽,且蓄电池被装夹于所述电池座和夹座之间;所述电池座和所述夹座面向蓄电池的位置处均固定铺装有软垫,基于软垫提供蓄电池的防磨防刮保护。
[0015]再进一步地,所述侧板通过对应压缩弹簧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壳壁处,且电池座通过对应压缩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的壳底处;所述凸点橡胶层和蓄电池相接触;
[0016]借助凸点橡胶层增大侧板和蓄电池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蓄电池被稳固固持于三组侧板之间,于缓冲减震的过程中达到防脱的效果。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块通过填装腔和所述接电面板过盈配合,且压块为橡胶材质。
[0018]进一步地,所述电线背向蓄电池的端部通过导线通道与对应插座电性连接;所述操作槽和导线通道相对应,其沿一侧露出电线的拆装区。
[0019]再进一步地,所述插座上开设有插槽,其和外接头相适配,通过插槽将外接头定点插装在对应插座上以进行接电。
[00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组所述罩壳通过螺栓组装固定,当两组所述罩壳处于组合状态时,传热片和壳体相接触;所述罩壳面向接口结构的一侧呈开口设置。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2]采用过盈配合的结构来灵活安装供于外接头接电的接口,使得因长时间插拔而造成外接头插口处损坏时,可针对性的独立拆卸对应的损坏接口,并且不需拆卸整个电源结构即可进行电线和新接口之间的装配,操作便捷。
[0023]针对低温使用时结霜的问题采用低温防护结构来进行升温保护,并且该升温体为活动装配,为电源的散热工作和快速升温除霜模式之间的转换提供便利,大大提高了储能电源使用时的耐候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耐低温汽车应急储能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所示为图1的剖视图。
[0026]图3所示为图2的俯视图。
[0027]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8]1、壳体;2、蓄电池;3、电池固持结构;31、电池座;32、夹座;33、侧板;34、压缩弹簧;35、凸点橡胶层;4、电线;5、接口结构;51、接电面板;52、插座;53、定位拆装组件;531、填装腔;532、压块;533、导线通道;534、操作槽;6、低温防护结构;61、罩壳;62、电阻丝;63、传热片。
[0029]以上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31]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耐低温汽车应急储能电源,其供于汽车的应急供电使用。储能电源包括搭载在汽车上的壳体1、用于提供应急电力的蓄电池2、电池固持结构3、固定连接在蓄电池2上的电线4、接口结构5以及低温防护结构6。
[0032]电池固持结构3提供蓄电池2在壳体1内的安装支撑。电池固持结构3包括位于壳体1内的电池座31、固定安装在壳体1壳盖上的夹座32、围绕蓄电池2设置的三组侧板33、固定连接在电池座31以及对应侧板33上的压缩弹簧34、铺装固定于对应侧板33面向蓄电池2处的凸点橡胶层35。
[0033]电池座31上开设有和蓄电池2相适配的定位槽,且蓄电池2被装夹于电池座31和夹座32之间。电池座31和夹座32面向蓄电池2的位置处均固定铺装有软垫,基于软垫提供蓄电池2的防磨防刮保护。侧板33通过对应压缩弹簧34固定安装在壳体1的壳壁处,且电池座31通过对应压缩弹簧34固定连接在壳体1的壳底处。凸点橡胶层35和蓄电池2相接触,借助凸点橡胶层35增大侧板33和蓄电池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蓄电池2被稳固固持于三组侧板33之间,于缓冲减震的过程中达到防脱的效果。
[0034]本实施例中,借助电池固持结构3实现蓄电池2在壳体1内的稳固置放,蓄电池2装于电池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低温汽车应急储能电源,包括搭载在汽车上的壳体(1)、用于提供应急电力的蓄电池(2)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蓄电池(2)上的电线(4);其特征在于,储能电源还包括:电池固持结构(3),其提供所述蓄电池(2)在所述壳体(1)内的安装支撑;接口结构(5),其包括固定贯穿安装于所述壳体(1)相对应一侧壁位置处的接电面板(51)、设置在所述接电面板(51)上的若干组插座(52)、位于所述接电面板(51)和对应插座(52)之间的定位拆装组件(53);以及低温防护结构(6),其包括包覆于所述壳体(1)外的两组罩壳(61)、嵌装于对应罩壳(61)内的电阻丝(62)、固定连接于对应罩壳(61)上的传热片(63);其中,所述定位拆装组件(53)包括开设在所述接电面板(51)上的填装腔(531)、固定安装在对应插座(52)上的压块(532)、贯穿开设于所述压块(532)内的导线通道(533)、开设于所述压块(532)上的操作槽(5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温汽车应急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固持结构(3)包括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电池座(31)、固定安装在所述壳体(1)壳盖上的夹座(32)、围绕所述蓄电池(2)设置的三组侧板(33)、固定连接在所述电池座(31)以及对应侧板(33)上的压缩弹簧(34)、铺装固定于对应侧板(33)面向蓄电池(2)处的凸点橡胶层(3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低温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常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广讯力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