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宁峻专利>正文

带前置电控反冲系统的净水机前置机座管路布设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6609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过滤方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前置电控反冲系统的净水机前置机座管路布设方法。设置带向下的滤胆对接水口和向上的过水电控阀对接水口及过水管路的前置机座,以及过水电控阀;关闭反冲进水电控阀和出水电控阀并导通串接各滤胆正向过水构成前置过滤通道;关闭进水电控阀并导通反冲进水电控阀及出水电控阀构成相关滤胆反向过水的反冲通道。置于前置机座下方各自对应前、中、后位置的三个前置滤胆呈三角形结构布局,前置机座设置相应的滤胆对接水口确定相关管路布设路径,并且其中至少两组滤胆对接水口为同心不同径的内、外对接水口并与前置滤胆的相应水口竖直对接:三级滤胆或置于后位置或置于中位置或置于前位置。位置或置于中位置或置于前位置。位置或置于中位置或置于前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前置电控反冲系统的净水机前置机座管路布设方法
[0001]在先申请名称:带前置电控反冲系统的净水机前置机座管路布设方法
[0002]在先申请号:201911426436.6


[0003]本专利技术与水处理行业有关,具体涉及到饮用水的深度过滤、净化方面。

技术介绍

[0004]中国专利ZL200910224481.3、ZL200910246024.4、ZL200910224652.2、ZL200910215159.4公开了涉及净水机过滤通道所有滤胆的“全反冲模式”技术方案。在这些“全反冲模式”技术方案中,核心特征就是过滤通道中的所有滤胆都是反冲滤胆,从而避免位于前面的反冲滤胆反冲清洗冲出的杂质,还要受到后面过滤通道中的非反冲滤胆的截流以致不能排放彻底。就反冲滤胆而言,在处于过滤模式下时,所有的反冲滤胆都参与;但在反冲模式下,每次反冲切换只有涉及其中一个反冲滤胆。然而,在上述“全反冲模式”对相关的水路切换器要求极高,而且每一个反冲滤胆都需要增设一根反冲管路分别连接手动水路切换器内部的各切换水口,尤其是距离水路切换器较远处滤胆的反冲管路更长。在机器过滤通道各滤胆处于非反冲状态的模式下,水路切换器内部的各切换水口,以及各切换水口各自连接的反冲管路中存在“死水”。鉴于上述手动水路切换器的切换属于手工操作移动盘与固定盘平面密封切换模式,反冲切换操作过程较为费力(摩檫力较大)且费时,因此很难做到每间一段时间就移出机器进行一次操作,甚至几个月都不进行反冲清洗,导致非但该水路切换装置形同虚设,而且还引入“死水”问题。其次,用于中央净水机上的传统电控水路切换装置存在控制反冲滤胆少(1-2个)、反冲效果不可视、装卸复杂且工作量大、缺乏集成化设计导致体积大不适用于中、小型机型。另外,作为家电产品中唯一的涉水“半成品”,其维修服务量是其他家电产品的几十倍甚至更多。正因为如此,原本就存在500
×
200
×
470的空间里,需要同时满足相互交织影响的五大结构设计难题:1、置于机器中间核心区域的多个直径φ70-φ80毫米、长度300毫米滤胆的便捷装卸结构及移动空间;2、外观壳体的美观和完整性设计、占据机器顶面或前端立面的操控显示界面位置;3、包括直径100毫米长度200毫米尺寸增压泵在内的过水控制部件的位置空间和减震安装结构;4、各涉水控制部件处于便于装卸维修的外层结构位置上;5、连接机座外接进、出水端的水路切换器两外接管路和固定盘各切换水端与各滤胆进、出水端之间,以及增压泵等过水控制部件连接管路在内的10-15根管路层布设连接。上述设计要求导致在中、小型机型上放置水路切换器的位置及空间十分困难,更难将受多条管路牵扯的水路切换装置设置在易于操作的位置上。另外,随电控反冲系统采用较多的过水电控阀,导致引入的管路也较多。在较小的管路布设平面上难以通过设置连接件连接软管(需要较大的空间)的模式连接各部件,而采用刚性管路具有成型容易、装配效率高、不易漏水、布线整洁的优点,但如何确定各过水电控阀位置并选择布管路以并避免管路相互跨越,尤其是在满足整体结构布局和便于装配的前提下,如何充分利用机座的平面尺寸,以原水反冲的模式,并根据周围的管路布设环境是否能满足原
水反冲的要求,设计整体布管方案,继而在众多布管方案中遴选出较为合适的布管路径并且具有通用性却是非常困难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的脑力劳动。上述缺陷及不足致使得原本就极其复杂的净水机再设置并安装用于过滤及反冲切换的水路切换器更加困难,直接影响滤胆反冲技术的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的带前置电控反冲系统的净水机前置机座管路布设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及不足。
[0006]一种带前置电控反冲系统的净水机前置机座管路布设方法,设置带向下的滤胆对接水口和向上的过水电控阀对接水口之过水管路的前置机座,其中滤胆对接水口与各级滤胆的进、出水口对接,过水电控阀对接水口与另配的过水电控阀进、出水口之间的连接;在过水电控阀对接水口对接的过水电控阀中,依其用途分为进水端互通并连接进水管路的进水电控阀和第一、二、三级反冲进水电控阀,以及出水端连接另设反冲管路的第一、二、三级出水电控阀;进水电控阀出水端连接一级滤胆的进水端,第一、二、三级反冲进水电控阀各自的出水端分别连接一、二、三级滤胆的出水端,各自的进水端连接进水电控阀进水端;第一、二、三级出水电控阀各自的进水端分别连接一、二、三级滤胆的进水端并且置于进水电控阀的后面;串接各前置滤胆的过水管路前、后端连接前置机座的进、出水管路,并且控制进水电控阀导通串接的一、二、三级滤胆正向过水构成前置过滤通道;控制进水电控阀关闭并分别导通第一级反冲进水电控阀和第一级出水电控阀、第二级反冲进水电控阀和第二级出水电控阀、第三级反冲进水电控阀和第三级出水电控阀,相应构成一、二、三级滤胆单独反向过水并由反冲管路出水的反冲通道,其特征在于沿前置机座宽度设置前、后两个前置滤胆并与另一相邻的前置滤胆组合的三个前置滤胆呈三角形结构布局并置于前置机座的下方且各自对应前、中、后位置,而在前置机座设置相应的滤胆对接水口与三个滤胆各自的进、出水口对接并确定相关管路布设路径,并且其中至少两组滤胆对接水口为同心不同径的内、外对接水口并与前置滤胆的相应水口竖直对接:三级滤胆或置于后位置或置于中位置或置于前位置,其中对于三级滤胆置于后位置,一、二级滤胆相应置于前、中位置;对于三级滤胆置于前位置,一、二级滤胆或置于后、中位置或置于中、后位置;对于三级滤胆置于中位置,一、二级滤胆相应置于后、前位置。
