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622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二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和第二控制子单元,因此即使第一控制子单元中的晶体管阈值电压正偏导致其自身漏电流较大,由于第二控制子单元的存在,第二控制子单元对第二节点与第一控制子单元之间起到一定的截断作用,减少第二节点的电位通过第一控制子单元漏电,使得第二节点的电位可以保持稳定,进而保证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显示质量。有利于提高显示质量。有利于提高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0003]现有显示面板中,通常包括栅极驱动电路,然而现有显示面板中栅极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出不稳定,导致显示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以提高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提高显示质量。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输出模块、第二输出模块、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和第二输出控制模块;
[0006]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控制起始信号向第一节点的传输,以及用于根据第二时钟信号和设定节点的电位控制第一电位信号向第一节点的传输;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至少根据第一节点的电位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将第二时钟信号传输至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
[0007]第二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和第二控制子单元,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的电位控制第一时钟信号向中间节点的传输;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时钟信号控制中间节点与第二节点的连接状态;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控制第二电位信号向第二节点的传输;
[0008]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节点的电位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将第一电位信号传输至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
[0009]其中,设定节点为第二节点或中间节点。
[0010]可选的,第一控制子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第二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二控制子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第一时钟信号端用于输入第一时钟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端用于输入第二时钟信号;
[0011]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作为中间节点。
[0012]可选的,第一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作为第一控制子单元的控制端,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
[0013]第二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作为第二控制子单元的控制端,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第二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第二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
[0014]可选的,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控制单元和第四控制单元,第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接入第一时钟信号,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一端接入起始信号,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
[0015]第四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设定节点电连接,第四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接入第二时钟信号,第四控制单元的第一端接入第一电位信号,第四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第一节点电连接。
[0016]可选的,第三控制单元包括第三晶体管,第三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一时钟信号,第三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起始信号,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
[0017]第四控制单元包括第四晶体管和第五晶体管,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作为第一控制端,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第四控制单元的第一端,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第四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作为第二控制端;
[0018]或者,第四晶体管的栅极作为第二控制端,第四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第四控制单元的第一端,第四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五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五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第四控制单元的第二端,第五晶体管的栅极作为第一控制端。
[0019]可选的,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六晶体管,第六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一时钟信号,第六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第二电位信号,第六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
[0020]可选的,第一输出模块包括第七晶体管和第一电容,第七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七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第二时钟信号,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第七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第七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输出模块包括第八晶体管和第二电容,第八晶体管的栅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接入第一电位信号,第八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第八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第八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0021]可选的,移位寄存器还包括第九晶体管,第九晶体管的栅极接入第二电位信号,第九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第九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一输出模块电连接;
[0022]第一输出模块用于根据第一节点的电位和第二电位信号导通或关断。
[0023]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第一方面的移位寄存器,各移位寄存器级联连接。
[0024]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二方面提供的栅极驱动电路。
[0025]本技术提供的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二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和第二控制子单元,因此即使第一控制子单元中的晶体管阈值电压正偏导致其自身漏电流较大,由于第二控制子单元的存在,第二控制子单元对第二节点与第一控制子单元之间起到一定的截断作用,可以减少第二节点的电位通过第一控制子单元漏电,使得第二节点的电位可以保持稳定。各控制信号以及各节点的电位信号中,低电位信号为有效电位信号,且第一电位信号为高电位信号,第二电位信号为低电位信号时,在第二节点的电位为低电位的工作阶段(第二输出模块导通,移位寄存器输出高电位信号),由于第二控制子单元的存在,第二节点的低电位可以
得到良好保持。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时钟信号和设定节点的电位控制第一电位信号向第一节点的传输,设定节点为第二节点或中间节点,因在第二控制子单元导通时,中间节点的电位等于第二节点的电位,第二节点的低电位得到良好保持,则中间节点的低电位也可以得到良好保持,进而使得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第二时钟信号的有效电位信号和设定节点良好保持的低电位信号而完全导通,使得第一电位信号端的高电位信号被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完全传输至第一节点,使得第一输出模块根据该高电位信号完全关断,进而保证移位寄存器输出高电位信号时,第一输出模块接入的第二时钟信号不会影响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保证移位寄存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显示质量。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栅极驱动电路中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现有技术中移位寄存输出信号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第二输出控制模块、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时钟信号控制起始信号向第一节点的传输,以及用于根据第二时钟信号和设定节点的电位控制第一电位信号向所述第一节点的传输;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将第二时钟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控制子单元和第二控制子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位控制所述第一时钟信号向中间节点的传输;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用于根据第二时钟信号控制所述中间节点与第二节点的连接状态;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控制第二电位信号向所述第二节点的传输;所述第二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位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将第一电位信号传输至所述移位寄存器的输出端;其中,所述设定节点为所述第二节点或所述中间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与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控制端与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用于输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作为所述中间节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一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包括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作为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作为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作为所述第二控制子单元的第二端。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位寄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控制单元和第四控制单元,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一时钟信号,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一端接入起始信号,所述第三控制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单元的第一控制端与所述设定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单元的第二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二时钟信号,所述第四控制单元的第一端接入第一电位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龙马占洁蓝平蒋友华王旭深温家樾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