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50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C型圈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包括外圈、第一上凸圈、第一下凸圈、内圈、上弧形圈、弹簧,外圈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上凸圈,在第一上凸圈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上凸圈,所述外圈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下凸圈,在第一下凸圈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下凸圈,所述外圈的内部设置有内圈,在内圈的侧部开设有开口,在开口的顶部设置有上弧形圈,在上弧形圈的底部设置有下弧形圈,通过安装外圈、第一上凸圈、第二上凸圈、第一下凸圈、第二下凸圈、开口、弹簧等装置,达到了具备密封效果好、结构强度高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的目的。承载能力的目的。承载能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C型圈
,具体为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

技术介绍

[0002]密封圈又名O型密封圈,是一种用以密封作用的配件,主要有V型密封圈、U型圈、O型密封圈等密封圈结构,其中包括一种金属C型密封圈,现有的金属密封圈结构较为简单,密封效果有待提升,其中专利:CN216843065U一种刀口金属C型自增强密封圈,通过内圈体、开口、弹簧、上凸型圈以及下凸型圈的设置解决了密封圈结构单一,密封效果较差的问题,但上凸型圈、下凸型圈均位于外圈体的顶部和底部的中心位置,当外圈体受力时与被密封的端面贴合,此时无法确定处于中心位置的凸型圈是否向一侧倾斜出现贴合的情况,亦可能出现上凸型圈一部分向内侧倾斜、一部分向外侧倾斜的问题,因此可能会存在一些弊端,造成密封效果的降低,为此特意提出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具备密封效果好、结构强度高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金属C型圈结构较为简单、密封效果有待提升、结构承载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包括外圈、第一上凸圈、第一下凸圈、内圈、上弧形圈、弹簧,外圈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上凸圈,在第一上凸圈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上凸圈,所述外圈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下凸圈,在第一下凸圈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下凸圈,所述外圈的内部设置有内圈,在内圈的侧部开设有开口,在开口的顶部设置有上弧形圈,在上弧形圈的底部设置有下弧形圈,所述内圈的内部设置有内腔,在内腔的内部设置有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外圈通过上弧形圈、下弧形圈与内圈连接,并组成圈状。
[0008]优选的,所述外圈、内圈形成的圆状横截面为C状,内圈形成的内腔为弧状。
[0009]优选的,所述弹簧安装在内腔内,弹簧呈螺旋圆柱状并首位相连。
[0010]优选的,所述外圈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上凸圈、第二上凸圈和第一下凸圈、第二下凸圈。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上凸圈、第二上凸圈位于外圈顶部中心线的两侧,第一下凸圈、第二下凸圈位于外圈底部中心线的两侧。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通过安装外圈、第一上凸圈、第二上凸圈、第一下凸圈、第二下凸圈、开口、弹簧等装置,达到了具备密封效果好、结构强度高具备较强
的承载能力的目的,本装置在外圈顶部和底部中心处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上凸圈、第二上凸圈以及第一下凸圈、第二下凸圈,因凸圈均处于中心处的两侧,使得外圈在受力时自动向两侧发生倾斜,使其可更好的与密封件的端面进行贴合,避免因单组凸圈且凸圈位于外圈顶部、底部中心处使其与密封件端面接触时出现不统一的情况,如一部分凸圈向外侧倾斜,一部分凸圈向内侧倾斜,出现褶皱的情况,影响密封问题,弹簧设置在内腔内,为装置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装置能够承受较高的压力,当外圈受力时上弧形圈和下弧形圈会出现贴合的状态,为装置提供一定的延展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金属C型圈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金属C型圈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C型圈与被密封件接触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外圈;2、第一上凸圈;3、第二上凸圈;4、第一下凸圈;5、第二下凸圈;6、内圈;7、开口;8、上弧形圈;9、下弧形圈;10、内腔;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0]请参阅图1

3,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包括外圈1、第一上凸圈2、第一下凸圈4、内圈6、上弧形圈8、弹簧11,外圈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上凸圈2,在第一上凸圈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上凸圈3,所述外圈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下凸圈4,在第一下凸圈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下凸圈5,所述外圈1的内部设置有内圈6,在内圈6的侧部开设有开口7,在开口7的顶部设置有上弧形圈8,在上弧形圈8的底部设置有下弧形圈9,所述内圈6的内部设置有内腔10,在内腔10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1。
[0021]在使用时,外圈1受力,与被密封件的端面进行贴合,外圈1受力的过程中其顶部和底部的第一上凸圈2、第二上凸圈3和第一下凸圈4、第二下凸圈5与被密封件进行贴合,第一上凸圈2、第二上凸圈3位于外圈1顶部中心线的两侧,第一上凸圈2、第二上凸圈3在受力时会自动向两侧进行倾斜,与被密封件紧密贴合,提高密封能力,外圈1受力上弧形圈8和下弧形圈9自动向内侧进行靠拢,缩小开口7的间距,弹簧11从内部为装置提供支撑力。
[0022]进一步,所述外圈1通过上弧形圈8、下弧形圈9与内圈6连接,并组成圈状;
[0023]上弧形圈8、下弧形圈9呈水滴状,且上弧形圈8、下弧形圈9存在一定的间距,为开口7。
[0024]进一步,所述外圈1、内圈6形成的圆状横截面为C状,内圈6形成的内腔10为弧状;
[0025]因开口7使得外圈1、内圈6的横截面为C状,同时使外圈1在受力时向内侧收拢,上弧形圈8、下弧形圈9出现接触的状态。
[0026]进一步,所述弹簧11安装在内腔10内,弹簧11呈螺旋圆柱状并首位相连;
[0027]弹簧11可从内部提供支撑力,使装置可承受较高的压力。
[0028]进一步,所述外圈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第一上凸圈2、第二上凸圈3和第一下凸圈4、第二下凸圈5;
[0029]凸圈呈三角状,凸起于外圈1的表面。
[0030]进一步,所述第一上凸圈2、第二上凸圈3位于外圈1顶部中心线的两侧,第一下凸圈4、第二下凸圈5位于外圈1底部中心线的两侧;
[0031]第一上凸圈2、第二上凸圈3位于外圈1顶部中心线的两侧使外圈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包括外圈(1)、第一上凸圈(2)、第一下凸圈(4)、内圈(6)、上弧形圈(8)、弹簧(11),其特征在于:外圈(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上凸圈(2),在第一上凸圈(2)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上凸圈(3),所述外圈(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下凸圈(4),在第一下凸圈(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二下凸圈(5),所述外圈(1)的内部设置有内圈(6),在内圈(6)的侧部开设有开口(7),在开口(7)的顶部设置有上弧形圈(8),在上弧形圈(8)的底部设置有下弧形圈(9),所述内圈(6)的内部设置有内腔(10),在内腔(10)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开口弹簧增强型金属C型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1)通过上弧形圈(8)、下弧形圈(9)与内圈(6)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秋香高琳张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智汇壹脉密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