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山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碳点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8232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碳点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室温下,按比例称取柠檬酸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在烧杯中,加热一段时间;步骤2,随后,在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过滤不溶物后得到黄色溶液;步骤3,将黄色溶液通过500~1000Da的透析袋,在容器中透析处理至少3天,即得到纯净的碳点的水溶液;步骤4,将碳点的水溶液冷冻干燥后得到水溶性碳点(CDs)。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步骤简单,不需经过表面钝化剂处理或修饰即可得到水溶性碳点;制备得到的水溶性CDs对盐酸强力霉素具有专一性识别作用,用于盐酸强力霉素的检测,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灵敏度高。灵敏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碳点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碳纳米材料的制备
,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碳点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盐酸强力霉素(DC)是常用的抗生素之一,与第一代抗生素相比具有许多优势,如生物利用度高、毒性低、半衰期短、抗菌效果强,因此在中国畜牧业和人类医学中被广泛采用。DC被用于预防和治疗人类领域的各种疾病,如抗癌、肠道、鼻窦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过敏原诱导的炎症和炎症性皮肤病。在畜牧业领域,DC还常被用为饲料添加剂。然而,相对较高水平的盐酸强力霉素残留会引起副作用,如肝损伤、过敏反应、牙齿变黄和胃肠道紊乱。另一方面,它不能被完全吸附,多达30~90%通过排泄物释放到环境中,这可能会影响生态系统。水中释放的盐酸强力霉素可沿食物链移动,最终在人类体内积累,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开发方便快捷、有效的盐酸强力霉素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0003]传统的半导体量子点(QD),包括镉等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和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由于已知的强固有毒性和巨大的环境危害,无法满足生物相容性和环境友好性的要求,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应用,尤其是与生物学相关的应用。因此,开发新型的环境友好型量子点迫在眉睫。Xu等人于2004年发现了具有低毒性、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更有利的光稳定性碳点(CDs),显示出作为一种良性低毒替代品的巨大潜力。作为一种优越的荧光碳纳米材料,不含重金属的CDs已被用于在生物医学和生物传感领域的荧光纳米探针。其他优点,如良好的光学性能、诱人的催化性能、化学惰性、超小尺寸和环境友好性以及易于制备等,使其在催化、光电器件、润滑等方面具有特定的应用能力。因此,制备一种水溶性CDs,并将其成功用于抗生素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碳点的制备方法。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碳点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1,室温下,按比例称取柠檬酸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在烧杯中,加热一段时间;
[0008]步骤2,随后,在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过滤不溶物后得到黄色溶液;
[0009]步骤3,将黄色溶液通过500~1000Da的透析袋,在容器中透析处理至少3天,即得到纯净的碳点的水溶液;
[0010]步骤4,将碳点的水溶液冷冻干燥后得到水溶性碳点(CDs)。
[0011]进一步,所述柠檬酸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质量比为20:1.5~4。
[0012]进一步,所述加热的温度为180~230℃。
[0013]进一步,所述加热的时间为9~21min。
[0014]进一步,所述去离子水的添加量为20mL。
[0015]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碳点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水溶性碳点。
[0016]更进一步,所述碳点由C、N、O三种元素组成。
[0017]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碳点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水溶性碳点在对样品进行盐酸强力霉素检测中的应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专利技术操作步骤简单,不需经过表面钝化剂处理或修饰即可得到水溶性碳点。
[0020]2.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水溶性CDs对盐酸强力霉素具有专一性识别作用,用于盐酸强力霉素的检测,选择性好,灵敏度高。
附图说明
[0021]图1(a)为水溶性CDs的TEM图;
[0022]图2(b)为水溶性CDs的粒径分布图;
[0023]图3为水溶性CDs的FTIR图;
[0024]图4为水溶性CDs的XPS全谱图;
[0025]图5(a)为水溶性CDs的紫外吸收光谱图;
[0026]图6(b)为水溶性CDs最大荧光激发发射光谱图;
[0027]图7为水溶性CDs在300nm~400nm激发波长下的荧光发射光谱图;
[0028]图8为水溶性CDs的选择性检测图;
[0029]图9(a)为加入不同浓度DC后碳点的荧光光谱图;
[0030]图10(b)为

F与DC浓度的线性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出进一步说明,实施例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CDs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4]室温下,按称取2.0g柠檬酸和0.35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在烧杯中,在190℃下加热11min;随后,在烧杯中加入20mL水,过滤不溶物后得到黄色溶液;通过500~1000Da的透析袋,在容器中透析处理至少3天,即得到纯净的碳点的水溶液;将其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碳点。以硫酸奎宁为参照物,其相对量子产率是0.56。
[0035]实施例2
[0036]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CDs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7]室温下,按称取2.0g柠檬酸和0.4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在烧杯中,在180℃下加热13min;随后,在烧杯中加入20mL水,过滤不溶物后得到黄色溶液;通过500~1000Da的透析袋,在容器中透析处理至少3天,即得到纯净的碳点的水溶液;将其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碳点。以硫酸奎宁为参照物,其相对量子产率是0.64。
[0038]实施例3
[0039]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CDs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室温下,按称取2.0g柠檬酸和0.15g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在烧杯中,在220℃下加热
18min;随后,在烧杯中加入20mL水,过滤不溶物后得到黄色溶液;通过500~1000Da的透析袋,在容器中透析处理至少3天,即得到纯净的碳点的水溶液;将其冷冻干燥后得到目标碳点。以硫酸奎宁为参照物,其相对量子产率是0.24。
[0041]实施例4
[004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水溶性CDs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表征如图1(a)所示。该碳点是准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92nm,图2(b)为水溶性CDs的粒径分布图。
[0043]实施例5
[004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水溶性CDs的FTIR光谱表征如图3所示。该碳点在3434cm
‑1处峰值对应O

H/N

H的拉伸振动。3126cm
‑1和1399cm
‑1处峰值对应C

H和C

N拉伸振动。在1729cm
‑1处峰值对应C=O拉伸振动,在1543cm
‑1处峰值对应N=O弯曲振动,而1199cm
‑1处峰值对应C

O弯曲振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室温下,按比例称取柠檬酸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在烧杯中,加热一段时间;步骤2,随后,在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过滤不溶物后得到黄色溶液;步骤3,将黄色溶液通过500~1000Da的透析袋,在容器中透析处理至少3天,即得到纯净的碳点的水溶液;步骤4,将碳点的水溶液冷冻干燥后得到水溶性碳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碳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柠檬酸和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的质量比为20:1.5~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盐酸强力霉素的水溶性碳点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振华杨欣彤孟雅婷张月霞李忠平张全喜范小鹏郭峤志孙宣森崔旭艳董川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