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80969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2
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基于加固补强装置实现,该装置由安装面工面度0.008mm的固定板、通过3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属于遥感器镜头光学装调测试


技术介绍

[0002]碳化硅陶瓷是一种结构陶瓷材料,具有强度高、热导率高、膨胀系数低、耐磨损、抗腐蚀等有益性能,在航天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潜力。作为新一代轻量化光学反射镜的重要发展材料,与传统发射镜材料相比,密度更低、比刚度更高、热膨胀率小在空间高温差环境下依然能保持镜面形状和尺寸稳定性。一改传统碳化硅加工成型技术的缺点,3D打印技术在复杂结构等制造、一体化成型、轻量化设计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遥感领域的应用发展迅速。
[0003]虽然有着如多的优点,但碳化硅材料也有着断裂韧性低,脆性大的缺点。使用过程容易出现脆性断裂,影响产品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包括:
[0007]步骤S1、将所述3D打印碳化硅镜头安装在加固补强装置上;
[0008]步骤S2、粘接面脱脂处理;
[0009]步骤S3、补强剂配混;
[0010]步骤S4:3D打印碳化硅镜头内侧加固;
[0011]步骤S5,3D打印碳化硅镜头外侧加固;
[0012]步骤S6:进行倒置固化;
[0013]步骤S7:进行加固验证:按试验条件完成力学验证;
[0014]进一步的,所述加固补强装置包括固定板、两片内侧加强片和两片外侧加强片;
[0015]固定板通过胶和橡胶胶垫直接胶接殷钢嵌套的3D打印碳化硅镜头,两片内侧加强片用于加强3D打印碳化硅镜头内侧支撑,两片外侧加强片固定在3D打印碳化硅镜头外侧两端,用于加强3D打印碳化硅镜头外部支撑。
[0016]进一步的,所述内侧加强片呈“∠”形状,即包括水平边和倾斜边,且水平边和倾斜边夹角为45
°
,内侧加强片最大外轮廓为25.1mm
×
26.6mm,采用与碳化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一致的殷钢薄片制成,厚度为1mm。
[0017]进一步的,所述外侧加强片采用L形组合斜加强筋的构型,最大外轮廓为长
×

×
高为24mm
×
27mm
×
24mm,采用与碳化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一致的殷钢制成,所有面厚度均为1mm;
[0018]L直角边倒4mm
×
45
°
角,同时L形的竖直面有2处9mm
×
15mm的缺口,避让碳化硅镜头底部安装孔。
[0019]进一步的,所述粘接面脱脂处理,具体为:使用脱脂棉蘸取酒精:丙酮为1:2的混合溶剂擦拭3D打印碳化硅镜头与内、外侧补强片之间粘接面,直至表面无附着物。
[0020]进一步的,所述补强剂配混,具体步骤为:按3M
@
420粘接剂A组份:3M
@
420粘接剂B组份=5:2的比例配制补强剂,充分搅拌后静置固化15分钟,待补强剂粘稠度降低。
[0021]进一步的,3D打印碳化硅镜头内侧加固,具体步骤为:
[0022]步骤S4.1,在所述3D打印碳化硅镜头内侧对应粘接面均匀涂覆补强剂,厚度控制0.2mm;
[0023]步骤S4.2,按照内侧加强片方向依次将两边内侧加强片按压至粘接面;
[0024]步骤S4.3,均匀按压平展后使用3M
@
聚酰亚胺胶带固定内侧加强片。
[0025]进一步的,3D打印碳化硅镜头外侧加固,具体步骤为:
[0026]步骤S5.1,在所述3D打印碳化硅镜头外侧对应粘接面均匀涂覆补强剂,厚度控制0.2mm;
[0027]步骤S5.2,按照外侧加强片方向依次将外侧两边加强片按压至粘接面;
[0028]步骤S5.3,均匀按压平展后后使用3M
@
聚酰亚胺胶带固定外侧加强片。
[0029]进一步的,进行倒置固化具体步骤为:将加固补强装置与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组合体整个倒置后穿入两根挑梁,静置7天完成固化。
[003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7进行加固验证,验证条件为:
[0031]1)试验顺序为:特征扫频

