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元件及包括该发光元件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7134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9
公开一种发光元件及包括该发光元件的电子装置,在所述发光元件中包括: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第一电子传输性主体以及第一磷光掺杂剂,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第二电子传输性主体以及第二磷光掺杂剂,其中,第一电子传输性主体的电子迁移率比第二电子传输性主体的电子迁移率快,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的空穴迁移率比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的空穴迁移率快,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和/或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包括重氢。或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包括重氢。或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包括重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元件及包括该发光元件的电子装置


[0001]涉及一种发光元件及包括该发光元件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相比于现有元件,发光元件(light emitting device)作为自发光型元件不仅视角宽、对比度优异,而且响应时间快,且亮度、驱动电压以及响应速度特性优异。
[0003]所述发光元件可以具有在基板上部布置有第一电极,且在所述第一电极上部依次地形成有空穴传输区域(hole transport region)、发光层、电子传输区域(electron transport region)以及第二电极的结构。从所述第一电极注入的空穴经由空穴传输区域而朝向发光层移动,从第二电极注入的电子经由电子传输区域而朝向发光层移动。诸如所述空穴及电子之类的载流子在发光层区域中再结合而产生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提供一种相比现有技术在效率以及寿命方面得到改善的元件等。
[0005]根据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元件,包括:
[0006]第一电极;
[0007]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对向;以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对向;以及中间层,布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其中,所述中间层包括第一发光层以及第二发光层;所述第一发光层包括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第一电子传输性主体以及第一磷光掺杂剂,所述第二发光层包括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第二电子传输性主体以及第二磷光掺杂剂,所述第一电子传输性主体的电子迁移率比所述第二电子传输性主体的电子迁移率快,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的空穴迁移率比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的空穴迁移率快,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和/或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包括重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和/或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还包含氢,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和/或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各自中,氢与重氢的比为1:9至9: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发光层与所述第二发光层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和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彼此不同,所述第一电子传输性主体和所述第二电子传输性主体彼此不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电子传输性主体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量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子传输性主体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量的绝对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电子传输性主体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量和所述第二电子传输性主体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量满足以下式(1):0.01eV≤|E
(LUMO_ETH2)

E
(LUMO_ETH1)
|≤0.50eV
ꢀꢀꢀꢀꢀꢀꢀꢀꢀꢀ
(1),其中,E
(LUMO_ETH1)
表示所述第一电子传输性主体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量,E
(LUMO_ETH2)
表示所述第二电子传输性主体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能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的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的绝对值。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以及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满足以下式(2):0.01eV≤|E
(HOMO_HTH2)

E
(HOMO_HTH1)
|≤0.50eV
ꢀꢀꢀꢀꢀꢀꢀꢀꢀꢀꢀ
(2),E
(HOMO_HTH1)
表示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E
(HOMO_HTH2)
表示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能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空穴传输性主体以及所述第二空穴传输性主体由下述化学式311

1至下述化学式311

6中的任意一个表示,所述第一电子传输性主体以及所述第二电子传输性主体由下述化学式312

1至下述化学式312

4以及下述化学式313中的任意一个表示:<化学式311

1><化学式311

2><化学式311

3><化学式311

4>
<化学式311

5><化学式311

6><化学式312

1><化学式312

2><化学式312

3><化学式312

4>
<化学式313><化学式313A>在所述化学式311

1至所述化学式311

6、所述化学式312

1至所述化学式312

4、所述化学式313以及所述化学式313A中,Ar
301
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3‑
C
60
碳环基团或者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60
杂环基团,A
301
至A
304
彼此独立地为C3‑
C
60
碳环基团或者C1‑
C
60
杂环基团,X
301
为O、S、N

[(L
304
)
xb4

R
304
]、C[(L
304
)
xb4

R
304
][(L
305
)
xb5

R
305
]或者Si[(L
304
)
xb4

R
304
][(L
305
)
xb5

R
305
],X
302
、Y
301
以及Y
302
彼此独立地为单键、O、S、N

[(L
305
)
xb5

R
305
]、C[(L
304
)
xb4

R
304
][(L
305
)
xb5

R
305
]、Si[(L
304
)
xb4

R
304
][(L
305
)
xb5

R
305
]或者S(=O)2,xb1至xb5为0、1、2、3、4或者5,xb6为1、2、3、4或者5,X
321
至X
328
彼此独立地为N或者C[(L
324
)
xb24

