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8507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肢体功能锻炼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面一端固定有坐垫,其特征在于:底板的顶面另一端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滑槽上方设置有滑板,两个滑板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导轨,导轨上开设有导槽,全部导轨均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滑板的顶面上铰接有踏板,踏板与滑板的铰接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血管病患者推动踏板向远离坐垫的一侧移动的过程中,血管病患者小腿与挤压杆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挤压杆能推动血管病患者淤积在小腿两侧静脉中的血液向大腿方向回流,排空静脉,通过对血管病患者小腿两侧的血液进行逆向推动,有利于疏通小腿经脉,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活血化瘀的作用。活血化瘀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肢体功能锻炼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常见的下肢血管疾病,主要包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下肢急性动脉栓塞、下肢静脉曲张等;血管疾病康复过程漫长,特别是对因病导致下肢活动不便的老年人,康复治疗一般采用运动康复疗法。但在运动过程中,会导致老年人的下肢容易充血,不利于血管疾病的康复,增加了康复的困难性。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有关肢体功能锻炼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61109150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腿部肌肉锻炼装置,其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设置有摆动座椅以及踏板机构,摆动座椅和踏板机构相对设置;摆动座椅包括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上部的椅面,支架包括设置在底座上部的一对第一耳板以及一对第二耳板,第一耳板上部铰接有长腿,第二耳板上部铰接有短腿,椅面的下部四角设置有连接耳板,四个连接耳板中的两个与长腿通过长腿铰接轴铰接,另两个与短腿通过短腿铰接轴铰接,长腿铰接轴的两端还连接有长腿伸缩机构。
[0004]对于患有血管病的使用者,尤其是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老年人,在使用锻炼装置时,小腿容易充血,导致小腿两侧发胀、酸痛的情况发生,但现有的下肢锻炼装置,在使用时,只能进行简单锻炼作用,难以适用于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老年人,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
[0006]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一端固定有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面另一端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上方设置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导轨,所述导轨上开设有导槽,全部所述导轨均与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7]所述滑板的顶面上铰接有踏板,所述踏板与滑板的铰接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固定在踏板上,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滑板上;
[0008]所述滑板的顶面上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踏板的倾斜角度,所述滑板的底部设置有拉拽机构,所述拉拽机构用于将滑板向靠近坐垫的一侧拉动;
[0009]每个所述滑板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框,所述滑动框滑动连接在底板的顶面上,所述滑动框远离滑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固定在底板的顶面上,所述固定框和滑动框之间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用于直线驱动滑动框在底板上滑动;
[0010]所述滑动框的外壁上滑动插设有呈U型的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支撑机构,所述弹性支撑机构用于对挤压杆进行弹性支撑,所述挤压杆的两端均套设固定有限位环,所述滑板上设置有引导机构,当滑板移动过程中,所述引导机构用于提前将挤压杆推动引导至滑板的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定位板和调节板,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滑板的顶面上,所述定位板上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底面与底板滑动接触,所述调节板的顶面与踏板的底面相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拉拽机构包括固定板和固定块,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滑板的底面上,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贯穿滑槽并延伸出去,所述固定块设置在坐垫的下方,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底板的底面上,所述固定块和固定板之间共同固定有弹力拉拽绳。
[0013]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挤压杆的两端,所述凹槽的内部插设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和凹槽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滑动杆固定在固定框的外壁上。
[0014]优选的,所述引导机构包括两个斜板,两个所述斜板对称固定在滑板的顶面上,两个所述斜板之间共同固定有连接板,两个所述斜板远离连接板的一侧均固定有延伸板。
[0015]优选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缸和两个按压开关,所述电缸固定在固定框上,所述电缸的活塞杆末端固定在滑动框上,两个所述按压开关均与电缸电性连接,两个所述按压开关分别固定在滑板的两端。
