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组件和呼吸机
[0001]本申请涉及呼吸设备领域,特别涉及风机组件和呼吸机。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呼吸机作为一项能人工替代自主通气功能的有效手段,已普遍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呼吸衰竭、大手术期间的麻醉呼吸管理、呼吸支持治疗和急救复苏中,在现代医学领域内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
[0003]呼吸机能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气源。传统呼吸机通常配备空压机作为气源,然而空压机体积较大,不方便呼吸机院内转运,且空压机的超大噪音也给患者带来较差体验,不利于患者的康复。随着电机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涡轮风机被引入到呼吸机设备中,解决了空压机笨重的缺点,采用涡轮风机虽然噪音小于空压机,但是仍难以满足法规要求,且涡轮风机容易产生振动和发热等不利因素。呼吸机中也存在混氧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申请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申请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该部分并不意图确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组件以及风机,其中:所述减震组件包括减震盒以及减震件,所述减震盒包括容置腔,所述风机至少部分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减震件填充在所述风机和所述减震盒内壁之间的空间内以减少所述风机工作时的震动,其中,所述减震盒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同所述风机的进风口对应、并同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通、从而将目标气体由所述第一开口引导至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以及所述第二开口同所述风机的出风口对应,由所述出风口流出的目标气体可通过所述第二开口流出所述减震盒至下游气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风口连接管,所述出风口连接管具有空心管结构,并且包括出风管入口和出风管出口,其中:所述出风管入口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出风管出口位于所述减震盒外,其中,所述出风管位于所述减震盒外的部分设置有检测接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盒内同所述第一开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进风口连接部,所述进风口连接部具有空心管结构,所述第一开口为所述空心管结构的入口;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进风口连接管,所述进风口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同所述进风口连接部和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从而将所述进风口连接部和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盒还包括第三开口;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减震盒靠近所述第三开口的一端,所述端盖同所述减震盒连接从而将所述第三开口封闭,其中,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第四开口以允许所述风机连接有电机的一端伸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盒的外轮廓呈直四棱柱状,所述减震盒的主体部分由第一壁板、第一壁板、第二壁板、第三壁板、第四壁板以及第五壁板构成,所述第一壁板、所述第二壁板、所述第三壁板、所述第四壁板以及所述第五壁板围城所述容置腔并形成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为所述容置腔的入口,所述减震件可通过所述第三开口进入所述容置腔,其中,所述第一壁板同所述第三开口相对并构成所述容置腔的底部,所述第二壁板、所述第三壁板、所述第四壁板以及所述第五壁板依次连接构成所述容置腔的侧壁,所述第二壁板同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明桦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