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基础沉降的地基加固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914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地基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基础沉降的地基加固管桩。其技术方案包括顶板、管桩本体、连接架和对接套,所述管桩本体的两侧均等距开设有通槽,所述管桩本体的内部两侧均固定有内置板,所述管桩本体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套位于管桩本体的内侧顶端,且对接套两端分别与两个对接孔相对应,所述连接架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架的一端分别从对接孔插入后与对接套相连接,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中间处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下端插接在管桩本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顶板的上端面两侧均开设有隐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便于装配的防沉降结构,有效防止管桩沉降和管桩内填充物与土壤接触,提高加固效果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基础沉降的地基加固管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地基加固
,具体为一种减少基础沉降的地基加固管桩。

技术介绍

[0002]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在建筑过程中,地基需要进行加固处理,其中管桩是一种常用的加固结构,管桩即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在进行地基的加固时,通过冲击荷载开将多根管桩依次压入到地层内,然后填入碎石、混凝土,并压实形成混凝土柱,来完成加固工作。
[0003]管桩填埋在土层下,因地基土层内土壤湿度和密度等影响,管桩在土层下长期留存易导致其沉降,长期沉降造成加固效果减弱,影响实际的使用效果,现有装置无法有效预防沉降;且在使用过程中,管桩内需要进行填充,但现有管桩为一体式柱体结构,管桩内部填充物无法有效与外侧土壤接触,造成内外隔绝影响加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基础沉降的地基加固管桩,具备便于装配的防沉降结构,有效防止管桩沉降和管桩内填充物与土壤接触,提高加固效果的优点,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基础沉降的地基加固管桩,包括顶板、管桩本体、连接架和对接套,所述管桩本体的两侧均等距开设有通槽,所述管桩本体的内部两侧均固定有内置板,所述管桩本体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对接孔,所述对接套位于管桩本体的内侧顶端,且对接套两端分别与两个对接孔相对应,所述连接架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架的一端分别从对接孔插入后与对接套相连接,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中间处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下端插接在管桩本体的上端开口处,所述顶板的上端面两侧均开设有隐形槽,所述连接架的上端插接在隐形槽内,且连接架插入隐形槽内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固定。
[0006]使用本技术方案中一种减少基础沉降的地基加固管桩时,装配时,将管桩本体通过悬吊机构吊入预埋坑内,使管桩本体顶端外置于装配位内,将两个连接架从管桩本体两侧的对接孔开口处插入,将对接套从管桩本体的顶部开口置入,使连接架插入端插接在对接套内,插入完毕后调整连接架上端的角度,将填充物填充至管桩本体的内外侧后进行压紧,此时管桩本体内侧填充物通过通槽实现内外流通,使管桩本体内外侧的填充物充分接触,实现管桩本体与填充物的一体化,提高加固效果,通过内置板对管桩本体进行架构加固,填充压紧完毕后将顶板下端的卡块插入管桩本体上端开口内,此时连接架的上端从顶板下侧开口插入隐形槽内,将固定螺母螺纹安装在隐形槽内的连接架上,实现连接架与顶板的固定连接,在填充压紧填充物将顶板覆盖即可。
[0007]优选的,所述内置板与通槽错位分布,且内置板与通槽均位于对接孔的下侧。通过内置板与通槽错位分布,避免填充物在通槽内流通时产生阻碍。
[0008]优选的,所述对接套的内部中间处固定有定位环,且连接架的插入端与对接套和对接孔相适配。通过定位环在连接架插入对接套过程中进行位置限定。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呈L形设计,且连接架与长度与高度适配顶板、对接套和对接孔的位置。通过连接架的适配性,使其在安装过程中契合配顶板、对接套和对接孔。
