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808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及制备方法,玻璃包括玻璃基片和镀膜层,镀膜层自玻璃基片向外依次复合有第一介质层、第一功能层、第二介质层、第一AZO层、第一保护层、第二功能层、第二保护层、第二AZO层、第三介质层;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为SiNx层、SiOx层、SiNxOy层中的一层或多层;第一功能层为Cu层,第二功能层为Ag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玻璃,使用成本更低的Cu作为第一功能层,并在第一功能层两侧使用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保护,减少氧化物使用,从而减少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镀膜玻璃
,具体涉及一种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通用的办法是使用Ag层作为低辐射玻璃的功能层,但Ag的在地球上的储量有限,是昂贵的不可再生的贵金属。根据公开数据白银每年消费量10亿盎司左右,其中60%为工业需求,约6亿盎司(约1700万千克),每年工业用Ag的消耗量惊人。
[0003]因此很早就有专业技术人员尝试将Cu用于低辐射玻璃中代替Ag层作为反射红外热辐射的功能层,但在需要热加工的低辐射玻璃应用中,始终未能找到合适的技术保护Cu在热加工过程中不受损,同时又能保持透过色的中性。
[0004]以前的技术应用中通常使用AZO/NiCr+Cu+NiCr/AZO的保护方式,但是热加工过程中AZO内少量的氧离子迁移扩散就能将Cu氧化,造成膜层质量受损,为了保护Cu不被受损,往往使用较厚的NiCr保护Cu,但又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热加工后透过色厚重,严重的影响客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及制备方法,减少贵重金属的使用,保护Cu层在热加工过程中不受损,同时又能保持透过色的中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其包括玻璃基片和镀膜层,所述的镀膜层自所述的玻璃基片向外依次复合有第一介质层、第一功能层、第二介质层、第一AZO层、第一保护层、第二功能层、第二保护层、第二AZO层、第三介质层;所述的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为SiNx层、SiOx层、SiNxOy层中的一层或多层的组合;所述的第一功能层为Cu层,所述的第二功能层为Ag层。
[0008]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的材质均为NiCr或Ti、Cr、Ni。
[0009]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的厚度均为7

20nm。
[0010]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功能层的厚度为7~16nm;所述的第二功能层的厚度均为9~20nm。
[0011]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的厚度均为25

80nm;所述的第一AZO层与所述的第二AZO层的厚度均为8

10nm。
[0012]优选地,所述的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还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三AZO层、第三保护层、第三功能层、第四保护层、第四AZO层、第四介质层,所述的第三AZO层设置在所述的第三介质层远离所述的第二AZO层一侧;所述的第三保护层、第四保护层均为NiCr层或Ti、Cr、Ni,所述的第三功能层为Ag层;所述的第四介质层为SiNx层、SiOx层、SiNxOy层中的一层或多层的组合。
[0013]优选地,所述的第三功能层的厚度为9~20nm。
[0014]优选地,所述的第三保护层、第四保护层的厚度均为0~4nm。
[0015]优选地,所述的第三AZO层、第四AZO层的厚度均为8

10nm;所述的第四介质层的厚度为30~50nm。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
[0017]一种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用磁控溅射镀膜方式,在玻璃基板的一侧表面依次镀设所述的第一介质层、第一功能层、第二介质层、第一AZO层、第一保护层、第二功能层、第二保护层、第二AZO层、第三介质层。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使用金属成本更低的Cu作为低辐射玻璃的第一功能层,通过在第一功能层两侧使用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保护Cu层,减少氧化物的使用,从而减少了O
‑2离子在热加工过程中迁移对第一功能层Cu的破坏;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和第一功能层具有良好的膜层结合力,确保了保护层在使用较薄的厚度时仍可具有良好的耐加工性,最大限度的保证热加工后透过色的中性;可以实现在降低贵金属Ag层用量的同时,保证Cu层在热加工过程中不被氧化的目的,最终实现良好的耐加工性和透过色中性;Cu替代部分或者全部Ag,可以尽可能地减少贵重金属的使用,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减少对稀有资源的耗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1]实施例1
[0022]一种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其包括玻璃基片和镀膜层,镀膜层自玻璃基片向外依次复合有第一介质层、第一功能层、第二介质层、第一AZO层、第一保护层、第二功能层、第二保护层、第二AZO层、第三介质层。
[0023]其中,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为SiNx层、SiOx层、SiNxOy层中的一层或多层的组合;第一功能层为Cu层,第二功能层为Ag层;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均为NiCr层或Ti、Cr、Ni。
[0024]本例中,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的厚度均为7

20nm,其中,第一功能层的厚度为7~16nm;第二功能层的厚度均为9~20nm;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的厚度均为25

80nm;第一AZO层与第二AZO层的厚度均为8

10nm。
[0025]在本例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介质层为SiNx层,膜层厚度是46.8nm;第一功能层为Cu层,膜层厚度是10.4nm;第二介质层SiNx层,膜层厚度是69.5nm;第一AZO层,膜层厚度是9nm;第一保护层为NiCr层,膜层厚度是1.1nm;第二功能层为Ag层,膜层厚度是11.9nm;第二保护层为NiCr层,膜层厚度是1.2nm;第二AZO层,膜层厚度是9.0nm;第三介质层为SiNx层,膜层厚度是43.1nm。
[0026]本实施例热加工前和热加工后的透过色数据如下:
[0027]表1实施例1的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的透过色数据
[0028] 透过色a*透过色b*热加工前1.861.81热加工后

0.52

0.69
[0029]由上表可知,本实施例所示的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产品热加工后透过颜色呈中性色,其颜色接近自然色。
[0030]实施例2
[0031]一种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其包括玻璃基片和镀膜层,镀膜层自玻璃基片向外依次复合有第一介质层、第一功能层、第二介质层、第一AZO层、第一保护层、第二功能层、第二保护层、第二AZO层、第三介质层、第三AZO层、第三保护层、第三功能层、第四保护层、第四AZO层、第四介质层。
[0032]其中,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第四介质层均为SiNx层、SiOx层、SiNxOy层中的一层或多层的组合;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第三保护层、第四保护层均为NiCr层或Ti、Cr、Ni;第一功能层为Cu层,第二功能层为Ag层,第三功能层为Ag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其特征在于,包括玻璃基片和镀膜层,所述的镀膜层自所述的玻璃基片向外依次复合有第一介质层、第一功能层、第二介质层、第一AZO层、第一保护层、第二功能层、第二保护层、第二AZO层、第三介质层;所述的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为SiNx层、SiOx层、SiNxOy层中的一层或多层的组合;所述的第一功能层为Cu层,所述的第二功能层为Ag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保护层、第二保护层的材质均为NiCr或Ti、Cr、Ni。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的厚度均为7

20n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功能层的厚度为7~16nm;所述的第二功能层的厚度均为9~2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热加工低辐射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介质层的厚度均为25

80nm;所述的第一AZO层与所述的第二AZO层的厚度均为8

10nm。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米永江蒲军吕宜超余华骏梁干王江余功文李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