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721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包括主管和穿插在主管中的导丝,主管包括主管管体、主管头和主管球囊,导丝的前端伸出主管头,气管插管还包括副管,副管包括副管管体、设置在副管管体前端的副管堵头、设置在副管堵头后部的副管球囊,副管通过副管堵头和副管管体套装在导丝前端,副管堵头与主管头呈前后布置,副管和主管相互独立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相互独立工作的主管和设置在伸出主管的导丝端部的副管,在应急处理场合,可替代喉罩、喉管等医疗器械,插管方便快捷;在应急处理完成后,主管可直接进行气管内插管,无需断开呼吸连接设备,达到可以减少将主管插入气管内的操作的效果,以及降低断开呼吸连接设备对于病患的风险。及降低断开呼吸连接设备对于病患的风险。及降低断开呼吸连接设备对于病患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气管插管。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插管术是使用一跟插管经由口或鼻,穿过喉部并且进入气管中的方法,在一般医疗实践中是提供正压气道的一个重要步骤,从而允许实施麻醉或将空气提供到肺中。插管首先经医务人员插入气管,然后给气囊内注入一定量的空气,使气囊膨胀并卡于气管内以防脱落,然后经过插管可对气管进行供氧或麻醉。
[0003]因为气管插管术需要辅助设备工具来实现,一些需要进行急救的场合往往先使用喉罩、喉管等不需借助辅助工具的医疗器械来进行应急呼吸处理,应急处理完成后再转用插管,此过程操作麻烦,需要断开呼吸连接设备进行操作,并在断开呼吸连接设备的时候对患者具有一定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可直接用于应急处理场合,替代喉罩、喉管等医疗器械,插管方便快捷,应急处理完成后,插管主管可直接进行气管内插管,无需断开呼吸连接设备,通过纤支镜等辅助设备引导, 即可将主管插入病患气管内。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包括主管和穿插在所述主管中的导丝,所述主管包括主管管体、设置在所述主管管体前端的主管头、设置在所述主管头后部的主管球囊、与所述主管球囊连接的主管充气管以及主管充气接口、和设置再所述主管管体后端的主管接口,所述导丝的前端伸出所述主管头,所述导丝的前端伸出所述主管头的长度可调,所述气管插管还包括副管,所述副管包括副管管体、设置在所述副管管体前端的副管堵头、设置在所述副管堵头后部的副管球囊、与所述副管球囊连接的副管充气管以及副管充气接口,所述副管堵头的前部不成型开口,所述副管通过副管堵头和副管管体套装在所述导丝前端,所述副管堵头与主管头呈前后布置,所述副管和主管相互独立工作。
[0006]优选地,所述主管接口可连接有三通转换接头,在所述三通转换接头上还连接有内窥镜接头和多功能转换接头。
[0007]优选地,所述副管还包括吸引腔头、与所述吸引腔头连接的吸引腔管体和与所述吸引腔管体连接的吸引腔接口,所述吸引腔头、吸引腔管体和吸引腔接口独立于所述副管球囊、副管充气管道和副管充气接口。
[0008]进一步地,所述吸引腔管体和副管充气管成型在分别与所述吸引腔头和副管球囊连接的副管连接管中,所述吸引腔管体和副管充气管在所述副管连接管中形成单独的通道。
[0009]优选地,在所述副管管体内壁上成型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使所述主管管体与导丝紧密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主管球囊可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主管球囊分别对应两组所述主管充气管以及主管充气接口。
[0011]优选地,所述主管球囊的外层采用TPU材质制成。
[0012]优选地,所述导丝的前端伸出所述主管头的长度为到达人体食道末端与气管口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副管管体的长度小于所述导丝的前端伸出所述主管头的长度。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主管前方结合向前延伸的导丝端部设置有副管,主管和副管分别独立工作,在应急处理场合,可替代喉罩、喉管等医疗器械,插管方便快捷;在应急处理完成后,主管可直接进行气管内插管,无需断开呼吸连接设备,通过纤支镜等辅助设备引导,即可将主管插入病患气管内,达到可以减少在应急处理后将主管插入气管内操作的效果,以及降低断开呼吸连接设备对于病患的风险。
[0015]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使用状态示意图1;图4为本专利技术整体使用状态示意图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三通转换接头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A

