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例如电子烟,一般包括指示灯,指示灯一般使用LED灯,LED灯一般包括白色LED灯、蓝色LED灯等,这些LED灯的正向导通电压范围一般大于或等于2.5V,一般为2.5V
‑
3.6V,例如3V。现有的电子雾化装置,出现了用低压电源替代普通电源,这样做可以提升电子装置的抽吸口数,而且可以降低电子雾化装置的成本。然而,低压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一般为1.5V
‑
3.6V(标称电压一般为2.8V),相对普通电源的输出电压范围2.5V
‑
4.2V(标称电压一般为3.7V),低压电源的输出电压比较低,导致指示灯不能稳定的发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指示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可稳定的驱动指示灯发光。r/>[0004]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驱动指示灯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和开关控制单元,所述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用于对应与电源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源接地端电连接;第一开关单元,其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指示灯、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开关单元,其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与所述电源供电端电连接,其第二端用于与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还间接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中,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截止以给所述第一电容充电,所述开关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导通且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截止以使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的电势被抬升,用于驱动所述指示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其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中,在需要升压时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导通,当所述第一开关单元截止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截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PMOS管,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反相器、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第一PMOS管和第二PMOS管,其中,所述反相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反相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N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其漏极分别与第一PMOS管的漏极、第二PMOS管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NMOS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一PMOS管的源极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NMOS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第二NMOS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还与第二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第二PMOS管的源极与第一开关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还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单元是否导通;或者,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还包括逻辑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NMOS管,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二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或者,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还包括逻辑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NMOS管,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二升压电路,所述第二升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升压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还包括逻辑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PMOS管,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三NMOS管和第三PMOS管,其中,所述第三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控制端、所述第三
PMOS管的控制端均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与第三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三PMOS管的源极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三NMOS管的漏极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单元是否导通。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开关控制单元电连接,其第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三驱动单元、逻辑控制单元,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逻辑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NMOS管,所述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第四NMOS管和第四PMOS管,其中,所述第四NMOS管的源极与电源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控制端、所述第四PMOS管的控制端均与逻辑控制单元电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与第四PMOS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与电源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四NMOS管的漏极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单元是否导通。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逻辑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逻辑门和第二逻辑门,其中,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接入时钟信号,其第三输入端与第三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二逻辑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二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其第二输入端接入所述时钟信号,其输出端与所述第三驱动单元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灯亮控制单元,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灯亮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逻辑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以使所述指示灯在不需要点亮的时候不被点亮;或者,所述第一逻辑门包括或非门,所述第二逻辑门包括与非门;或者,所述系统控制电路还包括灯亮控制单元和时钟信号产生单元,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指示灯是否发光,所述时钟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产生时钟信号,所述时钟信号产生单元的使能端与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电连接,当所述灯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指示灯点亮时所述灯亮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时钟信号产生单元工作以产生时钟信号,当所述灯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朋亮,贺玉婷,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稳先半导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