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2927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该喷雾瓶包括瓶体、容纳固体菌剂的容置腔、设有喷射组件的内盖和盖设于内盖的外盖。瓶体包括容纳营养液的瓶身和设于瓶身上部的瓶口。瓶身内设有紧贴瓶身的内壁且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塞子。容置腔固定于瓶口的内部且上方设有开口。容置腔的底部设有将营养液和固体菌剂隔离的薄片。内盖上设有防漏单向排气组件,内盖和瓶口螺纹配合连接。喷射组件伸入容置腔且下部设有悬置于薄片上方的尖刺部。内盖的下部设有抵接于瓶身的上部且使内盖处于第一位置的限位部。内盖于限位部拆除后可向下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使尖刺部刺破薄片。该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可有效解决微生物除臭剂的杂菌污染和保质期短的问题。保质期短的问题。保质期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


[0001]本技术涉及绿色环保
,尤其涉及一种微生物除臭
,更加涉及一种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

技术介绍

[0002]从工作原理上分,除臭剂喷雾可分为物理除臭喷雾、化学除臭喷雾和生物除臭喷雾。其中生物除臭喷雾又分为植物提取物除臭喷雾、生物酶除臭喷雾和微生物除臭喷雾。目前市场上比较成熟的为物理除臭喷雾、化学除臭喷雾和植物提取物除臭喷雾。微生物除臭剂喷雾属于新型除臭剂,相较其他除臭剂喷雾具有持续性的优点。
[0003]然而,微生物除臭剂喷雾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杂菌污染和有效活菌衰退导致保质期较短的两大问题。
[0004]微生物除臭剂中的营养物质较多,很容易导致杂菌超标。据调查,市场上商用除臭微生物清洁产品中存在检出致臭菌和致病菌的产品安全问题,故解决微生物除臭剂的杂菌污染问题是微生物除臭剂商用的前提。
[0005]有效活菌数量急剧衰减导致产品功效差的问题也是微生物菌剂的一大难题。在保存过程中影响有效活菌数的大因素为水分,一般液体菌剂的保质期为3~6个月,而固体菌剂的保质期能达到6个月到2年。目前的微生物除臭剂喷雾一般为液体菌剂,保质期过短导致微生物除臭剂喷雾不适合现货销售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其可有效解决微生物除臭剂的杂菌污染和保质期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包括瓶体、容纳固体菌剂的容置腔、设有喷射组件的内盖和盖设于内盖的外盖。瓶体包括容纳营养液的瓶身和设于瓶身上部的瓶口。瓶身内设有紧贴瓶身的内壁且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塞子。容置腔固定于瓶口的内部且上方设有开口。容置腔的底部设有将营养液和固体菌剂隔离的薄片。内盖上设有防漏单向排气组件,内盖和瓶口螺纹配合连接。喷射组件伸入容置腔且下部设有悬置于薄片上方的尖刺部。内盖的下部设有抵接于瓶身的上部且使内盖处于第一位置的限位部。内盖于限位部拆除后可向下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使尖刺部刺破薄片。
[0008]作为一实施例,喷射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喷嘴、泵头、吸管和圆环片。圆环片内设有纵横交错的连接杆,吸管穿设连接杆的中部,连接杆的下部设有多个尖刺部。
[0009]作为一实施例,防漏单向排气组件包括设于内盖上壁的透气口和位于内盖内部且密封透气口的单向透气塞。
[0010]作为一实施例,限位部为环绕瓶口的环状体,环状体和内盖的连接处设有缺口。
[0011]作为一实施例,限位部为环绕瓶口的环状体,环状体上设有沿环绕方向可撕扯的
凹痕。
[0012]作为一实施例,容置腔的开口沿外部延伸形成凸起部,凸起部搭接于瓶口。
[0013]作为一实施例,瓶口的外部设有外螺纹,内盖的内部设有内螺纹,瓶口和内盖借由外螺纹和内螺纹进行螺纹配合连接。
[0014]作为一实施例,瓶身的上部设有台阶部,外盖套设于台阶部的外壁。
[0015]作为一实施例,瓶身的底部设有承托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于使用前采用薄片将营养液和固体菌剂隔开,固体菌剂一直处于固体状态下,故可延长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的保质期。使用时通过拆除限位部并使内盖向下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使尖刺部刺破薄片以实现营养液和固体菌剂混合,通过发酵、培养之后可进行除臭,其操作简单、便捷。另外,防漏单向排气组件可排出微生物发酵所产生的气体,瓶身内设有的紧贴瓶身的内壁且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塞子可使营养液一直处于真空环境下(即充盈整个腔体),故可解决微生物发酵引起的胀气问题且抑制杂菌的生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于使用前的剖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于使用中的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中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的瓶体的剖视图。
[0020]图4为图1中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的内盖的剖视图。
[0021]图5为图1中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的喷射组件的部分俯视图。
[0022]图6为图1中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的限位部的立体图。
[0023]图7为图1中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的容置腔的立体图。
[0024]图8为图7中的容置腔的剖视图。
[0025]图9为图1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0026]图10为图2中圆圈部分的放大图。
[0027]元件符号说明
[0028]100

