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锡精炼硫渣强化硫化的设备,包括反应斗、加热部件、搅拌部件。所述反应斗设有进料口、进气口、出气口、真空泵接口、出料口,所述加热部件包括外壳和电阻丝,电阻丝包裹反应斗的外侧壁,所述搅拌部件包括电机、联轴器、转轴、搅拌杆,电机通过联轴器带动转轴上的搅拌杆在反应斗内转动搅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气口、出气口、真空泵接口实现反应斗内密闭无氧环境;通过电阻丝为反应斗内硫化反应提供热量;通过搅拌部件实现物料在反应斗内的搅拌,使得硫化反应得以进行,得到易于分离的硫化产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硫化率高、一次硫化物料量大,温度控制精准、热效率高、易于自动控制,适合推广应用。适合推广应用。适合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锡精炼硫渣强化硫化的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硫化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锡精炼硫渣强化硫化的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硫渣是粗锡火法精炼加硫除铜过程产生的废渣,主要元素为锡、铜、硫,属于有色金属冶炼危险废弃物。硫渣现有处理工艺主要为火法和湿法联合,采用电解、焙烧、浸出等手段分离渣中有价金属,但杂质在流程中的循环、积累,使得开路困难,导致冶炼中间产物数量增大,使冶炼过程能耗增加、成本上升。
[0003]利用硫化挥发技术处理硫渣,可实现锡精炼硫渣中锡与铜的分离,并生产出硫化亚锡。该处理过程绿色环保,形成锡精炼硫渣的全新技术路线,不仅能够完善真空条件下熔炼基础体系和真空冶金理论体系,同时也可为我国其他冶炼渣处理新技术的开发提供必要的参考和支撑。
[0004]但锡精炼硫渣硫化过程,硫挥发能力较强,导致硫化效率低,因此亟待研发一种可提高硫化效率的锡精炼硫渣强化硫化设备。
[000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锡精炼硫渣强化硫化的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一种锡精炼硫渣强化硫化的设备,包括反应斗、加热部件、搅拌部件,反应斗顶部设有顶面,顶面设有进料口、进气口、出气口、真空泵接口,进料口、进气口、出气口、真空泵接口周向均匀分布在反应斗的顶面上,进料口、进气口、出气口都设有阀门,真空泵接口通过阀门与真空泵连接,反应斗底部中央设有出料口。打开真空泵开关,真空泵抽取反应斗内的空气,降低反应斗内氧气浓度,实现反应斗内的无氧条件。从进气口向反应斗内充入惰性气体氩气,将反应斗内的氧气从出气口排出,实现反应斗内的无氧条件。
[0008]加热部件包括外壳和电阻丝,外壳包裹并支撑反应斗的侧壁,外壳底部设有底部支架,底部支架通过外壳支撑反应斗不与地面接触,方便反应后的产物从反应斗底部中央的出料口排出。电阻丝位于外壳内部,电阻丝加热具有加热温度范围广、温度可控、加热均匀、热效率高、对环境污染小等优点。电阻丝环向包裹反应斗的外侧壁加热,使得反应斗内腔温度提升更快、受热更均匀。
[0009]搅拌部件包括电机、联轴器、转轴、搅拌杆。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反应斗的顶面中央上方,电机由支架支撑不与反应斗顶面接触,电机通过联轴器与转轴顶端连接。转轴贯穿反应斗的顶面,转轴的顶端部分位于电机与反应斗顶面之间,转轴的底端部分位于反应斗内腔中。搅拌杆安装在位于反应斗内腔中的转轴上。
[0010]进一步地,反应斗内侧壁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电阻丝的电源连接,当温度达到温度传感器设定的数值时,控制器会控制电阻丝停止加热,实现温
度控制精准,易于自动控制。
[0011]进一步地,出料口安装有出料球阀,出料球阀设有阀杆,球阀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使用方便。
[0012]进一步地,反应斗呈倒锥体形,反应斗采用倒锥体形设计有利于反应物料从底部出料口排出,同时也方便反应斗被加热部件的外壳支撑。
[0013]进一步地,外壳呈长方体形,外壳的顶面和底面设有和反应斗侧壁相匹配的圆孔,外壳的顶面和底面的圆孔与反应斗侧壁连接。