>0.5Grms预振

>特征扫频

>1Grms随机振动

>特征扫频;
[0032]2)特征扫频条件:频率范围:5~2000Hz;
[0033]加速度/幅值O

P(g):0.2g;
[0034]扫描速率:4oct/min;
[0035]3)0.5Grms预振条件:
[0036]①
频率范围:10~65Hz,功率谱密度:+6dB/oct;
[0037]②
频率范围:65~85Hz,功率谱密度:0.0023;
[0038]③
频率范围:85~100Hz,功率谱密度:0.00165;
[0039]④
频率范围:100~150Hz,功率谱密度:0.000325;
[0040]⑤
频率范围:150~500Hz,功率谱密度:0.000275;
[0041]⑥
频率范围:500~2000Hz,功率谱密度:

18dB/oct;
[0042]总均方根加速度:0.5grms;时间:采到数为止;
[0043]3)1Grms随机振动条件:
[0044]①
频率范围:10~65Hz,功率谱密度:+6dB/oct;
[0045]②
频率范围:65~85Hz,功率谱密度:0.0092;
[0046]③
频率范围:85~100Hz,功率谱密度:0.0066;
[0047]④
频率范围:100~150Hz,功率谱密度:0.0013;
[0048]⑤
频率范围:150~500Hz,功率谱密度:0.0011;
[0049]⑥
频率范围:500~2000Hz,功率谱密度:

18dB/oct;
[0050]总均方根加速度:1grms;时间:1min。
[005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52](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3D打印碳化硅镜头内、外侧粘接金属加强片,实现了3D打印碳化硅镜头加固补强,顺利通过1GRMS随机振动力学验证,振动前后面型变化小于0.002λ。
[0053](2)本专利技术逻辑通顺、思路清晰、设计合理,易于工程实现;实际操作过程安全稳定,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操作负担,又大幅降低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所述3D打印碳化硅镜头安装在加固补强装置上;粘接面脱脂处理;补强剂配混;3D打印碳化硅镜头内侧加固;3D打印碳化硅镜头外侧加固;进行倒置固化;进行加固验证:按试验条件完成力学验证。2.根据权利1要求所述的所述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补强装置包括固定板(1)、两片内侧加强片(3)和两片外侧加强片(4);固定板(1)通过胶和橡胶胶垫直接胶接殷钢嵌套的3D打印碳化硅镜头(2),两片内侧加强片(3)用于加强3D打印碳化硅镜头(2)内侧支撑,两片外侧加强片(4)固定在3D打印碳化硅镜头(2)外侧两端,用于加强3D打印碳化硅镜头(2)外部支撑。3.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的所述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加强片呈“∠”形状,即包括水平边和倾斜边,且水平边和倾斜边夹角为45
°
,内侧加强片最大外轮廓为25.1mm
×
26.6mm,采用与碳化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一致的殷钢薄片制成,厚度为1mm。4.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的所述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加强片(4)采用L形组合斜加强筋的构型,最大外轮廓为长
×

×
高为24mm
×
27mm
×
24mm,采用与碳化硅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一致的殷钢制成,所有面厚度均为1mm;L直角边倒4mm
×
45
°
角,同时L形的竖直面有2处9mm
×
15mm的缺口,避让碳化硅镜头(2)底部安装孔。5.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的所述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面脱脂处理,具体为:使用脱脂棉蘸取酒精:丙酮为1:2的混合溶剂擦拭3D打印碳化硅镜头与内、外侧补强片之间粘接面,直至表面无附着物。6.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的所述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剂配混,具体步骤为:按3M
@
420粘接剂A组份:3M
@
420粘接剂B组份=5:2的比例配制补强剂,充分搅拌后静置固化15分钟,待补强剂粘稠度降低。7.根据权利2要求所述的所述一种3D打印碳化硅镜头的加固补强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3D打印碳化硅镜头内侧加固,具体步骤为:步骤S4.1,在所述3D打印碳化硅镜头内侧对应粘接面均匀涂覆补强剂,厚度控制0.2mm;步骤S4.2,按照内侧加强片方向依次将两边内侧加强片按压至粘接面;步骤S4.3,均匀按压平展后使用3M
@
聚酰亚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飞冀翼赵希婷董欣张超范龙飞岳丽清焦文春刘辉黄颖李庆林常君磊张楠于生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