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32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它解决了继电器无法实现复杂通路控制等问题,其包括继电器壳体,继电器壳体内部安装有轭铁组件以及衔铁组件,衔铁组件通过活动机构与若干簧片组件连接,继电器壳体内部安装有至少一个辅助开关,辅助开关设置在活动机构一侧,辅助开关的触头与活动机构相对布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实现通路同步或异步控制、结构稳定等优点。结构稳定等优点。结构稳定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磁保持继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磁保持继电器属于继电器的一种,其相对其他继电器具有更为稳定的性能、更小的体积以及更强的承载能力。磁保持继电器实质上就是一种自动开关,可以自动接通或断开电路,其平时依靠永久磁铁的磁性可以保持稳定状态,若需转换其状态只需要使用脉冲信号对其进行激励即可。现有的多路继电器的导电引脚在布置结构上需要将多个引脚交叉并靠近布置,具有较大的装配难度且容易导致击穿。除此之外,常规的多路继电器只能实现多通路同步通断,无法满足继电器复杂通路控制需求。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多路磁保持继电器[201822108274.9],其包括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座体,座体上装有磁保持机构、多组动、静触点及偶数个导电引脚,座体上装有推动组件,座体上还固连有盖体,所有导电引脚沿同一方向嵌入座体上,每两个导电引脚通过一组动、静触点相导通或相脱离,座体在导电引脚引出端一侧延伸有支撑凸起,至少有一个导电引脚的中部装在支撑凸起上,装在支撑凸起上的导电引脚的中部覆盖有一绝缘件,绝缘件连接所述支撑凸起,绝缘件处于其覆盖的导电引脚的中部与至少一个其它导电引脚的引出端之间。
[0004]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多路继电器引脚布置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无法通路同步以及异步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br/>[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实现通路同步以及异步控制的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包括继电器壳体,继电器壳体内部安装有轭铁组件以及衔铁组件,衔铁组件通过活动机构与若干簧片组件连接,继电器壳体内部安装有至少一个辅助开关,辅助开关设置在活动机构一侧,辅助开关的触头与活动机构相对布置。对称布置的辅助开关随活动机构择一通断,配合多个簧片组件,可实现与主通路异步以及同步两个状态,便于电表一体化安装。
[0007]在上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中,继电器壳体内部安装有夹板,夹板开有相对活动机构对称布置的安装槽,辅助开关安装在安装槽内,夹板的安装槽一侧设置有与活动机构相对且供触头插接的触点槽,安装槽另一侧开有供辅助开关的信号线引出的接线槽。夹板实现辅助开关的安装固定,保证其触头随活动机构运动稳定触发。
[0008]在上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中,夹板两侧开有固定槽,继电器
壳体内部设置有与固定槽插接的固定块,夹板下侧设置有固定插销,继电器壳体内设置有供固定插销插入的固定筒,夹板的安装槽底部设置有与继电器壳体相对的固定插头,继电器壳体开有供固定插头插入的固定插孔。无需胶水即可实现夹板的快速定位安装,提高了继电器整体的装配效率。
[0009]在上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中,轭铁组件包括铁芯以及固定在铁芯两端的轭铁块,轭铁块具有与衔铁组件相对的吸附端以及延伸至继电器壳体外侧的接线端,轭铁块以及铁芯外侧套有轭铁套并缠绕有线圈。轭铁组件提供磁吸力矩,与衔铁组件配合实现通路切换。
[0010]在上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中,轭铁块端头处设置有插接条,继电器壳体内侧设置有供插接条插入的插接槽。轭铁块滑动插接固定,当继电器壳体封闭后即可实现轭铁块的压紧固定,由插接条以及插接槽实现轭铁组件相对继电器壳体的水平安装定位。
[0011]在上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中,衔铁组件包括衔铁块以及贴合在衔铁块两侧的磁极片,衔铁块以及磁极片外侧套有衔铁套;衔铁套上下端中部分别设置有转动凸起,继电器壳体开有供转动凸起插入的转动筒。衔铁组件相对转动筒以及转动凸起中心轴线偏转,保证活动机构传动稳定性。
[0012]在上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中,活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继电器壳体中部一侧的活动凸起,继电器壳体内部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中部开有供活动凸起端头插入的活动槽,活动板与簧片组件连接。活动凸起与活动槽插接,活动板随活动凸起摆动而滑动,带动簧片组件触点分离或解除。
