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气装置、压缩机系统、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761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8
本公开涉及一种储气装置、压缩机系统、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其中,储气装置包括:壳体,其上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第一开口位于壳体的靠近底面的区域,用于通入第一温度的气液混合态的第一冷媒;第二开口位于壳体的底部区域,用于供从第一冷媒分离出的液态冷媒流出;第三开口位于壳体的顶部区域,用于供从第一冷媒分离出的气态冷媒流出;和换热器,位于壳体内且安装于壳体的侧壁,换热器具有第一流道和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四开口和第五开口,第四开口用于向第一流道通入第二温度的第二冷媒,以与流经换热器的第一冷媒热交换,第五开口用于供换热后的第二冷媒流出,第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二温度高于第一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气装置、压缩机系统、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公开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储气装置、压缩机系统、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气悬浮压缩机里气悬浮轴承最好的状态是全部采用气态冷媒进行供气悬浮,理论情况下如果气悬浮轴承全部由气态冷媒悬浮,各处的悬浮压力能很好地保持一致,轴承运行稳定且精度高,不会有轴振现象产生。
[0003]在专利技术人知晓的现有技术中,供气装置往往不能有效的分离气液态冷媒,悬浮轴承的供气中夹杂有较多的冷媒小液珠,因为供气不纯,当冷媒小液珠进入轴承腔因为轴承腔温度较高,达到冷媒的相变点,冷媒小液珠就会气化成气态冷媒,一个一个小液珠的气化如同放鞭炮效果一样,会引起局部气压爆振,多个局部气压爆振会引起轴承腔内气压不稳定,进而导致轴承振颤运转不稳定精度低,这样不仅导致轴承自身寿命缩短,而且可能会因为轴的不稳定运转,导致轴与梳齿等零件干涉磨损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气装置、压缩机系统、制冷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降低从气液混合态冷媒中分离出的气态冷媒的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其上设有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和第三开口(13),所述第一开口(11)位于所述壳体(1)的靠近底面的区域,用于通入第一温度的气液混合态的第一冷媒;所述第二开口(12)位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区域,用于供从所述第一冷媒分离出的液态冷媒流出;所述第三开口(13)位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区域,用于供从所述第一冷媒分离出的气态冷媒流出;和换热器(2),位于所述壳体(1)内且安装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所述换热器(2)具有第一流道(21)和与所述第一流道(21)连通的第四开口(24)和第五开口(25),所述第四开口(24)用于向所述第一流道(21)通入第二温度的第二冷媒,以与流经所述换热器(2)的所述第一冷媒热交换,所述第五开口(25)用于供换热后的所述第二冷媒流出,所述第二温度高于所述第一温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设在所述壳体(1)靠近顶部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11)位于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且与所述壳体(1)的底面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开口(12)设在所述壳体(1)的底面上,所述第三开口(13)位于所述壳体(1)的顶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液挡板(3),位于所述壳体(1)内,且在所述储气装置的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换热器(2)与所述第一开口(11)之间,被配置为分离所述第一冷媒中的液态冷媒。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挡板(3)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分液挡板(3)在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且相邻两个分液挡板(3)在水平面内交错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储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为板式结构,且设有在所述储气装置的高度方向上贯通所述换热器(2)的第二流道(22),所述第二流道(22)供从所述第一冷媒分离出的气态冷媒通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储气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超周宇周堂黄翔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