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塑料光学板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697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菌型塑料光学板材,属于光学塑料板材领域,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中层和设置于所述中层的两侧的外层,所述外层中均匀地分布有纳米银离子,所述中层与所述外层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中层的厚度占所述板体的厚度的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塑料光学板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塑料板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型塑料光学板材。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光学塑料与光学玻璃比较具有良好的可塑成型工艺特性、重量轻、成本低廉等优点,采用塑料板制作光学板材具有明显的优势。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使用的物件的抗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不少厂家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会通过在塑料光学板材的表面涂覆纳米银离子层,使得塑料光学板材具有较为优异的抗菌效果,但是纳米银离子在塑料光学板材上的附着力较差,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被摩擦掉,其实用价值较低,且涂覆在塑料光学板材上的纳米银离子层还会影响塑料光学板材的光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抗菌型塑料光学板材,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中层和设置于所述中层的两侧的外层,所述外层中均匀地分布有纳米银离子,所述中层与所述外层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中层的厚度占所述板体的厚度的55%

65%,所述外层中纳米银离子的体积占比为3%

5%。
[0004]本专利技术中,外层中均匀地分布有纳米银离子,即板体中靠近其表面的部分容纳有纳米银离子,而纳米银离子具有优异的灭菌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板体具有优异的灭菌效果,同时,本专利技术将纳米银离子容纳在本体内,相较于将纳米银离子涂覆在板材的表面,可以有效防止纳米银离子在塑料光学板材的使用过程中被摩擦掉,能长久保持板体的抗菌效果。其中,纳米银离子为直径小于100纳米的金属银单质,呈纳米状态的银极大地增加了纳米银离子与外界的接触面,能显著提高纳米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因此能进一步地提高塑料光学板材的抗菌效果。
[0005]另外,本专利技术将纳米银离子集中容纳在板体中靠近板体表面的部分,可以在保证本体的表面的纳米银离子的密度能达到优异的灭菌效果的同时,减少本体中纳米银离子的总数,从而能有效降低塑料光学板材的制作成本,以及保证塑料光学板材的光学性能。
[0006]另外,使得位于内层的外侧的两外层的厚度保持一致,可以使得光学塑料板材的两侧表面的力学性能保持一致,进而可以有效防止光学塑料板材在使用过程中因受热而出现卷曲的现象。
[0007]本专利技术中,将本体中容纳有纳米银离子的部分的厚度控制在35%

45%之间,且将外层中纳米银离子的体积占比控制在3%

5%,能使得塑料光学板材的抗菌效果达到99%以上,很好地平衡了塑料光学板材的抗菌效果和制作成本,同时能消除塑料光学板材中的纳米银离子对塑料光学板材的光学性能的影响。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中层和外层的厚度均匀设置,且位于所述中层的两侧的外层的厚度相同。
[0009]本专利技术中,厚度均匀的中层和外层使得被容纳于板体中的纳米银离子在板体中均
匀分布形成的纳米银离子层的各处的厚度相同,因此可以使得纳米银离子层的各处的厚度均维持在预设的使板体的表面具有优异的抗菌效果的厚度,可以避免纳米银离子层局部过厚以及局部过薄,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因板体局部的纳米银离子层过薄而抗菌效果差的现象,以及避免出现因板体局部的纳米银离子层过厚而导致纳米银离子浪费的现象发生。同时,厚度均匀设置的中层和外层还能使得板体中的纳米银离子层分布均匀,使得光能均匀地从板体透过,从而有效保障塑料光学板的光学性能。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层由呈颗粒状的塑料原料经挤塑加工得到,所述外层由均布有纳米银离子的呈颗粒状的母料经挤塑加工得到。
[0011]进一步的,均布有纳米银离子的母料由搅拌均匀的纳米银离子和呈熔融状态的塑料原料经拉丝成型以及冷却得到。
[0012]其中,塑料原料为用于制作塑料光学板材的塑料原料,塑料原料优选为MS塑料原料、PMMA塑料原料以及PS塑料原料。其中,使用什么塑料原料制造塑料光学板材,就用这种塑料原料作为纳米银离子的载体,加工制作成母料,例如MS母料、PMMA母料、PS母料,并以该母料制作外层,使得纳米银离子被添加在板体的表面层中,起到防菌效果。
[0013]其中,将母料剪碎成颗粒状可以得到均布有纳米银离子的呈颗粒状的母料,均布有纳米银离子的呈颗粒状的母料进行挤塑加工后,能得到均布有纳米银离子的外层。
[0014]其中,在对熔融状态的塑料原料和纳米银离子进行搅拌时,可以持续往复地上下颠倒盛放熔融状态的塑料原料和纳米银离子的容器,以避免因纳米银离子的密度较大下沉而出现分层的现象,进而保证纳米银离子与塑料原料的混合均匀。
[0015]其中,在搅拌结束前,逐步降低容器内的温度,直至无法搅动才结束搅拌,使得纳米银离子在搅拌的过程中固定在塑料原料内,以避免纳米银离子在塑料原料的冷却过程中下沉聚集在一起。
[0016]进一步的,所述纳米银离子的粒径为10

30纳米。
[0017]其中,选用粒径为10

30纳米的纳米银离子,可以显著提高纳米银离子在板体内的均匀度,进而提高板体的抗菌效果,同时可以保障塑料光学板材的光学性能。
[0018]进一步的,所述板体中的中层和外层呈熔融状态地且相互层叠地经过同一模口后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板体。
[0019]其中,中层和外层呈熔融状态地且层叠地经过同一模口可以使得中层和外层结合成一体成型结构,可以防止中层和外层分层而出现中层和外层相互剥离的情况。
[0020]进一步的,所述中层和外层经过模口后保温一段时间。
[0021]其中,中层和外层经过模口后的保温时间,可以使得中层和外层更彻底地融合为一体,进而进一步地避免出现中层和外层分层的现象。
[0022]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方案以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效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中,外层中均匀地分布有纳米银离子,即板体中靠近其表面的部分容纳有纳米银离子,而纳米银离子具有优异的灭菌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板体具有优异的灭菌效果,同时,本专利技术将纳米银离子容纳在本体内,相较于将纳米银离子涂覆在板材的表面,可以有效防止纳米银离子在塑料光学板材的使用过程中被摩擦掉,能长久保持板体的抗菌效果。其中,纳米银离子为直径小于100纳米的金属银单质,呈纳米状态的银极大地增加了纳米银离子与外界的接触面,能显著提高纳米银离子的杀菌能力,因此能进一步地提高塑料光学
板材的抗菌效果。
[0023]另外,本专利技术将纳米银离子集中容纳在本体靠近其表面的部分,可以在保证本体的表面的纳米银离子的密度能达到优异的灭菌效果的同时,减少本体中纳米银离子的总数,从而能保障塑料光学板材的光学性能以及降低塑料光学板材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抗菌型塑料光学板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抗菌型塑料光学板材的抗菌检测结果;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抗菌型塑料光学板材的抗菌检测结果。
[0025]附图标记说明:11

中层,12

外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塑料光学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所述板体包括中层和设置于所述中层的两侧的外层,所述外层中均匀地分布有纳米银离子,所述中层与所述外层一体成型设置,且所述中层的厚度占所述板体的厚度的55%

65%,所述外层中纳米银离子的体积占比为3%

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型塑料光学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和外层的厚度均匀设置,且位于所述中层的两侧的外层的厚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型塑料光学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由呈颗粒状的塑料原料经挤塑加工得到,所述外层由均布有纳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小雄杜娟穆仁勇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笨鸟先飞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