[0010]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下端面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连通隐形槽,所述隐形槽的直径大于连接孔,所述连接架上端穿过连接孔后插入隐形槽内。通过连接孔使连接架插入隐形槽后受到固定螺母定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装配时,将管桩本体通过悬吊机构吊入预埋坑内,使管桩本体顶端外置于装配位内,将两个连接架从管桩本体两侧的对接孔开口处插入,将对接套从管桩本体的顶部开口置入,使连接架插入端插接在对接套内,插入完毕后调整连接架上端的角度,将填充物填充至管桩本体的内外侧后进行压紧,此时管桩本体内侧填充物通过通槽实现内外流通,使管桩本体内外侧的填充物充分接触,实现管桩本体与填充物的一体化,提高加固效果,通过内置板对管桩本体进行架构加固,填充压紧完毕后将顶板下端的卡块插入管桩本体上端开口内,此时连接架的上端从顶板下侧开口插入隐形槽内,将固定螺母螺纹安装在隐形槽内的连接架上,实现连接架与顶板的固定连接,在填充压紧填充物将顶板覆盖即可,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便捷装配的顶板与连接架对管桩本体进行定位,避免其沉降,同时通槽的设计,使管桩本体内外侧填充物流通,使其与管桩本体形成整体,提高加固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图1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管桩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对接套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顶板;2、管桩本体;3、通槽;4、内置板;5、固定螺母;6、连接架;7、对接套;8、对接孔;9、卡块;10、隐形槽;11、定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一
[0019]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减少基础沉降的地基加固管桩,包括管桩本体2、连接架6和对接套7,管桩本体2的两侧均等距开设有通槽3,内置板4与通槽3错位分布,且内置板4与通槽3均位于对接孔8的下侧,通过内置板4与通槽3错位分布,避免填充物在通槽3内流通时产生阻碍,管桩本体2的内部两侧均固定有内置板4,管桩本体
2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对接孔8,对接套7位于管桩本体2的内侧顶端,且对接套7两端分别与两个对接孔8相对应,连接架6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架6的一端分别从对接孔8插入后与对接套7相连接,对接套7的内部中间处固定有定位环11,且连接架6的插入端与对接套7和对接孔8相适配,通过定位环11在连接架6插入对接套7过程中进行位置限定。
[0020]实施例二
[00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实施例:一种减少基础沉降的地基加固管桩,包括顶板1和连接架6,顶板1的下端面中间处固定有卡块9,卡块9的下端插接在管桩本体2的上端开口处,顶板1的上端面两侧均开设有隐形槽10,连接架6的上端插接在隐形槽10内,且连接架6插入隐形槽10内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5固定,连接架6呈L形设计,且连接架6与长度与高度适配顶板1、对接套7和对接孔8的位置,通过连接架6的适配性,使其在安装过程中契合配顶板1、对接套7和对接孔8,顶板1的下端面两侧均开设有连接孔,且连接孔连通隐形槽10,隐形槽10的直径大于连接孔,连接架6上端穿过连接孔后插入隐形槽10内,通过连接孔使连接架6插入隐形槽10后受到固定螺母5定位。
[0022]本技术工作中,装配时,将管桩本体2通过悬吊机构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基础沉降的地基加固管桩,包括顶板(1)、管桩本体(2)、连接架(6)和对接套(7),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本体(2)的两侧均等距开设有通槽(3),所述管桩本体(2)的内部两侧均固定有内置板(4),所述管桩本体(2)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对接孔(8),所述对接套(7)位于管桩本体(2)的内侧顶端,且对接套(7)两端分别与两个对接孔(8)相对应,所述连接架(6)共设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架(6)的一端分别从对接孔(8)插入后与对接套(7)相连接,所述顶板(1)的下端面中间处固定有卡块(9),所述卡块(9)的下端插接在管桩本体(2)的上端开口处,所述顶板(1)的上端面两侧均开设有隐形槽(10),所述连接架(6)的上端插接在隐形槽(10)内,且连接架(6)插入隐形槽(10)内的一端通过固定螺母(5)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克宁王文勋夏伟清高远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钢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