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水箱的闭式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8075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水箱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的底部设有开口,塔体安装在水井的上方,开口正对水井的井口,环绕塔体的内壁一周设有延伸至井口内部的导流板,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塔壁管口,导流板上与塔壁管口对应处开设有导流管口,塔体外部安装有水泵,水泵的抽水管依次贯穿塔壁管口和导流管口延伸入水井的底部水中,水泵的出水管连通塔体内的喷淋系统;水泵将井水送入位于换热管束上方的喷淋系统,向下均匀地喷洒在换热管束表面形成水膜,水膜蒸发汽化,吸收了换热管束内介质的热量,大部分喷淋水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回落到水井内,井水温度较低,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水耗降低,换热效果显著提高。著提高。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水箱的闭式冷却塔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无水箱的闭式冷却塔。

技术介绍

[0002]闭式冷却塔在化工、钢铁等众多行业被广泛应用,每年消耗的水量数亿万吨;在水资源紧缺且价格昂贵的条件下,如何提高换热效率是各冷却塔制造商及用户一直追求的目标;目前闭式冷却塔在塔体的底部设置有水箱,水泵从水箱中抽水用于喷淋系统,喷淋水持续循环使用,但是因喷淋水循环后水温较高,会导致换热效率较低,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喷淋水温度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往往会出现闭式冷却塔出水温度较高的情况,影响后序生产,降低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减小、操作便捷、换热效率提高的一种无水箱的闭式冷却塔。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水箱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塔体安装在水井的上方,所述开口正对水井的井口,环绕所述塔体的内壁一周设有延伸至井口内部的导流板,所述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塔壁管口,所述导流板上与所述塔壁管口对应处开设有导流管口,所述塔体外部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抽水管依次贯穿所述塔壁管口和所述导流管口延伸入水井的底部水中,所述水泵的出水管连通所述塔体内的喷淋系统。
[000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塔体的顶部安装有风机,所述塔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收水器、所述喷淋系统和换热管束,所述换热管束的两端分别设有被冷却介质出入口,所述塔体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百叶窗。
[000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塔体的侧壁底部设有支腿。
[000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水管上安装有过滤装置。
[000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无水箱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塔体的底部设有开口,塔体安装在水井的上方,开口正对水井的井口,环绕塔体的内壁一周设有延伸至井口内部的导流板,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塔壁管口,导流板上与塔壁管口对应处开设有导流管口,塔体外部安装有水泵,水泵的抽水管依次贯穿塔壁管口和导流管口延伸入水井的底部水中,水泵的出水管连通塔体内的喷淋系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水泵将喷淋水(井水)送入位于换热管束上方的喷淋系统,由喷嘴将喷淋水向下均匀地喷洒在换热管束表面,在换热管束外部形成均匀的水膜,水膜不断蒸发汽化,吸收了换热管束内介质的热量,水膜的蒸发使得空气穿过换热管束后湿度大大增加而接近饱和状态,风机将饱和的湿空气抽出并使其穿过位于喷淋系统上方的收水器,除去饱和的湿空气中夹带的水滴后从空气出口排入大气中。除了汽化的少量水外,大部分喷淋水在导流板的作用下回落到水井内,由于井水温度较低,以此作为喷淋水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水耗降低,换热效果显著提高,因从水井
中抽取水而取消水箱的设置,设备变的更加简单且操作便捷。
附图说明
[0009]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无水箱的闭式冷却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2]图中:1

塔体;2

水井;3

导流板;4

水泵;5

喷淋系统;6

风机;7

收水器;8

换热管束;9

百叶窗;10

支腿;11

抽水管;12

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14]如图1至图2共同所示,一种无水箱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1,塔体1的底部设有开口,塔体1安装在水井2的上方,开口正对水井2的井口,环绕塔体1的内壁一周设有延伸至井口内部的导流板3,塔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塔壁管口,导流板3上与塔壁管口对应处开设有导流管口,塔体1外部安装有水泵4,水泵4的抽水管11依次贯穿塔壁管口和导流管口延伸入水井2的底部水中,水泵4的出水管12连通塔体1内的喷淋系统5;本技术不设置水箱,塔体1直接放在水井2上方,水井2上方为了塔体1放置的更加稳定,可以对井口附近的地面做硬化处理,水泵4将喷淋水(井水)送入位于换热管束8上方的喷淋系统5,由喷嘴将喷淋水向下均匀地喷洒在换热管束8表面,在换热管束8外部形成均匀的水膜,水膜不断蒸发汽化,吸收了换热管束8内介质的热量,水膜的蒸发使得空气穿过换热管束8后湿度大大增加而接近饱和状态,风机6将饱和的湿空气抽出并使其穿过位于喷淋系统5上方的收水器7,除去饱和的湿空气中夹带的水滴后从空气出口排入大气中。除了汽化的少量水外,大部分喷淋水在导流板3的作用下回落到水井2内,导流板3的倾斜角度根据塔体的内径和水井2的井口直径来决定,导流板3的顶端设置在百叶窗9的下部,由于井水温度较低,井水体量大,喷淋水换热后落入水井2并不会对井水温度产生大的影响。以井水作为喷淋水大大提高了换热效率,水耗降低,换热效果显著提高,设备体积也因为没有水箱的存在大大减小,或者还可以在保证原塔体1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在原来水箱的位置安装更多的换热管束8,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换热管束8也不限制类型,既可以是横截面圆形或者椭圆形的蛇形管,也可以是螺旋蛇形管,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换热管束8。本技术从水井2中抽取水而取消水箱的设置,设备变的更加简单、操作便捷、减小体积且提高了换热效率。
[0015]如图1所示,塔体1的顶部安装有风机6,塔体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收水器7、喷淋系统5和换热管束8,换热管束8的两端分别设有被冷却介质出入口,塔体1的下部侧壁上开设有百叶窗9。风机6、收水器7、喷淋系统5和换热管束8均为现有技术,风机6位于设备顶部,强化管外传热,风机6可以设计单台或多台组合;收水器7位于风机6下方,启动水泵4,因
风机6顶部吸风,大的水滴会被收水器7收集下来,小的饱和蒸汽会通过风机6排向大气;喷淋系统5位于收水器7下方,依靠喷淋蒸发吸收换热管内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换热管束8是闭式塔的核心部件,换热管束8外部形成均匀的水膜,水膜不断蒸发汽化,吸收了换热管束8内介质的热量;百叶窗9负责空气的进入,空气从下往上流动,通过风机6出风口排出;水井2位于设备底部连接水泵4,水泵4从水井2中抽水(低温水)送至喷淋系统5,喷淋系统5上设有喷头,喷头喷到换热管束8上面,一小部分水蒸发,大部分水经过换热管束8后落回到水井2。
[0016]如图1所示,塔体1的侧壁底部设有支腿10。支腿10环绕塔体1的侧壁一周,井口周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水箱的闭式冷却塔,包括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1)的底部设有开口,所述塔体(1)安装在水井(2)的上方,所述开口正对水井(2)的井口,环绕所述塔体(1)的内壁一周设有延伸至井口内部的导流板(3),所述塔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塔壁管口,所述导流板(3)上与所述塔壁管口对应处开设有导流管口,所述塔体(1)外部安装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抽水管(11)依次贯穿所述塔壁管口和所述导流管口延伸入水井(2)的底部水中,所述水泵(4)的出水管(12)连通所述塔体(1)内的喷淋系统(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丰海潘洪旭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盛宝传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