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5943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限位件和保护组件,所述反应器本体顶端固定焊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顶端设有集气室,所述反应器本体外侧缠绕有电阻丝,所述反应器本体外侧安装有用于保护电阻丝的保护组件,反应器本体底端固定套置有用于限定所述保护组件位置的限位件,反应器本体一侧固定插接有取样管。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组成一个圆柱形中空结构套置在反应器本体上,从而能够将反应器本体外侧的电阻丝进行保护,能够避免对电阻丝误碰,解决了电阻丝缺少防护机构的问题,同时通过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内的保温腔和保温层的设计,能够避免电阻丝的热量流失,从而能够提高反应器本体的保温性。温性。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生物脱硫设备
,特别涉及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生物脱硫,又称生物催化脱硫(简称BDS),生物脱硫(BDS)是利用微生物或它所含的酶催化含硫化合物(H2S、有机硫)、将其所含的硫积放出来(转化为S0或单质S)的过程。
[0003]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石油资源需求量日渐增加。随原油一起采出的油田伴生气,一般都含有部分水蒸气,有的还含有相当数量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当伴生气中含有酸性气体时,会加速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对管线、设备的腐蚀。伴生气中硫化氢的来源非常广泛,硫化氢不仅对人身安全造成危害而且还会对井场设备产生腐蚀和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0004]在专利号:CN215916932U中,公开了一种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可使污泥在反应器中循环,高效快速富集硫氧化细菌为,通过控制反应器的运行条件控制功能细菌,从而实现硫化物的高效脱除及单质硫产出。该技术中的筒体上缠绕有电阻丝,但是电阻丝缺少防护机构,容易因误碰而损坏,降低了其实用性,因而需要改进。
[0005]为此,我们提出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组成一个圆柱形中空结构套置在反应器本体上,从而能够将反应器本体外侧的电阻丝进行保护,能够避免对电阻丝误碰,解决了电阻丝缺少防护机构的问题,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8]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限位件和保护组件,所述反应器本体顶端固定焊接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顶端设有集气室,所述反应器本体外侧缠绕有电阻丝,所述反应器本体外侧安装有用于保护电阻丝的保护组件,所述反应器本体底端固定套置有用于限定所述保护组件位置的限位件,所述反应器本体一侧固定插接有取样管,所述取样管等距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取样管在反应器本体一侧纵向排列;
[0009]所述保护组件包括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所述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保护件、第二保护件共同扣合在反应器本体上,所述电阻丝位于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内,所述第一保护件、第二保护件靠近反应器本体一侧均设有保温腔。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件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第二保护件两端均设有与插杆相适配的插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件两端外侧均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保护件两端外侧均固定焊接有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件、第二保护件上均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
[0013]位于第一保护件上的第一凹槽与位于第二保护件上的第一凹槽共同围合出一组供电源线穿过的第一通孔。
[0014]进一步地,位于第一保护件上的第二凹槽与位于第二保护件上的第二凹槽共同围合出供取样管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设有多个。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保护件、第二保护件靠近保温腔一侧内壁均固定嵌入有保温层。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组成一个圆柱形中空结构套置在反应器本体上,从而能够将反应器本体外侧的电阻丝进行保护,能够避免对电阻丝误碰,解决了电阻丝缺少防护机构的问题,提高了其实用性,同时通过第一保护件和第二保护件内的保温腔和保温层的设计,能够避免电阻丝的热量流失,从而能够提高反应器本体的保温性,通过限位件的设计,便于将保护组件进行安装,能够对保护组件在反应器本体上的位置进行限定。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的保护组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的第一保护件立体图。
[0020]图中:1、反应器本体;2、限位件;3、保护组件;4、取样管;5、集气室;6、进料斗;7、电源线;8、第一保护件;9、第二保护件;10、第一连接片;11、螺栓;12、电阻丝;13、插孔;14、保温腔;15、第一凹槽;16、第二凹槽;17、第二连接片;18、插杆;19、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如图1、图2、图3所示,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1、限位件2和保护组件3,所述反应器本体1顶端固定焊接有进料斗6,所述进料斗6顶端设有集气室5,所述反应器本体1外侧缠绕有电阻丝12,所述反应器本体1外侧安装有用于保护电阻丝12的保护组件3,所述反应器本体1底端固定套置有用于限定所述保护组件3位置的限位件2,所述反应器本体1一侧固定插接有取样管4,所述取样管4等距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取样管4在反应器本体1一侧纵向排列;所述保护组件3包括第一保护件8和第二保护件9,所述第一保护件8和第二保护件9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保护件8、第二保护件9共同扣合在反应器本体1上,所述电阻丝12位于第一保护件8和第二保护件9内,所述第一保护件8、第二保护件9靠近反应器本体1一侧均设有保温腔14,所述第一保护件8、第二保护件9靠近保温腔14一侧内壁均固定嵌入有保温层19;通过保温层19的设计,能够提高第一保护件8和第二保护件9的保温性,避免电阻丝12的热量流失;
[0023]所述第一保护件8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8,所述第二保护件9两端均设有与插杆18相适配的插孔13;所述第一保护件8两端外侧均固定焊接有第一连接片10,所述第二保护件9两端外侧均固定焊接有第二连接片17,所述第一连接片10和第二连接片17通过螺栓11
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保护件8、第二保护件9上均设有第一凹槽15、第二凹槽16;位于第一保护件8上的第一凹槽15与位于第二保护件9上的第一凹槽15共同围合出一组供电源线7穿过的第一通孔;位于第一保护件8上的第二凹槽16与位于第二保护件9上的第二凹槽16共同围合出供取样管4穿过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设有多个;通过第一保护件8和第二保护件9内的保温腔14和保温层19的设计,能够避免电阻丝12的热量流失,从而能够提高反应器本体1的保温性,通过限位件2的设计,便于将保护组件3进行安装,能够对保护组件3在反应器本体1上的位置进行限定。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在使用的时候,首先将第一保护件8、第二保护件9共同扣合在反应器本体1上,第一保护件8和第二保护件9通过第一连接片10、第二连接片17固定连接,第一保护件8、第二保护件9底端均与限位件2顶端接触,位于第一保护件8上的第一凹槽15与位于第二保护件9上的第一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1)、限位件(2)和保护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1)顶端固定焊接有进料斗(6),所述进料斗(6)顶端设有集气室(5),所述反应器本体(1)外侧缠绕有电阻丝(12),所述反应器本体(1)外侧安装有用于保护电阻丝(12)的保护组件(3),所述反应器本体(1)底端固定套置有用于限定所述保护组件(3)位置的限位件(2),所述反应器本体(1)一侧固定插接有取样管(4),所述取样管(4)等距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取样管(4)在反应器本体(1)一侧纵向排列;所述保护组件(3)包括第一保护件(8)和第二保护件(9),所述第一保护件(8)和第二保护件(9)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第一保护件(8)、第二保护件(9)共同扣合在反应器本体(1)上,所述电阻丝(12)位于第一保护件(8)和第二保护件(9)内,所述第一保护件(8)、第二保护件(9)靠近反应器本体(1)一侧均设有保温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流式内双循环生物脱硫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件(8)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杆(18),所述第二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龙马龙惠郭成明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蓝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