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电极透气性测试治具及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670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膜电极透气性测试治具及测试系统,其中一种膜电极透气性测试治具,包括:第一压板,设置有第一通气口;第二压板,设置有第二通气口,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能够围成气腔,所述第一通气口与所述第二通气口均与所述气腔连通,所述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能够夹持外部膜电极并且外部膜电极能够分隔所述气腔;透气支撑板,所述第一压板与所述第二压板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所述透气支撑板,所述透气支撑板能够与外部膜电极相接触。透气支撑板与膜电极接触,以向膜电极提供支撑力,能够防止膜电极因气压差产生较大形变,进而减少膜电极破损几率,有利于提高气密性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性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性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电极透气性测试治具及测试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膜电极组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膜电极透气性测试治具及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膜电极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膜电极的性能是燃料电池的性能基础。燃料电池工作时,分别在膜电极两侧通入燃料与氧化剂,一般为氢气与空气(或氧气),膜电极需要隔绝燃料与氧化剂,以避免燃料与氧化剂互窜,防止燃料电池性能下降、寿命衰减,因此透气性是膜电极一个非常关键的指标。
[0003]为了对膜电极的透气性进行测试,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上压板与下压板将膜电极夹持,上压板与膜电极之间形成第一容腔,下压板与膜电极之间形成第二容腔,向第一容腔中充入气体,然后检测第二容腔中的气体流量,以此实现检测膜电极透气性的目的。
[0004]然而,通过上压板与下压板夹持膜电极的结构,向第一容腔中充入气体时,第一容腔与第二容腔的气压不平衡,使得膜电极会受力产生较大形变,导致测试过程中出现破损的情况,进而影响测试气密性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电极透气性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板(100),设置有第一通气口(110);第二压板(200),设置有第二通气口(210),所述第一压板(100)与所述第二压板(200)能够围成气腔,所述第一通气口(110)与所述第二通气口(210)均与所述气腔连通,所述第一压板(100)与第二压板(200)能够夹持外部膜电极(900)并且外部膜电极(900)能够分隔所述气腔;透气支撑板(300),所述第一压板(100)与所述第二压板(200)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所述透气支撑板(300),所述透气支撑板(300)能够与外部膜电极(900)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极透气性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100)以及所述第二压板(200)均设置有所述透气支撑板(300),分别为第一透气支撑板(310)以及第二透气支撑板(320),所述第一压板(100)与所述第一透气支撑板(310)之间设置有第一气体扩散层(400),所述第二压板(200)与所述第二透气支撑板(320)之间设置有第二气体扩散层(5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膜电极透气性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气支撑板(310)与所述第一压板(100)可拆卸地连接以夹持所述第一气体扩散层(400);和/或,所述第二透气支撑板(320)与所述第二压板(200)可拆卸地连接以夹持所述第二气体扩散层(5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电极透气性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板(100)与所述第二压板(200)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密封圈(600),所述密封圈(600)能够与外部膜电极(900)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膜电极透气性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诉第一压板(100)与所述第二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堂申雪利葛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喜玛拉雅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