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轨组件和变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08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轨组件和变频器,其中,导轨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多个绝缘导轨本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设于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上,且每个绝缘导轨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绝缘导轨本体设有相对的安装面和装配面;装配结构,以垂直于装配面的方式设于装配面上,绝缘导轨本体通过装配结构与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相连;第一安装孔,设于安装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在装配结构的作用下从下方可直接将绝缘导轨本体安装到两个绝缘架上,相比于竖向底部锁紧的安装方式,本申请的结构可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功率单元的安装也并无装配结构的干扰,更为顺畅。为顺畅。为顺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轨组件和变频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变频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轨组件和一种变频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相关技术中,在变频器中安装功率单元时,通常采用在两根横梁上直接放置导轨,在横梁和导轨的对应位置处分别打孔后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上下方向安装螺栓时受空间等因素影响,安装便捷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轨组件。
[0005]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轨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多个绝缘导轨本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设于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上,且每个绝缘导轨本体沿第一方向延伸,绝缘导轨本体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相对的安装面和装配面;装配结构,以垂直于装配面的方式设于装配面上,绝缘导轨本体通过装配结构与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相连;第一安装孔,设于安装面上,第一安装孔用于连接待安装件。
[0007]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导轨组件,主要包括第一绝缘架、第二绝缘架以及多个绝缘导轨本体,其中,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是间隔设置的,绝缘导轨本体会架在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上,具体地,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多个绝缘导轨本体沿相对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以便于在将待安装件放置于绝缘导轨本体上时,可通过绝缘导轨本体和绝缘架的共同作用实现承载。具体地,对于每个绝缘导轨本体而言,在竖直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其一为安装面,另一为装配面,安装面用于与待安装件相连,具体可以为变频器的功率单元相连,装配面则用于与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相连。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绝缘导轨本体的装配面上设置有垂直的装配结构,即以垂直于装配面的方式设置在装配面上,在装配结构的作用下可将绝缘导轨本体固定在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上,可以理解,通过将与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相连的装配结构设置在装配面上,可将装配结构隐藏处理,以减少与待安装件发生位置干涉的可能,同时利用错层设计也便于安装。
[0008]需要强调的,本申请中,在安装待安装件的另一面设置有装配结构,在装配结构的作用下从下方可横向,即沿第一方向直接将绝缘导轨本体安装到两个绝缘架上,相比于竖向底部锁紧的安装方式,本申请的结构可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待安装件的安装也并无装配结构的干扰,更为顺畅。
[0009]其中,绝缘导轨本体直接采用绝缘材料制造,相比于金属材料,采用绝缘材料,可缩短相邻两个绝缘导轨本体之间的间距,缩小占用空间。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间隔凸起,设于安装面上,间隔凸起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安装面通过间隔凸起分为两个局部面,每个局部面上设有一个第一安装孔。
[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面上设置沿第一方向延伸的间隔凸起,可将安装面分割为两个局部面,通过在每个局部面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安装孔,可使得每个局部面均起到承载一个待安装件的作用,即每个绝缘导轨本体承载两个待安装件,而这两个待安装件仅需通过间隔凸起分隔开即可,两个待安装件之间的间距较小,可提高空间利用率。
[0012]需要补充的是,第一安装孔用于对待安装件进行固定,即功率单元通过螺栓、螺钉等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孔后,即可实现连接。
[0013]其中,第一安装孔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螺纹孔。
[0014]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立板,垂直设于安装面上,且立板与第一安装孔设于安装面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立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
[0015]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面上设置垂直的立板,即立板和安装面是垂直的,可将立板设置在远离第一安装孔的一端,通过在立板上设置第二安装孔,以便于对功率单元的位置进行定位,减少发生偏移的情况。
[0016]可以理解,第二安装孔的设置,在功率单元沿绝缘导轨本体的延伸方向移动时,可与功率单元上凸起结构进行配合,从而实现初步定位,即凸起结构和第二安装孔之间是插接配合,或卡接配合,仅完成初步定位后,后续的第一安装孔才会与连接孔对齐,最终在连接件的作用下完成连接。
[0017]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止抵板,与立板间隔设置,且止抵板设于立板朝向第一安装孔的一侧;止抵板和立板之间形成配合槽,其中,间隔凸起的一端延伸至止抵板处。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安装面上设置与立板存在一定间隔的止抵板,以便于对功率单元的装配位置进行限制,即功率单元进行装配时,沿间隔凸起朝向止抵板滑动,直至与止抵板相抵接后停止,此时第一安装孔会与连接孔对齐,从而形成连接。
[0019]需要补充的是,间隔凸起在延伸时,只需要延伸至止抵板处,即可实现对功率单元装配的导向作用。
[0020]上述技术方案中,装配结构具体包括:第一连接板,设于装配面靠近第一绝缘架的一端;第二连接板,设于装配面靠近第二绝缘架的一端;其中,第一连接板与第一绝缘架朝向第二绝缘架的一侧相接触,第二连接板与第二绝缘架背向第一绝缘架的一侧相接触。
[0021]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于装配结构而言,主要包括两个连接板,即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两个连接板分别位于装配面的两端,从而在将绝缘导轨本体放置在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上时,第一连接板会与第一绝缘架相接触,第二连接板与第二绝缘板相接触。具体地,在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间隔设置的情况下,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分别与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的侧壁相接触,即第一连接板接触于第一绝缘架朝向第二绝缘架的一侧,第二连接板则接触于第二绝缘架背向第一绝缘架的一侧,以限制绝缘导轨本体在第一方向上的位置。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绝缘架上设有定位孔,导轨组件还包括:定位柱,设于第一连接板上,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配合以实现绝缘导轨本体与第一绝缘架的连接。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定位孔和定位柱,可将绝缘导轨本体连接到第一绝缘架上,具体地,第一绝缘架上设置定位孔,第一连接板上设置有定位柱,在将绝缘导轨本体
安装到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上时,会先将定位柱插入到定位孔处,从而实现初步连接,再自然落下绝缘导轨本体,即可实现装配。
[0024]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包括:至少一个功率单元;其中,任一功率单元设置在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导轨组件上。
[0025]根据本技术提出的变频器,包括导轨组件以及设置在导轨组件上的一个或多个功率单元,在导轨组件的作用下可对功率单元进行引导装配。
[0026]由于变频器包括导轨组件,故而具有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导轨组件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第一连接孔,设于功率单元上,功率单元安装于导轨组件上,连接孔与导轨组件的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通过连接件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绝缘架和第二绝缘架;多个绝缘导轨本体,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间隔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架和所述第二绝缘架上,且每个所述绝缘导轨本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绝缘导轨本体在竖直方向上设有相对的安装面和装配面;装配结构,以垂直于所述装配面的方式设于所述装配面上,所述绝缘导轨本体通过所述装配结构与所述第一绝缘架和所述第二绝缘架相连;第一安装孔,设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第一安装孔用于连接待安装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凸起,设于所述安装面上,所述间隔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安装面通过所述间隔凸起分为两个局部面,每个所述局部面上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立板,垂直设于所述安装面上,且所述立板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设于所述安装面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所述立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抵板,与所述立板间隔设置,且所述止抵板设于所述立板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侧;其中,所述止抵板和所述立板之间形成配合槽,所述间隔凸起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止抵板处。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导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结构具体包括:第一连接板,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连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合康新能变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