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605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涉及泡菜生产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和消毒罐,安装架正面安装有多个培养机构,消毒罐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料管,抽料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物料泵,物料泵的出料端通过分料管与培养机构相连接,培养机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注入管,注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泵,调节泵的抽吸端固定连接有分抽管,分抽管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液桶,安装板侧面安装有控制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两个液桶能够在液桶中存放酸碱属性不同的缓冲液,能够在培养机构内部由于乳酸局密度过高所导致的酸碱度不宜时为其注入缓冲液进行酸碱度的调试,从而保证乳酸菌在合适的酸碱度环境中稳定增长繁殖。合适的酸碱度环境中稳定增长繁殖。合适的酸碱度环境中稳定增长繁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泡菜生产
,具体为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泡菜生产的过中需要使用到乳酸菌进行发酵,乳酸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这类细菌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泡菜用的多为产物为乳酸的一类无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细菌。
[0003]为提高发酵的效率大多数情况下会使用乳酸菌液进行发酵,而进行高密度培养时,由于菌群的密度过高会导致酸碱度失衡进而会影响乳酸菌的繁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包括安装架和消毒罐,所述安装架正面安装有多个培养机构,所述消毒罐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料管,抽料管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物料泵,物料泵的出料端通过分料管与培养机构相连接,所述培养机构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注入管,注入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泵,调节泵的抽吸端固定连接有分抽管,分抽管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液桶。
[0006]优选的,所述培养机构包括培养罐,培养罐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入到培养罐内部的接种棒,培养罐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连管,调节连管于注入管相连接,培养罐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注管,顶注管与分料管相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接种棒包括硅胶棒,硅胶棒外壁等距开设有多个接种孔,接种孔内部塞接有接种海绵,硅胶棒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通过螺栓固定在培养罐顶部。
[0008]优选的,所述顶注管、调节连管外壁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培养罐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阀,出料阀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
[0009]优选的,所述培养罐顶部安装有酸碱度传感器,所述调节泵与酸碱度传感器电性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侧面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培养机构、物料泵、消毒罐和调节泵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该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通过设置的两个液桶能够在液桶中存放酸碱属性不同的缓冲液,能够在培养机构内部由于乳酸局密度过高所导致的酸碱度不宜时为其注入缓冲液进行酸碱度的调试,从而保证乳酸菌在合适的酸碱度环境中稳定增长繁殖。
[0013]同时,通过设置的接种棒,在硅胶棒上开设多个接种孔,并在接种孔内部塞接包含乳酸杆菌原始菌落的海绵块,从而能够让其在培养罐等间距进行繁殖,避免在乳酸菌繁殖时由于初始种群太过集中从到导致培养速度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培养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接种棒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安装架;2、培养机构;201、培养罐;202、出料阀;203、出料管;204、顶注管;205、接种棒;206、酸碱度传感器;207、调节连管;208、硅胶棒;209、接种海绵;210、连接块;3、消毒罐;4、抽料管;5、物料泵;6、分料管;7、注入管;8、调节泵;9、分抽管;10、液桶;11、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所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此外,应当理解,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件的尺寸并不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例如某些层的厚度或宽度可以相对于其他层有所夸大。
[0021]应注意的是,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或说明,则在随后的附图的说明中将不需要再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具体讨论和描述。
实施例
[0022]在进行泡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高浓度的乳酸杆菌进行发酵,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能够为泡菜生产提供高密度的乳酸菌发酵液,从而能侧面提高泡菜的发酵效率,有利于生产,不同于传统的发酵乳酸菌,本方案所得到的时高浓度的乳酸菌原液,其初始浓度就较高,能够快速的对泡菜进行发酵,能够缩短发酵的时间,从而能够增加泡菜的生产速度。
[002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包括安装架1和消毒罐3,安装架1正面安装有多个培养机构2,消毒罐3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料管4,抽料管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物料泵5,物料泵5的出料端通过分料管6与培养机构2相连接,培养机构2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注入管7,注入管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泵8,调节泵8的抽吸端固定连接有分抽管9,分抽管9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液桶10,安装板侧面安装有控制器11,培养机构2、物料泵5、消毒罐3和调节泵8分别与控制器11电性连接。
[0024]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乳酸菌的数量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其培养罐201内部的培养液就会出现酸碱度失衡的现象,会抑制乳酸菌的生长,消毒罐3中用于消毒为乳酸菌生长提供
营养原的物质,在其注入到培养罐201时也会造成酸碱度变化,从而导致乳酸局繁殖速度下降,在液桶10中分别存放碳酸氢钠溶液和乳酸溶液或者其他类似食品级溶液,能够根据酸碱度传感器206感知酸碱度变化达到临界值后抽取对应的缓冲液进行酸碱度的平衡,从而保证乳酸菌在合适的酸碱度环境中稳定增长繁殖。
[0025]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培养机构2包括培养罐201,培养罐201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入到培养罐201内部的接种棒205,培养罐201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连管207,调节连管207于注入管7相连接,培养罐20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注管204,顶注管204与分料管6相连接,顶注管204、调节连管207外壁均安装有电磁阀,培养罐201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阀202,出料阀202底部固定连接有出料管203,培养罐201顶部安装有酸碱度传感器206,调节泵8与酸碱度传感器206电性连接。
[0026]接种棒205包括硅胶棒208,硅胶棒208外壁等距开设有多个接种孔,接种孔内部塞接有接种海绵209,硅胶棒208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10,连接块210通过螺栓固定在培养罐201顶部。
[0027]需要注意的是,在硅胶棒208上开设多个接种孔,并在接种孔内部塞接包含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包括安装架(1)和消毒罐(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正面安装有多个培养机构(2),所述消毒罐(3)顶部固定连接有抽料管(4),抽料管(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物料泵(5),物料泵(5)的出料端通过分料管(6)与培养机构(2)相连接,所述培养机构(2)侧面均固定连接有注入管(7),注入管(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泵(8),调节泵(8)的抽吸端固定连接有分抽管(9),分抽管(9)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液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泡菜用乳酸菌的高密度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机构(2)包括培养罐(201),培养罐(201)顶部固定连接有插入到培养罐(201)内部的接种棒(205),培养罐(201)外壁固定连接有调节连管(207),调节连管(207)于注入管(7)相连接,培养罐(201)顶部固定连接有顶注管(204),顶注管(204)与分料管(6)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泡菜用乳酸菌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粉琼岳修辉白云凤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阳光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