[0007]所述的三级滤胆置于后位置,相应的一、二级滤胆相应置于前、中位置,对应二、三级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同向设置而对应一级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反向设置。
[0008]所述的三级滤胆置于前位置,相应的一、二级滤胆置于后、中位置,对应三个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同向设置。
[0009]所述三级滤胆置于前位置,相应的一、二级滤胆置于中、后位置,对应三个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或同向设置或对应一、二级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同向设置而对应三级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反向设置。
[0010]所述的三级滤胆置于中位置,相应的一、二级滤胆置于后、前位置,对应三个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同向设置。
[0011]所述的三级滤胆置于中位置,相应的一、二级滤胆置于后、前位置,对应二、三级滤
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同向设置而对应一级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反向设置。
[0012]所述的三级滤胆置于中位置,相应的一、二级滤胆置于后、前位置,对应一、二级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同向设置而对应三级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反向设置。
[0013]所述前置机座在保持原有过水管路对应连接关系并且不存在管路跨越前提下,通过转动改变对应某个过水电控阀的一组或多组过水电控阀对接水口的位置,构成原有过水管路布局的派生管路布局;该派生管路布局或通过转动对应一组滤胆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前置电控反冲系统的净水机前置机座管路布设方法,设置带向下的滤胆对接水口和向上的过水电控阀对接水口之过水管路的前置机座,其中滤胆对接水口与各级滤胆的进、出水口对接,过水电控阀对接水口与另配的过水电控阀进、出水口之间的连接;在过水电控阀对接水口对接的过水电控阀中,依其用途分为进水端互通并连接进水管路的进水电控阀和第一、二、三级反冲进水电控阀,以及出水端连接另设反冲管路的第一、二、三级出水电控阀;进水电控阀出水端连接一级滤胆的进水端,第一、二、三级反冲进水电控阀各自的出水端分别连接一、二、三级滤胆的出水端,各自的进水端连接进水电控阀进水端;第一、二、三级出水电控阀各自的进水端分别连接一、二、三级滤胆的进水端并且置于进水电控阀的后面;串接各前置滤胆的过水管路前、后端连接前置机座的进、出水管路,并且控制进水电控阀导通串接的一、二、三级滤胆正向过水构成前置过滤通道;控制进水电控阀关闭并分别导通第一级反冲进水电控阀和第一级出水电控阀、第二级反冲进水电控阀和第二级出水电控阀、第三级反冲进水电控阀和第三级出水电控阀,相应构成一、二、三级滤胆单独反向过水并由反冲管路出水的反冲通道,其特征在于沿前置机座宽度设置前、后两个前置滤胆并与另一相邻的前置滤胆组合的三个前置滤胆呈三角形结构布局并置于前置机座的下方且各自对应前、中、后位置,而在前置机座设置相应的滤胆对接水口与三个滤胆各自的进、出水口对接并确定相关管路布设路径,并且其中至少两组滤胆对接水口为同心不同径的内、外对接水口并与前置滤胆的相应水口竖直对接:三级滤胆或置于后位置或置于中位置或置于前位置,其中对于三级滤胆置于后位置,一、二级滤胆相应置于前、中位置;对于三级滤胆置于前位置,一、二级滤胆或置于后、中位置或置于中、后位置;对于三级滤胆置于中位置,一、二级滤胆相应置于后、前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前置电控反冲系统的净水机前置机座管路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滤胆置于后位置,相应的一、二级滤胆相应置于前、中位置,对应二、三级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同向设置而对应一级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反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前置电控反冲系统的净水机前置机座管路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滤胆置于前位置,相应的一、二级滤胆置于后、中位置,对应三个滤胆进、出水口的滤胆对接水口同向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前置电控反冲系统的净水机前置机座管路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级滤胆置于前位置,相应的一、二级滤胆置于中、后位置,对应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杜宁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