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风冷电机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922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控制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风冷电机控制器,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第一腔体的一端设有第一通风孔;第二腔体的一端部下方设有第二通风孔,第二通风孔连通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的一端部下方设有第四通风孔,另一端部下方设有第五通风孔,第四通风孔连通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第五通风孔连通第三腔体与第四腔体;第四腔体包括还包括风扇和百叶窗,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第四通风孔、第五通风孔、风扇和百叶窗为风的流向限定了唯一风路,各发热元件都被设置在此唯一风路的路径中,通风时将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携带并吹出壳体,增强了散热效果,实现了强制风冷。风冷。风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悬挂式风冷电机控制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控制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悬挂式风冷电机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控制器是通过主动工作来控制电机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响应时间进行工作的集成电路。采用大功率智能模块、优良的冷却散热系统、可靠的电源控制系统、闭环采样反馈控制系统优化组成,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运行稳定、免维护的特点。
[0003]电机控制器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高温会使电机控制器中电子元件发生故障,所以生产厂家在制作电机控制器时会加入冷却装置,现有的电机控制器的冷却方式包括风冷和水冷,目前主要以风冷为主,现有的风冷方式多为整体直通式风冷,即电机控制器内部的电子发热元件均平铺安装在外壳内,外壳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散热风扇为电机控制器散热,这样的结构不仅会使控制器大型化,占用面积较大,而且散热风扇与通风孔简单对立设置,这种散热方式仅仅是将电机控制器中的少量热空气抽出,长此以往,依旧会造成电子元件的损坏,增加了维修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不利于安全生产的进行;另外,现有的电机控制器为了加装风扇散热,使得电机控制器内部与外部较为多面积的接通,进而使外壳的防水性能变差,导致电机控制器因雨水或者飞溅的水进入造成电机控制器短路烧坏,增加了维修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风冷电机控制器,旨在克服现有电机控制器采用整体直通式风冷散热而导致的冷却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同时兼顾电机控制器在使用场景下的小型化需求和防尘防水需求。
[0005]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悬挂式风冷电机控制器,包括:壳体,整体呈长方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共分为四个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第一腔体,被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通风孔,且每个所述第一通风孔上均设有防尘滤网,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设有散热片垫片,所述散热片垫片的上方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垫片的末端设有电容垫片,所述电容垫片的上方设有大电容组;第二腔体,被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部,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设有航空插头,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部下方设有主电路组件,所述第二腔体的另一端部下方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置于所述大电容组的上方,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使风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孔进入所述第一腔体后,途径所述散热片到达所述大电容组,然后风穿过所述第二通风孔进入所述第二腔体,最终到达所述主电路组件;第三腔体,被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部,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部下方设有第四通
风孔,所述第四通风孔置于所述主电路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三腔体的另一端部下方设有第五通风孔,所述第三腔体通过所述第四通风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此外,所述第三腔体内部还设有控制电路组件,所述控制电路组件位于所述第四通风孔和所述第五通风孔之间;由此,到达所述主电路组件的风穿过所述第四通风孔进入所述第三腔体后,途径所述控制电路组件,最终到达所述第五通风孔;第四腔体,整体呈L形,所述第四腔体被设于所述第三腔体的末端;所述第四腔体的水平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五通风孔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四腔体的竖直部内部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上部还设有风扇围挡,所述风扇围挡的上方还设有“回”字形中空盖板,所述第四腔体的竖直部的侧壁上还设有百叶窗;由此,在所述第三腔体中、到达所述第五通风孔的风穿过所述第五通风孔进入到所述第四腔体的水平部内部,然后通过所述风扇将风吹入所述第四腔体的竖直部内部,最终使风从所述百叶窗排出所述壳体,与此同时,所述风扇的运作使所述壳体内部与外界形成负压,进而使空气流经整个所述壳体的内部,实现气体的动态平衡,最终实现风冷;所述壳体上除所述第一通风孔和所述百叶窗与外界连通之外,其余部分都为密闭环境。
[0006]优选地,所述主电路组件上配置有实现其各自独立功能的电容、功率泄放板、整流桥、保险管、接触器、功率电阻和电流传感器;所述控制电路组件包括PCB板和电源板;所述主电路组件、所述大电容组和所述控制电路组件均为发热元件。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通风孔处设有大电容组保护板,所述大电容组保护板上设有与所述大电容组的本体直径相适配的保护孔,此外,所述大电容组保护板上还均匀设有若干个第三通风孔。
[0008]优选地,所述壳体被设置为三层叠加式,所述第一腔体被设置为第一层,所述第二腔体被设置为第二层,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共同被设置为第三层;另外,所述第一腔体的设有所述第一通风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的设有所述航空插头的一端对齐,且所述第四腔体的竖直部与所述第一腔体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腔体的另一端对齐。
[0009]优选地,所述电机控制器的防尘防水等级达到IP64级。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利用三层叠加式将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均匀分布,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外形趋向于小型化,增强了不同使用场景的适配性,另外,本专利技术将质量较大的散热片和大电容组设置于第一腔体内,而第一腔体又位于壳体的底部,即本悬挂式风冷电机控制器的安装固定部位,这样的设计使本专利技术的稳定性增强,大电容组保护板的设置增强了大电容组的抗震性和稳定性;最重要的是,本专利技术设置的第一通风孔、第二通风孔、第四通风孔、第五通风孔、风扇和百叶窗为风的流向限定了唯一风路,而所述的各发热元件都被设置在此唯一风路的路径中,如此设置后,通风时可将所述的各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尽数携带并吹出壳体,增强了散热效果,实现了强制风冷;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防尘滤网、百叶窗和风扇围挡,并且壳体上除第一通风孔和百叶窗与外界连通之外,其余部分都为密闭环境,达到了IP64级的防尘防水效果,增强了本专利技术在不同场景条件下的适用性,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损坏率,节约了维修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三维布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腔体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腔体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腔体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腔体的内部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在工作情景下的布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悬挂式风冷电机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整体呈长方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共分为四个腔体,分别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第一腔体,被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第一通风孔,且每个所述第一通风孔上均设有防尘滤网,所述第一腔体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设有散热片垫片,所述散热片垫片的上方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垫片的末端设有电容垫片,所述电容垫片的上方设有大电容组;第二腔体,被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上部,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设有航空插头,所述第二腔体的一端部下方设有主电路组件,所述第二腔体的另一端部下方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第二通风孔置于所述大电容组的上方,所述第二腔体通过所述第二通风孔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使风通过所述第一通风孔进入所述第一腔体后,途径所述散热片到达所述大电容组,然后风穿过所述第二通风孔进入所述第二腔体,最终到达所述主电路组件;第三腔体,被设于所述第二腔体的上部,所述第三腔体的一端部下方设有第四通风孔,所述第四通风孔置于所述主电路组件的上方,所述第三腔体的另一端部下方设有第五通风孔,所述第三腔体通过所述第四通风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此外,所述第三腔体内部还设有控制电路组件,所述控制电路组件位于所述第四通风孔和所述第五通风孔之间;由此,到达所述主电路组件的风穿过所述第四通风孔进入所述第三腔体后,途径所述控制电路组件,最终到达所述第五通风孔;第四腔体,整体呈L形,所述第四腔体被设于所述第三腔体的末端;所述第四腔体的水平部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五通风孔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四腔体的竖直部内部设有风扇,所述风扇的上部还设有风扇围挡,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屹涛闫宪峰岳小云郝斌苏跃龙钟立备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机电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