A截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B

B截面示意图。
[0017]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附图1

7,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与一般的气管插管相似的是,所述气管插管包括主管1和穿插在所述主管1中的导丝3,所述主管1包括主管管体11、设置在所述主管管体11前端的主管头12、设置在所述主管头12后部的主管球囊13、与所述主管球囊13连接的主管充气管14以及主管充气接口15、和设置在所述主管管体11后端的主管接口16,所述主管充气接口15包括与所述主管充气管14依次连接的主管球囊指示囊151和主管单向阀152,所述导丝3在主管接口16处设置有导丝固定器4,所述导丝固定器4用于将导丝3固定在所述主管管体11中,同时还可以堵塞所述主管接口16;为了能够应用于应急场合,替代喉罩、喉管等医疗器械,所述导丝前端3a伸出所述主管头12,所述气管插管还包括副管2,所述副管2包括副管管体21、设置在所述副管管体21前端的副管堵头22、设置在所述副管堵头22后部的副管球囊23、与所述副管球囊23连接的副管充气管24以及副管充气接口25,所述副管堵头22的前部不成型开口,即所述导丝3不穿透所述副管堵头22,所述副管充气接口25包括与所述副管充气管24依次连接的副管球囊指示囊251和副管单向阀252,所述副管2通过副管堵头22和副管管体21套装在所述导丝前端
3a,所述副管堵头22与主管头12呈前后布置,所述副管2和主管1相互独立工作。
[0019]所述导丝前端3a伸出所述主管头12的长度可调,所述导丝前端3a伸出所述主管头12的长度一般为到达人体食道末端与气管口之间,使所述副管2能够保持在人体气管口之前,并且使所述主管1能够保持在人体气管口之后,在喉部与胃部之间形成密闭空间;一般地,所述副管管体21的长度小于所述导丝前端3a伸出所述主管头12的长度,以防止所述副管管体21后端堵塞所述主管头12。
[0020]在所述副管管体21内壁上成型有若干凸起211,所述凸起211使所述主管管体11与导丝3紧密连接,当所述副管管体21插套在导丝3上时,通过所述凸起211将导丝3压制在所述副管管体21内壁上连接固定。
[0021]所述副管2用于堵塞食道的末端,防止从所述主管1导入的氧气或者麻醉药进入胃部,能够顺着唯一的通道进入气道中。
[0022]需应急处理插管时,将所述副管2插套在导丝前端3a固定,调整好所述导丝3伸出所述主管头12的长度,使所述副管2病患食道,所述主管头12对准食道口的喉部声门位置,定位后将所述副管球囊23和主管球囊13充起膨胀,使喉部至胃部形成密闭空间,仅存在插管建立的人工通气通道连通人体内外,用来对病患进行供氧,抽出所述导丝3,使所述主管1连通。
[0023]此时的所述主管球囊13外层表面压制在所述副管充气管24上,因为所述主管球囊13是具有弹性的软质材料,尤其所述主管球囊13的外层可采用TPU材质制成,TPU具有卓越的高张力、高拉力、强韧和耐老化的特性,并且人体食道同样具有弹性,因此所述主管球囊13可将副管充气管24包裹压制在食道壁上,保持密闭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管插管,所述气管插管包括主管和穿插在所述主管中的导丝,所述主管包括主管管体、设置在所述主管管体前端的主管头、设置在所述主管头后部的主管球囊、与所述主管球囊连接的主管充气管以及主管充气接口、和设置再所述主管管体后端的主管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前端伸出所述主管头,所述导丝的前端伸出所述主管头的长度可调,所述气管插管还包括副管,所述副管包括副管管体、设置在所述副管管体前端的副管堵头、设置在所述副管堵头后部的副管球囊、与所述副管球囊连接的副管充气管以及副管充气接口,所述副管堵头的前部不成型开口,所述副管通过副管堵头和副管管体套装在所述导丝前端,所述副管堵头与主管头呈前后布置,所述副管和主管相互独立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接口可连接有三通转换接头,在所述三通转换接头上还连接有内窥镜接头和多功能转换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气管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管还包括吸引腔头、与所述吸引腔头连接的吸引腔管体和与所述吸引腔管体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翰峙杨林敏陈捷峰
申请(专利权)人:峰辰翰广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