[0014]进一步地,转轴与反应斗共轴设置,转轴贯穿反应斗顶面中心,转轴位于反应斗轴线处,利于均匀搅拌反应斗内的物料。转轴的底端伸入反应斗内腔的底部且不与反应斗的内壁接触,防止转轴与反应斗内壁摩擦产生磨损。
[0015]进一步地,搅拌杆设有多个,搅拌杆呈直杆状,搅拌杆按垂直于轴向方向均匀安装在转轴上,即转轴的同一水平面上安装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沿转轴方向均匀分布,即转轴的同一竖直面上安装有多个搅拌杆。搅拌杆的层叠设置能够将反应斗内的物料搅拌的更均匀。
[0016]进一步地,搅拌杆呈倒锥体螺旋状,搅拌杆与转轴共轴设置,能够使搅拌杆能够在不与反应斗内壁接触的前提下更好地贴合倒锥体形的反应斗内腔,增强搅拌效果,提高搅拌效率。搅拌杆的顶端安装在反应斗内腔顶部的转轴上,搅拌杆的底端安装在反应斗内腔底部的转轴上;
[0017]优选的,搅拌杆在不与反应斗内壁接触的前提下选用最大规格,能够提高搅拌效率,使反应斗内腔中的物料均匀混合,利于加快反应进程,使反应更充分,提高生产效率。
[0018]进一步地,转轴可沿竖直方向上下调整位置,调控范围为2
‑
10cm,通过调整转轴的位置来调整转轴上安装的搅拌杆的位置。根据反应斗内腔中物料的多少来调整搅拌杆的位置,能够使搅拌更充分,提高搅拌效率。
[0019]进一步地,电机的转速为0
‑
200r/s,根据所需调整电机的转速,保证反应斗内物料均匀混合,使反应更充分,提高生产效率。
[0020]进一步地,反应斗及反应斗内腔中的部件至少能够承受的温度为1000℃。
[002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通过电阻丝环向包裹反应斗侧壁加热,能实现反应斗内腔温度均匀快速提升,解决了加热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来控制电阻丝,实现了温度控制精准、易于自动控制;通过电机、联轴器、转轴和搅拌杆的配合,实现反应斗内腔中物料的均匀混合,使反应更高效充分,提高了物料的硫化率;通过真空泵抽取空气和进气口充入稀有气体,实现反应斗内腔的无氧环境,防止物料被氧化。本技术硫化率高、一次硫化物料量大,结构简洁,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适合推广应用。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24]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
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002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俯视图示意图。
[0027]图中:1、电机;2、联轴器;3、转轴;4、电阻丝;5、底部支架;6、进料口;7、搅拌杆;8、出料球阀;9、进气口;10、出气口;11、真空泵接口;12、阀杆;13、支架。
[0028]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锡精炼硫渣强化硫化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斗、加热部件、搅拌部件,所述反应斗顶部设有顶面,顶面设有进料口(6)、进气口(9)、出气口(10)、真空泵接口(11),反应斗底部中央设有出料口,所述加热部件包括外壳和电阻丝(4),外壳底部设有底部支架(5),外壳包裹并支撑反应斗的侧壁,所述电阻丝(4)位于外壳内部,电阻丝(4)环向包裹反应斗外侧壁,所述搅拌部件包括电机(1)、联轴器(2)、转轴(3)、搅拌杆(7),所述电机(1)通过支架(13)安装在反应斗的顶面中央上方,电机(1)通过联轴器(2)与转轴(3)连接,所述转轴(3)贯穿反应斗的顶面,所述搅拌杆(7)安装在反应斗内腔中的转轴(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精炼硫渣强化硫化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斗内侧壁顶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器与电阻丝(4)的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锡精炼硫渣强化硫化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夫,马进萍,黄大鑫,杨斌,徐宝强,田阳,陈秀敏,杨红卫,杨佳,吴鉴,陈昌明,周生安,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