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管扣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643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软管扣压装置,包括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扣压机构、液压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扣压机构上安装有一套扣压模具,在所述液压系统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扣压量的位移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扣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所述扣压模具上安装有包含模具身份信息的RFID芯片,在软管上具有包含软管身份信息的标签,所述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用于读取模具RFID芯片和软管信息标签的读取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精确控制扣压参数,提升扣压质量及产品合格率。提升扣压质量及产品合格率。提升扣压质量及产品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管扣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扣压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软管扣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各个领域都会使用管路系统来传送气体或液体介质,根据管路系统连接的需要,分为硬管连接或软管连接,在硬管和软管的端部一般安装有管接头。其中,软管与其两端的金属接头部分是通过扣压机以扣压的方式进行连接的,用以确保金属接头与软管之间连接的紧固性。
[0003]如轨道车辆制动管路,在振动较大的部位(如车钩、空压机)处使用的是通过扣压的方式加工的软管连接。目前在部分动车组上发生有车钩扣压软管脱落的故障,通过调查分析,故障的原因大多为以下两点,一是,由于操作人员在扣压前人工输入扣压参数不准确而导致软管的扣压尺寸不到位造成的;二是,目前的扣压设备在扣压过程中人工松开按钮后,液压缸退回,同时由于扣压过程的参数监控不到位,使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下工序再发生漏检,造成不合格品流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精确控制扣压参数,提升扣压质量及产品合格率的软管扣压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软管扣压装置,包括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扣压机构、液压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扣压机构上安装有一套扣压模具,在所述液压系统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扣压量的位移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扣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所述扣压模具上安装有包含模具身份信息的RFID芯片,在软管上具有包含软管身份信息的标签,所述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用于读取模具RFID芯片和软管信息标签的读取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中包括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显示操作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不同规格软管所需的标准扣压参数及扣压过程中的实时扣压参数,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当检测的实时扣压参数与标准扣压参数不匹配时报警,所述显示操作模块包括用于显示标准扣压参数、实时扣压参数及报警信息的显示屏和操作面板。
[0008]进一步,所述控制系统中还包括数据传感器,所述数据传感器与生产制造系统互联。
[0009]进一步,所述模具身份信息包括模具的规格和模具的使用次数,所述报警模块在模具使用次数达到设定使用次数时报警提醒。
[0010]进一步,所述软管身份信息包括软管规格、接头规格、所需的标准扣压量、标准扣压压力及生产序列号。
[0011]进一步,所述软管信息标签的读取器为手持式扫码枪,在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扫码枪安装座,所述扫码枪安装座为L形,在水平板上具有开口槽,在垂直板的顶部具有凹槽,
所述扫码枪的头部插入开口槽内且手柄搭置于所述凹槽内。
[0012]进一步,所述扣压机构包括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的内圈中设置有多个模具安装座,一套所述扣压模具中包括多个独立的扣压模具,所述扣压模具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模具安装座上。
[0013]进一步,在每个所述扣压模具的背面具有多个向径向凸出的安装柱,在所述模具安装座上设置有模具卡槽,所述安装柱插入模具卡槽内,通过模具锁紧装置将扣压模具固定在模具安装座上。
[0014]进一步,所述模具锁紧装置由两个平行的锁紧杆及连接在锁紧杆端部的连杆组成,在所述安装柱上具有镜向对称开口的凹槽,所述模具安装座的侧部具有插入槽,所述锁紧杆从模具安装座的一侧插入卡在所述安装柱的两个凹槽内实现锁紧固定。
[0015]进一步,所述液压系统包括油箱、电机、换向阀、平衡阀、分配阀和液压缸,所述油箱内的油在电机的作用下依次经过换向阀和平衡阀进入分配阀,再通过分配阀分成多条液压管路,每条液压管路与一液压缸连接,液压缸的推杆前端与对应的模具安装座连接,在每个所述推杆上安装所述位移传感器,在所述推杆或液压管路上安装所述压力传感器。
[0016]综上内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软管扣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可实时检测扣压量的位移传感器和实时检测扣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实现实时监控并记录扣压过程的扣压参数,有效避免目前扣压设备扣压过程中人工松开按钮后,液压缸退回,造成不合格扣压产品流入下工序,下工序再发生漏检,从而造成不合格品流出的风险,有利于提升扣压质量及产品合格率。
[0018](2)本技术通过在每个扣压模具上安装有包含模具身份信息的RFID芯片和在软管上具有包含软管身份信息的标签,实现软管及模具扣压参数的自动匹配,避免扣压设备人工设置参数错误导致扣压尺寸不到位的情况发生,有利于进一步精确控制扣压参数,提升扣压质量及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19]附图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扣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扣压模具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模具锁紧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液压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4]如图1至图4所示,工作台100;
[0025]扣压机构200,固定座210,模具安装座220,扣压模具230,安装柱231,凹槽232,模具锁紧装置240,锁紧杆241,连杆242;
[0026]液压系统300,油箱301,电机302,换向阀303,平衡阀304,分配阀305,液压缸306,液压管路307,推杆308,液位计309,空气过滤器310,吸油滤油器311,压力表312,溢流阀
313;
[0027]控制系统400,显示屏401,操作面板402;
[0028]位移传感器500,压力传感器600,手持式扫码枪700,扫码枪安装座800,开口槽801,凹槽802。
[0029]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扣压装置,包括工作台,在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扣压机构、液压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扣压机构上安装有一套扣压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液压系统中设置有用于检测扣压量的位移传感器和用于检测扣压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在所述扣压模具上安装有包含模具身份信息的RFID芯片,在软管上具有包含软管身份信息的标签,所述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以及用于读取模具RFID芯片和软管信息标签的读取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中包括存储模块、报警模块和显示操作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不同规格软管所需的标准扣压参数及扣压过程中的实时扣压参数,所述报警模块用于当检测的实时扣压参数与标准扣压参数不匹配时报警,所述显示操作模块包括用于显示标准扣压参数、实时扣压参数及报警信息的显示屏和操作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中还包括数据传感器,所述数据传感器与生产制造系统互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身份信息包括模具的规格和模具的使用次数,所述报警模块在模具使用次数达到设定使用次数时报警提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管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身份信息包括软管规格、接头规格、所需的标准扣压量、标准扣压压力及生产序列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管扣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信息标签的读取器为手持式扫码枪,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元平黄碧坤钟明娜王晶晶程芳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