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管不易结垢的闭式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075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管不易结垢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的顶部安装有风机系统,塔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收水器、喷淋系统、螺旋换热管束、通风系统和水箱,螺旋换热管束的两端分别设有被冷却介质入口和被冷却介质出口,还包括安装在塔体外部的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相连通,循环水泵的出水端与喷淋系统相连通;喷淋水喷洒在螺旋换热管束表面形成水膜,水膜蒸发汽化吸收螺旋换热管束内介质的热量,被冷却介质在螺旋换热管内流动产生旋流且贴近管壁的介质流速提高,对换热管壁起到一定的冲刷作用,介质中杂质没法沉淀,从而达到不易结垢的目的。易结垢的目的。易结垢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管不易结垢的闭式冷却塔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换热管不易结垢的闭式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闭式冷却塔是利用空气与水的接触来冷却水的设备,是以水位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从而降低塔内循环水的温度,制造冷却水可循环使用的设备。闭式冷却塔在化工、钢铁等众多行业被广泛应用,其作用在现代工业中不可代替,如何减少闭式冷却塔的管内结垢提高换热效率是各冷却塔制造商及用户一直追求的目标;目前闭式冷却塔一般采用普通蛇型管,即圆管或者椭圆形管按照S型布置,在管内介质有杂质的情况下,时间不久管内就会结垢,增大了污垢系数,导致设备换热能力降低,增加了喷淋水的消耗,使用年限变长后甚至无法达到设计的降温要求;因此,如何让换热管内减少结垢提高换热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换热管内的水流速,防止水中杂质沉淀,从而不易结垢,整体换热效率提高的一种换热管不易结垢的闭式冷却塔。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换热管不易结垢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顶部安装有风机系统,所述塔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收水器、喷淋系统、螺旋换热管束、通风系统和水箱,所述螺旋换热管束的两端分别设有被冷却介质入口和被冷却介质出口,还包括安装在塔体外部的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箱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出水端与所述喷淋系统相连通。
[000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旋换热管束包括若干个并排间隔设置的螺旋形换热管,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形换热管之间通过U型端管首尾相接排列成S型,所述螺旋形换热管和所述U型端管一体设置。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设置在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螺旋形换热管的一端,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设置在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螺旋形换热管的一端。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被冷却介质出口设置在位于最下方的所述螺旋形换热管的一端,所述被冷却介质入口设置在位于最上方的所述螺旋形换热管的一端。
[000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通风系统为设置在塔体侧壁上的百叶窗,所述百叶窗位于所述螺旋换热管束和所述水箱之间。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机系统包括一个以上的风机。
[001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换热管不易结垢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的顶部安装有风机系统,塔体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收水器、喷淋系统、螺旋换热管束、通风系统和水箱,螺旋换热管束的两端分别设有被冷却介质入口和被冷却介质出口,还包括安装在塔体外部的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端与水箱相连通,循环水泵的出水端与喷
淋系统相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循环水泵将喷淋水送入位于螺旋换热管束上方的喷淋系统,由喷嘴将喷淋水向下均匀地喷洒在螺旋换热管束表面,在螺旋换热管束外部形成均匀的水膜,水膜不断蒸发汽化,吸收螺旋换热管束内介质的热量,水膜的蒸发使得空气穿过螺旋换热管束后湿度大大增加而接近饱和状态,风机系统将饱和的湿空气抽出并使其穿过位于喷淋系统上方的收水器,除去饱和的湿空气中夹带的水滴后从空气出口排入大气中。除了汽化的少量水外,大部分喷淋水向下回落到水箱内,由循环水泵加压后循环使用;被冷却介质通过被冷却介质入口进入螺旋换热管束,被冷却介质在螺旋换热管束内流动产生旋流且贴近管壁的介质流速提高,对换热管壁起到一定的冲刷作用,介质中杂质没法沉淀,从而达到不易结垢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1]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塔体;2

风机系统;3

收水器;4

喷淋系统;5

螺旋换热管束;51

螺旋形换热管;52

U型端管;6

百叶窗;7

水箱;8

循环水泵;9

被冷却介质入口;10

被冷却介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7]实施例一:
[0018]如图1至图2共同所示,一种换热管不易结垢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1,塔体1的顶部安装有风机系统2,塔体1的顶部设有出风口,风机系统2位于塔体1的外部通风口处,用于将塔体1的空气向外抽出,塔体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收水器3、喷淋系统4、螺旋换热管束5、通风系统和水箱7,收水器3和喷淋系统4为本领域现有技术,喷淋系统可以设置多层,为了提高换热效率可以根据使用情况调整,本实施例一以设置了一层喷淋系统4为例,螺旋换热管束5的两端分别设有被冷却介质入口9和被冷却介质出口10,还包括安装在塔体1外部的循环水泵8,循环水泵8的进水端与水箱7相连通,循环水泵8的出水端与喷淋系统4相连通;循环水泵8将喷淋水送入位于螺旋换热管束5上方的喷淋系统4,喷淋系统4位于收水器3下方,依靠喷淋蒸发吸收换热管夹层内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由喷嘴将喷淋水向下均匀地喷洒在螺旋换热管束5表面,在螺旋换热管束5外部形成均匀的水膜,水膜不断蒸发汽化,吸收螺旋换热管束5内介质的热量,水膜的蒸发使得空气穿过螺旋换热管束5后湿度大大增加而接近饱和状态,风机系统2将饱和的湿空气抽出并使其穿过位于喷淋系统4上方
的收水器3,除去饱和的湿空气中夹带的水滴后从空气出口排入大气中。除了汽化的少量水外,大部分喷淋水向下回落到水箱7内,由循环水泵8加压后循环使用;被冷却介质通过被冷却介质入口9进入螺旋换热管束5,被冷却介质在螺旋换热管束内流动产生旋流且贴近管壁的介质流速提高,然后从被冷却介质出口10流出,旋流对换热管壁起到一定的冲刷作用,介质中杂质没法沉淀,从而达到不易结垢的目的。
[0019]如图1至图2共同所示,螺旋换热管束5包括若干个并排间隔设置的螺旋形换热管51,相邻的两个螺旋形换热管51之间通过U型端管52首尾相接排列成S型,螺旋形换热管51和U型端管52一体设置。螺旋形换热管51为截面圆形或者椭圆形的换热管缠绕呈螺旋状而成,螺旋形换热管51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是将若干个螺旋形换热管51通过U型端管52首尾相接的方式排列成S型,进而让管内的被冷却介质在螺旋形换热管51内流动时形成旋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不易结垢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顶部安装有风机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安装有收水器(3)、喷淋系统(4)、螺旋换热管束(5)、通风系统和水箱(7),所述螺旋换热管束(5)的两端分别设有被冷却介质入口(9)和被冷却介质出口(10),还包括安装在塔体(1)外部的循环水泵(8),所述循环水泵(8)的进水端与所述水箱(7)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8)的出水端与所述喷淋系统(4)相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管不易结垢的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换热管束(5)包括若干个并排间隔设置的螺旋形换热管(51),相邻的两个所述螺旋形换热管(51)之间通过U型端管(52)首尾相接排列成S型,所述螺旋形换热管(51)和所述U型端管(52)一体设置。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丰海潘洪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盛宝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