[0013]在上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中,簧片组件包括静片以及动片,动片连接有动簧片,动簧片与静片之间设置有相对布置的触点。多个簧片组件中静片以及动片相对排布位置一致,随着活动板滑动而同步摆动。
[0014]在上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中,动簧片连接有卡接片,卡接片以及动簧片端头与活动板侧面的卡接凸起压紧固定,静片以及动片侧面开有卡接条,继电器壳体内部有开有供卡接条插入的卡接槽,静片以及动片侧边设置有限位凸起,继电器壳体内侧设置有限位凸起插入的限位槽。动簧片的卡接片防止动簧片与活动板脱离,无需螺纹件等连接件即可实现动簧片的摆动。
[0015]在上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中,继电器壳体包括主壳体以及副盖体,主壳体和副盖体边口之间设置有卡扣,主壳体以及副盖体之间设有相互嵌套的定位筒,主壳体背部贴合固定有安装板,安装板具有延伸至定位筒内的安装扣。继电器壳体通过卡扣实现边口的封闭,内部由分隔板分出若干独立腔体用于安装轭铁组件以及衔铁组件等部件。
[00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活动机构一侧安装辅助开关,使得辅助开关相对簧片组件通路同步或异步通断,适应电表一体化安装需求;继电器壳体内部设有带有安装槽的夹板,辅助开关可选择性快速装配至夹板内,根据需要切换通路同步或异步通断状态;轭铁组件以及衔铁组件无需点胶处理即可实现与继电器壳体的插接固定,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的副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的主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的继电器壳体的装配示意图;
[0023]图中,继电器壳体1、主壳体11、副盖体12、卡扣13、定位筒14、安装板15、安装扣16、轭铁组件2、铁芯21、轭铁块22、吸附端23、接线端24、轭铁套25、插接条26、插接槽27、衔铁组件3、衔铁块31、磁极片32、衔铁套33、转动凸起34、转动筒35、活动机构4、活动凸起41、活动板42、活动槽43、簧片组件5、静片51、动片52、动簧片53、卡接片54、卡接凸起55、卡接条56、卡接槽57、限位凸起58、限位槽59、辅助开关6、夹板7、安装槽71、触点槽72、接线槽73、固定槽74、固定块75、固定插销76、固定筒77、固定插头78、固定插孔7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包括继电器壳体(1),所述的继电器壳体(1)内部安装有轭铁组件(2)以及衔铁组件(3),所述的衔铁组件(3)通过活动机构(4)与若干簧片组件(5)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壳体(1)内部安装有至少一个辅助开关(6),所述的辅助开关(6)设置在活动机构(4)一侧,所述的辅助开关(6)的触头与活动机构(4)相对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继电器壳体(1)内部安装有夹板(7),所述的夹板(7)开有相对活动机构(4)对称布置的安装槽(71),所述的辅助开关(6)安装在安装槽(71)内,所述的夹板(7)的安装槽(71)一侧设置有与活动机构(4)相对且供触头插接的触点槽(72),所述的安装槽(71)另一侧开有供辅助开关(6)的信号线引出的接线槽(7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板(7)两侧开有固定槽(74),所述的继电器壳体(1)内部设置有与固定槽(74)插接的固定块(75),所述的夹板(7)下侧设置有固定插销(76),所述的继电器壳体(1)内设置有供固定插销(76)插入的固定筒(77),所述的夹板(7)的安装槽(71)底部设置有与继电器壳体(1)相对的固定插头(78),所述的继电器壳体(1)开有供固定插头(78)插入的固定插孔(7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轭铁组件(2)包括铁芯(21)以及固定在铁芯(21)两端的轭铁块(22),所述的轭铁块(22)具有与衔铁组件(3)相对的吸附端(23)以及延伸至继电器壳体(1)外侧的接线端(24),所述的轭铁块(22)以及铁芯(21)外侧套有轭铁套(25)并缠绕有线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继电器夹板辅助触点一体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轭铁块(22)端头处设置有插接条(26),所述的继电器壳体(1)内侧设置有供插接条(26)插入的插接槽(27)。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凡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