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10

瓶体;11

瓶身;111

台阶部;13

瓶口;131

外螺纹;15

塞子;17

承托板;30

容置腔;31

薄片;33

开口;35

凸起部;50

内盖;51

喷射组件;511

喷嘴;513

泵头;515

吸管;517

圆环片;5171

连接杆;52

防漏单向排气组件;521

透气口;523

单向透气塞;53

内螺纹;54

缺口;55

限位部;551

凹痕;56

尖刺部;70

外盖;A1

营养液;A2

固体菌剂;S1

溶液腔;S2

排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式仅是对本技术做的进一步解释说明,不应当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如图1~2所示,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100包括瓶体10、容纳固体菌剂A2的容置腔30、设有喷射组件51的内盖50和盖设于内盖50的外盖70。
[0031]如图1~3所示,瓶体10包括容纳营养液A1的瓶身11和设于瓶身11上部的瓶口13。
瓶身11内设有紧贴瓶身11的内壁且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塞子15。使用时按压喷射组件51,随着营养液A1的消耗,体积减小,塞子15由瓶身11的底面紧贴瓶身11的内壁向上移动从而将瓶身11的内部分成溶液腔S1和排气腔S2,营养液A1是充盈于整个溶液腔S1中。作为示例,瓶身11的上部设有台阶部111,外盖70套设于台阶部111的外壁,外盖70可防止粉尘等外源物污染。作为示例,瓶身11的底部设有承托板17。
[0032]如图1~2及图7~8所示,容置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容纳固体菌剂的容置腔、设有喷射组件的内盖和盖设于所述内盖的外盖,所述瓶体包括容纳营养液的瓶身和设于所述瓶身上部的瓶口,所述瓶身内设有紧贴所述瓶身的内壁且沿上下方向移动的塞子,所述容置腔固定于所述瓶口的内部且上方设有开口,所述容置腔的底部设有将所述营养液和所述固体菌剂隔离的薄片,所述内盖上设有防漏单向排气组件,所述内盖和所述瓶口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喷射组件伸入所述容置腔且下部设有悬置于所述薄片上方的尖刺部,所述内盖的下部设有抵接于所述瓶身的上部且使所述内盖处于第一位置的限位部,所述内盖于所述限位部拆除后可向下移动至第二位置并使所述尖刺部刺破所述薄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射组件包括由上至下依次相连的喷嘴、泵头、吸管和圆环片,所述圆环片内设有纵横交错的连接杆,所述吸管穿设所述连接杆的中部,所述连接杆的下部设有多个所述尖刺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除臭真空喷雾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梓宜梁冬妹张保安杨秋婵江家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