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郝永平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61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打开外壳便于放置茶叶,方便烘干茶叶的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一种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中部两侧均连接有滤网;风扇,所述外壳内中部两侧均安装有所述风扇,所述滤网位于所述风扇外侧;加热管,所述外壳内中部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加热管,所述加热管位于所述风扇内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抽气泵,通过管道将烘干茶叶产生的水蒸气抽出至烟水分离塔内,将水分和空气分离开来并分别排出,达到辅助快速排出水蒸气的效果,保证茶叶能被完全烘干。能被完全烘干。能被完全烘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叶源于中国,是中国历史悠久并扬名国际的著名饮品,古时茶叶为宫廷高级饮料,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茶叶已经成为民间广受欢迎的日常饮品之一,在正式销售茶叶前,需要将湿润的茶叶烘干才能最后投入市场。
[0003]现有的茶叶烘干技术,多数是手动打开装置,将茶叶铺在放置板上,再手动关上装置,向茶叶吹送热风,将其烘干后,再打开装置,将放置板上的茶叶全部扫落收集,然而如此操作,首先手动去打开关闭装置,操作流程复杂费力,同时在烘干茶叶时,水蒸气可能因无法立即排出,导致茶叶未被完全烘干,其次反复手动上料,效率低下,最后茶叶烘干完毕后,还需要手动将茶叶扫落出来,麻烦费力。
[0004]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自动打开外壳便于放置茶叶,方便烘干茶叶的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打开外壳便于放置茶叶,方便烘干茶叶的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有:外壳(1),所述外壳(1)中部两侧均连接有滤网(2);风扇(3),所述外壳(1)内中部两侧均安装有所述风扇(3),所述滤网(2)位于所述风扇(3)外侧;加热管(4),所述外壳(1)内中部两侧均安装有所述加热管(4),所述加热管(4)位于所述风扇(3)内侧;放置板(5),所述外壳(1)内下部转动式连接有用于放置茶叶的所述放置板(5);挡住组件(6),所述外壳(1)下部一侧设有所述挡住组件(6);拉动组件(7),所述外壳(1)内上部一侧与所述挡住组件(6)之间设有所述拉动组件(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挡住组件(6)包括有:第一挡板(61),所述外壳(1)上部一侧转动式连接有所述第一挡板(61);第一导杆(62),所述第一挡板(61)中部一侧对称连接有所述第一导杆(62);卡块(63),所述第一导杆(62)下侧之间滑动式连接有所述卡块(63),所述卡块(63)卡在所述外壳(1)内;第一弹簧(64),所述卡块(63)与所述外壳(1)之间对称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64),所述第一弹簧(64)绕在所述第一导杆(62)上。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是,拉动组件(7)包括有:第二导杆(71),所述外壳(1)内上部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二导杆(71);第一连杆(72),所述第二导杆(71)上滑动式连接有所述第一连杆(72);滚轮(73),所述外壳(1)内上部一侧上下对称转动式连接有所述滚轮(73);拉绳(74),所述第一连杆(72)与所述第一挡板(61)之间连接有所述拉绳(74),所述拉绳(74)绕过所述滚轮(73);第二弹簧(75),所述第一连杆(72)与所述第二导杆(71)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75),所述第二弹簧(75)绕在所述第二导杆(71)上。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型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蒸汽吸收组件(8),蒸汽吸收组件(8)包括有:烟水分离塔(83),所述外壳(1)上部一侧对称连接有用于分离水蒸气的所述烟水分离塔(83),所述烟水分离塔(83)上部之间相连接;抽气泵(82),所述外壳(1)上部一侧中间安装有所述抽气泵(82),所述抽气泵(82)上部与所述烟水分离塔(83)相连接;管道(81),所述抽气泵(82)下部一侧与所述外壳(1)中部一侧之间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永平李浪
申请(专利权)人:郝永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