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能系统以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5692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供能系统以及方法,所述供能系统包括制热组件、储液罐和制冷组件,制热组件包括第一压缩单元和蓄热单元,第一压缩单元用于气体压缩,蓄热单元与第一压缩单元连通,用于回收经第一压缩单元流出的压缩气体内的热量并储存或传递热量给用户且使压缩气体降温至液体,储液罐与蓄热单元连通,以便存储经蓄热单元流出的液体,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单元和膨胀发电单元,蒸发单元与储液罐连通,用于回收经储液罐内流出的液体内的冷量并传递冷量给用户且使液体蒸发至气体,膨胀发电单元与蒸发单元连通,以便蒸发单元内的气体流入膨胀发电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供能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蓄冷效率高等优点。冷效率高等优点。冷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供能系统以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能源利用
,具体涉及一种供能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蓄能方式有多种,可分为显热蓄冷和潜热蓄冷两大类,具体的蓄冷介质包括水、冰、共晶盐和气体水合物等。
[0003]相关技术中,蓄能温度调节范围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做出的:
[0005]相关技术中,蓄能方式主要是水蓄能和冰蓄能,水蓄能存在蓄能密度低、占地面积大、冷损耗大、防水保温麻烦等问题,冰蓄能存在的问题是制冷温度要达到

10℃至

5℃,制冷压缩机性能系统减小,能耗大,以及供能系统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共晶盐蓄冷成本高,应用较少,气体水合物蓄冷是一种新兴蓄冷技术,但尚未成熟,还处于研究阶段,上述蓄能介质还有的共性问题是蓄冷温度调节范围很小,并且难以满足零下几十度或零上十几度的蓄冷温度需求。
[0006]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热组件,所述制热组件包括第一压缩单元和蓄热单元,所述第一压缩单元用于气体压缩,所述蓄热单元与所述第一压缩单元连通,用于回收经所述第一压缩单元流出的压缩气体内的热量并储存或传递热量给用户且使所述压缩气体降温至液体;储液罐,所述储液罐与所述蓄热单元连通,以便存储经所述蓄热单元流出的液体;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包括蒸发单元和膨胀发电单元,所述蒸发单元与所述储液罐连通,用于回收经所述储液罐内流出的液体内的冷量并传递冷量给用户且使所述液体蒸发至气体,所述膨胀发电单元与所述蒸发单元连通,以便所述蒸发单元内的气体流入所述膨胀发电单元;所述供能系统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为谷电时段,所述第一压缩单元和所述蓄热单元工作,在所述第二状态为峰电时段,所述蒸发单元和所述膨胀发电单元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却器,所述第一冷却器的一端与所述蓄热单元连通,用于冷却经所述蓄热单元流出的液体;第一节流阀,所述第一节流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冷却器与所述储液罐连通,以便经所述第一冷却器流出的液体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阀节流降压后流入所述储液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液分离器,所述气液分离器具有进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与所述第一节流阀连通,用于分离所述第一节流阀流出的液体中的气体,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储液罐连通,以便经所述气液分离器分离后的气体流入所述储液罐:第二压缩单元,所述第二压缩单元的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第二出口连通,以便将所述气液分离器流出的气体压缩至预设值,所述第二压缩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冷却器的进口连通,以便经所述第二压缩单元压缩后的气体流入所述第一冷却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压缩单元,所述第三压缩单元的一端与所述蒸发单元连通,以便压缩经所述蒸发单元流出的气体至预设值;第二冷却器,所述第二冷却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压缩单元连通,以便经所述第三压缩单元压缩后的气体流入所述第二冷却器,所述第二冷却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单元连通,以便经所述第二冷却器流出的气体流入所述蒸发单元;第二节流阀,所述第二节流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却器和所述膨胀发电单元连通,以便经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学锋池捷成郑开云俞国华舒梦影陶林白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势加透博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