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S安装结构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628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BMS安装结构及电池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BMS安装结构包括设于BDU壳体顶部的安装座,该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槽,在安装槽内设有用于固定BMS的固定部。并且,在安装座上设有连接部,安装座通过连接部连接在BDU壳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BMS安装结构,将用于安装BMS的安装座通过连接部设置在BDU壳体的顶部,不仅可提高两者间结构布置的紧凑性,同时也可提高电池包内空间的利用率;另外,也可减小BMS与BDU壳体之间的距离,能够缩短两者之间的通信线束,可便于线束布置。可便于线束布置。可便于线束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BMS安装结构及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包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BMS安装结构,同时,本技术还涉及具有该BMS安装结构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包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其在车身上的布置对于其他零件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设计之初需要充分考虑电池包内部结构的布置紧凑性,以减小电池包的体积和占用空间。其中,作为电池包重要部件的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中文名称:电池管理系统)和BDU(Power Distribution Unit,中文名称:高压配电盒),两者一般间隔设置在电池包的底部,并分别与电池包壳体相连。此种结构不仅会降低电池包内空间的利用率,导致电池包体积较大,同时也导致BMS和BDU之间的通信线束较长,容易造成电池包内的线束杂乱无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BMS安装结构,以提高电池包内空间的利用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BMS安装结构,包括设于BDU壳体顶部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用于固定BMS的固定部,并在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连接部,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BDU壳体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内的螺纹连接件。
[0007]进一步的,所述螺纹连接件包括固连在所述安装座上的承面凸焊螺柱,所述承面凸焊螺柱的头部位于所述安装座的底部,且所述BDU壳体的顶部设有容纳所述头部的容纳槽。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内的底部设有加强凸起和/或减重孔。
[0009]进一步的,
[0010]所述BDU壳体包括连接于一起的上壳体和下壳体;
[0011]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与所述下壳体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连接孔,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中的第一连接件,且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上壳体上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柱上。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二连接孔,以及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孔中的第二连接件;
[0014]对应于所述第二连接孔,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供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的过孔,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伸入所述上壳体内的第二连接柱,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在所
述第二连接柱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下壳体内设有螺柱,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一端设有螺纹孔,另一端设有螺套,所述螺柱螺接在所述螺纹孔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螺套相连。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柱上设有供操作工具旋拧所述第二连接柱的操作部。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8]本技术所述的BMS安装结构,将用于安装BMS的安装座通过连接部设置在BDU壳体的顶部,不仅可提高两者间结构布置的紧凑性,同时也可提高电池包内空间的利用率;另外,也可减小BMS与BDU壳体之间的距离,能够缩短两者之间的通信线束,可便于线束布置。
[0019]另外,固定部包括设置在安装槽内的螺纹连接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而螺纹连接件采用承面凸环螺柱,并在BDU壳体的顶部设有容纳其头部的容纳槽,可提高安装座与BDU壳体之间的布置紧凑性。在安装槽的底部设置加强凸起,有利于提高安装座的结构强度,进而能够提高BMS的安装强度。
[0020]此外,安装座通过第一连接单元与上壳体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单元与下壳体连接,有利于提高安装座与BDU壳体之间的连接效果。第一连接单元包括第一连接孔,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通过在第二连接柱上设有供操作工具旋拧第二连接柱的操作部,可便于操作第二连接柱。
[0021]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中设有如上所述的BMS安装结构。
[0022]本技术所述的电池包,通过采用如上所述的BMS安装结构,有利于提高其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BMS安装结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BMS安装结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BMS安装结构在第三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座与BMS及BDU壳体的装配状态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座与BMS、BDU壳体及电池包壳体的装配状态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BDU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图7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座与BMS、下壳体的装配状态图;
[0033]图10为图9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2为图11中C部分的放大图;
[0036]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连接柱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连接柱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安装座;2、BMS;3、BDU壳体;4、电池包壳体;5、螺套;6、第二连接柱;7、螺柱;
[0040]101、安装槽;1011、减重孔;102、第一连接孔;103、第二连接孔;104、承面凸焊螺柱;105、加强凸起;
[0041]301、上壳体;3011、容纳槽;3012、第一连接柱;3013、过孔;3014、护套;
[0042]302、下壳体;
[0043]601、操作部;602、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6]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MS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BDU壳体(3)顶部的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安装槽(101),所述安装槽(101)内设有用于固定BMS(2)的固定部,并在所述安装座(1)上设有连接部,所述安装座(1)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BDU壳体(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设于所述安装槽(101)内的螺纹连接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BMS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连接件包括固连在所述安装座(1)上的承面凸焊螺柱(104),所述承面凸焊螺柱(104)的头部位于所述安装座(1)的底部,且所述BDU壳体(3)的顶部设有容纳所述头部的容纳槽(30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MS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101)内的底部设有加强凸起(105)和/或减重孔(1011)。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BMS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BDU壳体(3)包括连接于一起的上壳体(301)和下壳体(302);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所述安装座(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上壳体(301)连接,所述安装座(1)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与所述下壳体(30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BMS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岗李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