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652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包括电路板、第一线夹和第二线夹,第一线夹连接于电路板,且与电路板接地连接;第一线夹设有第一过孔,第一过孔用于供线缆穿设,过孔的内侧壁与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并且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第一线夹与电路板进行接地连接,此时,线缆的屏蔽层接触过孔的内侧壁,并通过第一线夹电连接电路板,以便于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第一线夹实现与电路板的接地连接,并且不需要将线缆的屏蔽层进行拧出处理,仅仅需要线缆的屏蔽层与过孔的内侧壁相接触,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接触面的面积,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的接地便利性和接地效果,避免线缆的屏蔽层在拧出处理时的受损。在拧出处理时的受损。在拧出处理时的受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0001]本申请属于线夹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线缆的用途逐步广泛了,线缆也可以用于通讯领域,并作为通讯线,线缆需要进行拨线,再接入线夹组件。
[0003]在现有技术中,通讯线具有屏蔽层,该屏蔽层需要进行接地处理,常见的,使用者将屏蔽层拧出来,并对经过拧出处理的屏蔽层单独进行接地连接,且与线夹组件相间隔,此时,经过拧出处理的屏蔽层脱离线夹组件,并进行单独接地,可是,经过拧出处理的屏蔽层的接触面较小,导致现有的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以解决现有的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所述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包括:
[0006]电路板;
[0007]第一线夹,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所述第一线夹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用于供线缆穿设,所述过孔的内侧壁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使得所述线缆的屏蔽层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
[0008]第二线夹,容纳于所述第一线夹,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线夹;所述第二线夹在朝向所述过孔上升时接触所述线缆,以结合所述第一线夹夹紧所述线缆。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夹由导电金属弯折而成,所述过孔的内侧壁为导电金属面,并在所述第一线夹和所述第二线夹夹紧所述线缆时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
[0010]可选的,所述电路板设有通孔和焊盘,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设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焊盘电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线夹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向外凸伸,所述插接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的长度;
[0012]在所述插接端插接于所述通孔时,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抵接所述电路板的表面。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夹呈拱形,并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过孔,多个所述第一过孔间隔布置,并分别供对应的所述线缆穿设。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线夹设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过孔的一侧,所述连接端设有第二过孔;
[0015]所述第二线夹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相对于所述第二过孔布置;
[0016]所述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穿设所述第二过孔,并螺接于
所述螺纹孔,且在旋转过程中带动所述第二线夹升降。
[0017]可选的,所述螺杆的端部抵接所述连接端的表面,所述螺杆的螺纹部螺接于所述螺纹孔。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线夹呈平板状,并相对于所述第一过孔布置;所述第二线夹的表面与所述第一过孔之间形成夹紧区域。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线夹为金属平板。
[0020]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第一线夹连接于电路板,且与电路板接地连接;第一线夹设有第一过孔,第一过孔用于供线缆穿设,过孔的内侧壁与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并且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第一线夹与电路板进行接地连接,此时,线缆的屏蔽层接触过孔的内侧壁,并通过第一线夹电连接电路板,以便于线缆的屏蔽层通过第一线夹实现与电路板的接地连接,并且不需要将线缆的屏蔽层进行拧出处理,仅仅需要线缆的屏蔽层与过孔的内侧壁相接触,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接触面的面积,提高了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便利性和接地效果,避免线缆的屏蔽层在拧出处理时的受损,另外,第二线夹容纳于第一线夹,并可升降地安装于第一线夹;第二线夹在朝向过孔上升时接触线缆,以结合第一线夹夹紧线缆。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申请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A处的内部结构图。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以解决现有的线缆的屏蔽层的接地效果较差的问题。
[0029]参考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包括电路板10、第一线夹20和第二线夹30,其中,第一线夹20和第二线夹30设置于电路板10的一侧,并用于夹设线缆。
[0030]电路板10作为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的支撑部件,并支撑第一线夹20和第二线夹30,此时,第一线夹20连接于电路板10,第二线夹30连接于第一线夹20。
[0031]电路板10设有焊盘11,焊盘11设置于电路板10的表面,其中,焊盘11和第一线夹20对应布置。
[0032]电路板10设有通孔12,通孔12设置于焊盘11的区域内,此时,
[0033]第一线夹20设置于电路板10的一侧,并连接于电路板10,其中,第一线夹20相对于焊盘11布置,第一线夹20的端部设有插接端21,插接端21可拆卸地插接于通孔12,并与通焊盘1电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线夹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
[0034]此时,插接端21由第一线夹20的端部向外凸伸,插接端21的长度小于第一线夹20的端部的长度;在插接端21插接于通孔12时,插接端21焊接于电路板10的焊盘11,并与焊盘11电连接以便于第一线夹20的插接端21和电路板10的焊盘11进行接地连接。
[0035]其中,第一线夹20由导电金属弯折而成,第一线夹20的插接端21和电路板10的焊盘11之间电连接,以便于第一线夹20和电路板10的焊盘11电连接。
[0036]另外,第一线夹20设有第一过孔22,第一过孔22用于供线缆穿设,第一过孔22的内侧壁与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使得线缆的屏蔽层与电路板10的焊盘11电连接。
[0037]其中,过孔的内侧壁为导电金属面221,并在第一线夹20和第二线夹30夹紧线缆时与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故线缆的屏蔽层处于外露状态时与过孔的内侧壁在夹紧过程中直接接触,从而实现线缆的屏蔽层和第一线夹20的电连接,并且第一线夹20和电路板10的焊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包括:电路板;第一线夹,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并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且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所述第一线夹设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用于供线缆穿设,所述过孔的内侧壁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使得所述线缆的屏蔽层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第二线夹,容纳于所述第一线夹,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线夹;所述第二线夹在朝向所述过孔上升时接触所述线缆,以结合所述第一线夹夹紧所述线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夹由导电金属弯折而成,所述过孔的内侧壁为导电金属面,并在所述第一线夹和所述第二线夹夹紧所述线缆时与所述线缆的屏蔽层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设有通孔和焊盘,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设有插接端,所述插接端可拆卸地插接于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焊盘电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线夹与所述电路板接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接屏蔽层的线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端由所述第一线夹的端部向外凸伸,所述插接端的长度小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昌黄迎洁于学禹李华军温宜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吉森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