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219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1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所述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用于对应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降压单元,其与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用于使降压单元的输出端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第一升压单元,其输入端与降压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其输出端用于与指示灯电连接,所述第一升压单元用于将降压单元的输出端的电压升压,以用于驱动指示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例如电子烟,一般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一般使用LED灯,LED灯一般包括白色LED灯、绿色LED灯、蓝色LED灯,这些LED灯的正向导通电压范围一般大于或等于2.5V,一般为2.5V

3.6V,例如3V。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出现了用低压电源替代普通电源,这样做可以提升电子装置的抽吸口数,而且可以降低电子雾化装置的成本。然而,低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一般为1.5V

3.6V(标称电压一般为2.8V),相对普通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2.5V

4.2V(标称电压一般为3.7V),低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比较低,导致指示灯不能稳定的发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可稳定的驱动指示灯发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所述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用于对应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降压单元,其与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用于使降压单元的输出端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第一升压单元,其输入端与降压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其输出端用于与指示灯电连接,所述第一升压单元用于将降压单元的输出端的电压升压,以用于驱动指示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单元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升压单元电连接,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用于使输出端的电压小于或等于预设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一取样电阻、第二取样电阻、调整管,其中,所述调整管的第一端为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入端,所述调整管的第二端为所述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的输出端,所述调整管的控制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向端接入第二参考电压,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反向端与所述第二取样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取样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调整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取样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取样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取样电阻的第二端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管包括三极管或者MOS管;或者,所述预设电压的范围为1.5V

3V。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包括灯亮控制单元,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灯亮控制单元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使能端电连接以控制运算放大器是否工作,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指示灯点亮时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运算放大器工作,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指示灯熄灭时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运算放大器停止工作。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单元包括Buck电路;和/或,所述第一升压单元包括boost升压电路。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电路包括开关控制单元,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升压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单元,其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其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还间接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中,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截止以给所述第一电容充电,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截止以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势被抬升,用于驱动所述指示灯。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其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
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中,在需要升压时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导通,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截止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截止。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且,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PMOS管,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反相器、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其中,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漏极分别与第一PMOS管的漏极、第二P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NMOS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第二NMOS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还与第二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还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是否导通;或者,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还包括逻辑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NMOS管,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二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或者,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还包括逻辑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朋亮贺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稳先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