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折叠支架及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31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锁式折叠支架及折叠椅,包括两个对称的可收拢的侧面支撑结构,以及连接在两个侧面支撑结构之间的联动组件,联动组件包括两组侧杆、两组交叉杆以及两组连接杆,交叉杆与连接杆在转动过程中具有极点位置,联动组件具有向下越过极点使交叉杆抵接在侧杆上的工作状态,以及交叉杆向上越过极点离开侧杆的收拢状态,联动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联动组件展开并能够保持两个侧面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联动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带动两个侧面支撑结构彼此靠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锁方式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锁定结构,方便操作,安全可靠,且解锁方式也非常简单,只要向上提拉交叉杆,即可使联动组件折叠并使两个侧面支撑结构彼此靠拢。构彼此靠拢。构彼此靠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式折叠支架及折叠椅


[0001]本技术涉及座椅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锁式折叠支架及折叠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热衷于各种户外露营或休闲运动,市面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露营设备。出于携带方便和使用灵活的考虑,很多露营设备都均有折叠功能,其中就有为了满足用户座靠需求的折叠椅。现有的折叠椅一般包括坐垫和支架结构,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6534552U中公开的一种自锁式折叠椅,支架包括两个镜像对称的斜撑机构和连接在两个斜撑机构之间的联动机构,利用坐垫与压紧机构将重物的重力传递到支架的联动机构,使得斜撑机构展开并保持稳定展开的状态。但是,这种依靠人体自重实现自锁的结构,在人体坐上去以及下来的过程中,斜撑机构的展开状态不够稳定,支架容易收拢而导致折叠椅倾倒,用户容易不稳甚至摔倒;另外,现有的折叠椅在收拢过程中容易倾倒,不方便收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自锁式折叠支架及折叠椅。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自锁式折叠支架,包括两个对称的可收拢的侧面支撑结构,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侧面支撑结构之间的联动组件,
[0006]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两组侧杆、两组交叉杆以及两组连接杆,两组所述交叉杆呈“X”形交叉设置,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交叉杆的一端与所述侧面支撑结构的下端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侧杆铰接,所述侧杆与所述侧面支撑结构的上端铰接,且所述侧杆的下端与所述交叉杆铰接,所述侧杆与所述交叉杆形成的第三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之间;
[0007]所述交叉杆与所述连接杆在转动过程中具有极点位置,所述联动组件具有向下越过极点使所述交叉杆抵接在所述侧杆上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交叉杆向上越过极点离开所述侧杆的收拢状态,所述联动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联动组件展开并能够保持两个所述侧面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所述联动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带动两个所述侧面支撑结构彼此靠拢。
[0008]优选地,所述交叉杆的端部具有抵接端,所述抵接端与所述侧杆的侧面相适配。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包括呈夹角连接的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侧杆铰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交叉杆铰接。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板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板的抵接部,所述交叉杆的端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板转动连接,所述抵接部具有与所述侧杆表面抵接适配的抵接面;
[0011]所述延伸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板,所述侧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二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二板转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和/或所述交叉杆上设有用于提拉的提手。
[0013]优选地,所述侧面支撑结构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连接件,以及两个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对称铰接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能够与地面接触,所述支撑杆上铰接有稳定杆,通过所述稳定杆限定所述支撑杆无法相对所述第一连接件摆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侧杆转动连接,
[0014]所述侧面支撑结构还包括位于下端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交叉杆转动连接。
[0015]优选地,所述稳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的中部铰接,且使所述侧面支撑结构在收拢过程中,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不高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最低处。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具有开口朝上的开槽,所述开槽的底部为限制所述稳定杆转动角度的限位板;和/或
[0017]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具有防滑套。
[0018]优选地,所述自锁式折叠支架,还包括立杆,所述立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或者,所述立杆与所述侧杆为一体式结构;
[0019]所述立杆具有用于安装吊椅的安装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20]一种折叠椅,包括吊椅,还包括上述的自锁式折叠支架,所述吊椅可拆卸地吊装在所述自锁式折叠支架上。
[0021]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自锁式折叠支架及折叠椅,通过联动组件的展开和收拢来实现折叠支架的展开和折叠,同时,交叉杆和连接杆在转动过程中存在极点位置,即连接杆的两个铰接点都在交叉杆的延长线上,实现共线,而在交叉杆继续向下转动,越过极点,由此使得联动组件受力时交叉杆只能向下运动,而不会向上运动收拢,同时,由于交叉杆抵接在侧杆上,受侧杆作用不会再向下运动,由此保证了联动组件能够稳定地保持展开状态,从而支撑两个侧面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避免折叠支架意外收拢;而在需要收拢折叠支架时,对交叉杆施力,使其向上运动,离开侧杆,越过极点,两个交叉杆彼此靠拢,联动组件处于收拢状态,两个侧面支撑结构彼此靠拢,从而收拢整个折叠支架。本技术的折叠支架无需额外的锁定结构,利用联动组件自身的位置及交叉杆、连接杆和侧杆的配合实现折叠支架的稳定展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易倾倒。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联动组件处于极点位置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联动组件处于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锁式折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自锁式折叠支架为展开状态。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锁式折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自锁式折叠支架为收拢过程状态。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自锁式折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自锁式折叠支架为完全收拢状态。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侧面支撑结构;11、第一连接件;111、凸台;12、第二连接件;121、开槽;122、转轴槽;123、限位板;13、支撑杆;131、防滑套;14、稳定杆;
[0032]20、联动组件;21、侧杆;22、交叉杆;221、抵接端;23、连接杆;231、连接部;232、延伸部;233、第一板;234、抵接部;235、抵接面;236、第二板;24、第一铰接点;25、第二铰接点;26、第三铰接点;
[0033]30、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式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的可收拢的侧面支撑结构,以及连接在两个所述侧面支撑结构之间的联动组件,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两组侧杆、两组交叉杆以及两组连接杆,两组所述交叉杆呈“X”形交叉设置,形成第一铰接点,所述交叉杆的一端与所述侧面支撑结构的下端铰接,形成第二铰接点,另一端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侧杆铰接,所述侧杆与所述侧面支撑结构的上端铰接,且所述侧杆的下端与所述交叉杆铰接,所述侧杆与所述交叉杆形成的第三铰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铰接点和所述第二铰接点之间;所述交叉杆与所述连接杆在转动过程中具有极点位置,所述联动组件具有向下越过极点使所述交叉杆抵接在所述侧杆上的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交叉杆向上越过极点离开所述侧杆的收拢状态,所述联动组件处于工作状态时,所述联动组件展开并能够保持两个所述侧面支撑结构之间的距离,所述联动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带动两个所述侧面支撑结构彼此靠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杆的端部具有抵接端,所述抵接端与所述侧杆的侧面相适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式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呈夹角连接的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侧杆铰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交叉杆铰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式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板和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板的抵接部,所述交叉杆的端部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板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板转动连接,所述抵接部具有与所述侧杆表面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飞应梅菊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漫拓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