[0016]优选的,所述限位环的下方设置有开口向下的U型块,所述U型块的底部固定在底板的顶面上,所述U型块的顶面上插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贯穿U型块并延伸出去,所述定位销的底部与底板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定位销的顶面上固定有呈弧形的定位条,所述定位条的一侧与限位环相接触,所述定位条远离限位环的一侧顶部边缘处开设有斜面,所述限位环靠近滑动框的一侧固定有让位杆,全部所述定位销的一侧均设置有取消定位机构,当滑板向远离坐垫的一侧移动时,所述滑板联动对应的取消定位机构取消定位条与限位环的定位。
[0017]优选的,所述取消定位机构包括贯通槽、推动条、斜槽、引导面,所述斜槽开设在定位销的侧壁上,所述推动条滑动连接在底板的顶面上,所述推动条的一侧固定有推动销,所述推动销插设在斜槽的内部,所述贯通槽开设在导轨的侧壁上并与导槽连通,所述推动条的一端贯穿滑动框、贯通槽后延伸进入导槽内部,所述引导面开设在滑板面向推动条的一端的两侧,所述推动条的下方水平设置有气弹簧,所述气弹簧的固定端固定在底板上,所述气弹簧的活动端固定在推动条上。
[0018]优选的,所述推动条位于导槽内部的一端铰接有翻转板,所述翻转板和推动条的铰接轴上套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固定在推动条的侧壁上,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翻转板的侧壁上,所述推动条远离滑板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翻转板的一侧相接触。
[0019]优选的,所述挤压杆的外侧转动套设有柔性棉,所述柔性棉的顶面上固定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内侧转动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底部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外侧套设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外环面固定在转动环的内壁上。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一、在弹性支撑机构的弹力推动作用下,挤压杆始终具有向靠近踏板的一侧移动的趋势,在踏板向远离坐垫的一侧移动的同时,通过引导机构提前对滑板两侧的挤压杆进行推动引导,使挤压杆向踏板的两侧移动,避免挤压杆对踏板的移动造成阻碍,影响血管病患者的锻炼。
[0022]二、当滑板通过挤压杆后,挤压杆在弹性支撑机构的弹力推动作用下,能及时向靠近踏板的一侧移动,从而对血管病患者的小腿两侧进行夹持,在血管病患者继续推动踏板向远离坐垫的一侧移动的过程中,在挤压杆的夹持作用下,血管病患者小腿与挤压杆发生相对移动,从而使得挤压杆相对于小腿向靠近大腿的一侧移动,进而在夹持挤压作用下,能推动血管病患者淤积在小腿两侧静脉中的血液向大腿方向回流,排空静脉,通过对血管病患者小腿两侧的血液进行逆向推动,有利于疏通小腿经脉,促进血液循环,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0023]三、当滑板移动至滑槽的末端后,所述滑板联动直线驱动机构拉动滑动框向远离血管病患者小腿的一侧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面一端固定有坐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面另一端开设有两个滑槽(3),两个所述滑槽(3)上方设置有滑板(4),两个所述滑板(4)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导轨(5),所述导轨(5)上开设有导槽(6),全部所述导轨(5)均与所述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滑板(4)的顶面上铰接有踏板(7),所述踏板(7)与滑板(4)的铰接轴上套设有第一扭簧(8),所述第一扭簧(8)的一端固定在踏板(7)上,所述第一扭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滑板(4)上;所述滑板(4)的顶面上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用于调节踏板(7)的倾斜角度,所述滑板(4)的底部设置有拉拽机构,所述拉拽机构用于将滑板(4)向靠近坐垫(2)的一侧拉动;每个所述滑板(4)的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滑动框(9),所述滑动框(9)滑动连接在底板(1)的顶面上,所述滑动框(9)远离滑板(4)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框(10),所述固定框(10)固定在底板(1)的顶面上,所述固定框(10)和滑动框(9)之间设置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用于直线驱动滑动框(9)在底板(1)上滑动;所述滑动框(9)的外壁上滑动插设有呈U型的挤压杆(11),所述挤压杆(11)的两端均设置有弹性支撑机构,所述弹性支撑机构用于对挤压杆(11)进行弹性支撑,所述挤压杆(11)的两端均套设固定有限位环(12),所述滑板(4)上设置有引导机构,当滑板(4)移动过程中,所述引导机构用于提前将挤压杆(11)推动引导至滑板(4)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定位板(13)和调节板(14),所述定位板(13)固定在滑板(4)的顶面上,所述定位板(13)上螺纹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板(14),所述调节板(14)的底面与底板(1)滑动接触,所述调节板(14)的顶面与踏板(7)的底面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拽机构包括固定板(16)和固定块(17),所述固定板(16)固定在滑板(4)的底面上,所述固定板(16)的底部贯穿滑槽(3)并延伸出去,所述固定块(17)设置在坐垫(2)的下方,所述固定块(17)固定在底板(1)的底面上,所述固定块(17)和固定板(16)之间共同固定有弹力拉拽绳(1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机构包括凹槽(19),所述凹槽(19)开设在挤压杆(11)的两端,所述凹槽(19)的内部插设有滑动杆(20),所述滑动杆(20)和凹槽(19)的内壁之间共同固定有第一弹簧(21),所述滑动杆(20)固定在固定框(10)的外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老年血管病后使用的肢体功能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机构包括两个斜板(22),两个所述斜板(22)对称固定在滑板(4)的顶面上,两个所述斜板(22)之间共同固定有连接板(23),两个所述斜板(22)远离连接板(23)的一侧均固定有延伸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康黎高砚丽任引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