R
324
],Y
321
为*

O

*'、*

S

*'、*

N[(L
325
)
xb25

R
325
]

*'、*

C[(L
325
)
xb25

R
325
][(L
326
)
xb26

R
326
]

*'、*

C[(L
325
)
xb25

R
325
]=C[(L
326
)
xb26

R
326
]

*'、*

C[(L
325
)
xb25

R
325
]=N

*'或者*

N=C[(L
326
)
xb26

R
326
]

*',k21为0、1或者2,在k21为0的情况下,Y
321
不存在,xb21至xb26彼此独立地为0、1、2、3、4或者5,A
31
、A
32
以及A
34
彼此独立地为C3‑
C
60
碳环基团或者C1‑
C
30
杂环基团,A
33
为由所述化学式313A表示的基团,X
31
为N[(L
335
)
xb35

(R
335
)]、O、S、Se、C[(L
335
)
xb35

(R
335
)][(L
336
)
xb36

(R
336
)]或者Si[(L
335
)
xb35

(R
335
)][(L
336
)
xb36

(R
336
)],xb31至xb36彼此独立地为0、1、2、3、4或者5,
xb42至xb44彼此独立地为0、1、2、3、4、5、6、7、8、9或者10,L
301
至L
306
、L
321
至L
326
以及L
331
至L
336
彼此独立地为单键、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20
亚烷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2‑
C
20
亚烯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2‑
C
20
亚炔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3‑
C
10
的亚环烷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10
亚杂环烷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3‑
C
10
亚环烯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10
亚杂环烯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
C
60
亚芳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60
亚杂芳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非芳香族稠合多环基团或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二价非芳香族稠合杂多环基团,R
301
至R
305
、R
311
至R
314
、R
321
至R
326
以及R
331
至R
336
彼此独立地为氢、重氢、

F、

Cl、

Br、

I、羟基、氰基、硝基、脒基、肼基、亚肼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60
烷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2‑
C
60
烯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2‑
C
60
炔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60
烷氧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3‑
C
10
环烷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10
杂环烷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3‑
C
10
环烯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10
杂环烯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
C
60
芳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
C
60
芳氧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6‑
C
60
芳硫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60
杂芳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60
杂芳氧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60
杂芳硫基、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一价非芳族稠合多环基团、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一价非芳族稠合杂多环基团、

Si(Q1)(Q2)(Q3)、

B(Q1)(Q2)、

N(Q1)(Q2)、

P(Q1)(Q2)、

C(=O)(Q1)、

S(=O)(Q1)、

S(=O)2(Q1)、

P(=O)(Q1)(Q2)或者

P(=S)(Q1)(Q2),选择性地,R
303
、R
304
、R
311
、R
321
至R
324
中相邻的两个以上的取代基能够选择性地彼此结合,从而形成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3‑
C
60
碳环基团或者被至少一个R
10a
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60
杂环基团,所述R
10a
为,重氢、

F、

Cl、

Br、

I、羟基、氰基或者硝基;被重氢、

F、

Cl、

Br、

I、羟基、氰基、硝基、C3‑
C
60
碳环基团、C1‑
C
60
杂环基团、C6‑
C
60
芳氧基、C6‑
C
60
芳硫基、C7‑
C
60
芳烷基、C2‑
C
60
杂芳烷基、

Si(Q
11
)(Q
12
)(Q
13
)、

N(Q
11
)(Q
12
)、

B(Q
11
)(Q
12
)、

C(=O)(Q
11
)、

S(=O)2(Q
11
)、

P(=O)(Q
11
)(Q
12
)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
C
60
烷基、C2‑
C
60
烯基、C2‑
C
60
炔基或C1‑
C
60
烷氧基;被重氢、

F、

Cl、

Br、

I、羟基、氰基、硝基、C1‑
C
60
烷基、C2‑
C
60
烯基、C2‑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南洙李松恩朴兴洙朴喜州李炫植韩沅锡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