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捷式可升降支撑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4202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建造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支撑体系中液压千斤顶、砂桶法都存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问题,提供一种便捷式可升降支撑墩,包括固定墩,用于支撑体系中承重,所述固定墩的底面与支撑体系中的工字钢面接触;升降墩,用于调节所述固定墩的升降,所述升降墩对称设置在固定墩的两侧;所述固定墩与所述升降墩设有斜面,且斜面面接触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墩之间设置锁紧机构,用于调节升降墩之间的距离并锁紧。一种可升降支撑体系,使用支撑墩代替现有技术支撑体系中的液压千斤顶和砂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撑墩及可升降支撑体系,简化了不同墩柱间距及高度安装工艺,降低安全风险,并能从人力、物力上减少投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效率。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捷式可升降支撑墩


[0001]本技术属于桥梁建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捷式可升降支撑墩及可升降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桥梁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桥梁施工中涉及的系梁、盖梁、高墩施工也越来越多,跨既有高速、国道、河流等均采用液压千斤顶、砂桶法进行系梁、盖梁、高墩的施工,但液压千斤顶、砂桶法都存在支撑体系的牢固性和安全性问题,因此系梁、盖梁、高墩的支撑装置是整改支撑体系的灵魂也是安全的保证。
[0003]目前大多数的系梁、盖梁、高墩的支撑体系是采用传统的液压千斤顶支撑在工字钢上,这样不仅在接触面积小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在拆除时也是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同时采用液压千斤顶是在人力、时间上也投入较大,不仅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增加同时效率也偏低。
[0004]沙桶法的支撑体系,需要经过计算选直径适当的钢管砂筒,砂筒底部焊接钢板封堵,在旁边面留一个螺丝孔并用螺丝阻塞,筒内装入适量细砂,细砂顶放置一略小于砂筒直径的活塞,活塞可选择混凝土、木头、钢板封口的钢管等,使其活塞顶面高于砂筒3

5CM。经过松开底部螺丝放出桶内细砂,到达撤除暂时支座的目的,完结梁板系统变换。由此可见,砂桶法的接触面积大,但是存在对砂的质量要求高,施工工艺繁琐,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设备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是便携式可升降支撑墩及支撑体系,将系梁、盖梁、高墩的支撑体系采用本技术的可升降支撑墩,解决不同墩柱间距及高度安装工艺复杂,安全风险系数高的问题,并能从人力、物力上减少投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可升降支撑墩及支撑体系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便携式可升降支撑墩,包括固定墩,用于支撑体系中承重,所述固定墩的底面与支撑体系中的工字钢面接触;升降墩,用于调节所述固定墩的升降,所述升降墩对称设置在固定墩的两侧;所述固定墩与所述升降墩均设有斜面,且斜面面接触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墩之间设置锁紧机构,用于调节升降墩之间的距离并锁紧。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墩设置在两侧升降墩的中间上方,固定墩的底面与支撑体系中下侧的工字钢面接触,两侧的升降墩与支撑体系中上侧的工字钢面接触。
[0009]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墩上下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墩及升降墩包括等腰梯形体上部和方体下部,所述等腰梯形体的两腰斜面为所述固定墩与升降墩面接触的斜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墩设有水平方向的通孔,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穿过两侧升降墩通孔的调节丝杆,和调节丝杆两端设置的螺母。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墩对称设置两个水平方向的通孔。
[0013]进一步的,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
°
~60
°

[0014]一种可升降支撑体系,包括若干支撑墩,作为支撑体系中的支撑装置,用于适应支撑体系的不同高度和控制支撑体系升降,所述支撑墩的上下设置有工字钢。
[0015]本技术的一种便携式可升降支撑墩及支撑体系,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简单实用,操作方便,物资、劳动力投入少,施工效率高,设备制作维修简单。
[0017]2.可升降不同间距的支撑体系,同时可适应于各种地理环境;
[0018]3.加快了系梁、盖梁、高墩支撑体系的搭设速度,缩短施工周期,且可升降支撑体系更加牢固可靠,整体安全性得到保障。
[0019]4.将系梁、盖梁、高墩的支撑体系采用本技术可升降调节式固定墩进行工字钢的连接,保证支撑体系在升降以及安装拆除时的稳固性以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支撑墩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支撑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标:1、固定墩;2、升降墩;3、斜面;4、锁紧机构;41、调节丝杆;42、螺母;5、工字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便携式可升降支撑墩及支撑体系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4]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可升降支撑墩,包括用于支撑体系中承重的固定墩1,固定墩的底面与支撑体系中的工字钢接触;用于调节固定墩1的升降的升降墩2,升降墩2对称设置在固定墩1的两侧,固定墩1与升降墩2均设有斜面3,且斜面3面接触滑动连接,升降墩2之间设置锁紧机构4,用于调节升降墩2之间的距离并锁紧。本技术的支撑墩,通过调整升降墩2之间的距离,即可改变支撑墩整体的高度,进而竖向可调节支撑体系升降高度。本技术的支撑墩与液压千斤顶相比,接触面积大,稳定性高,更加安全,与砂桶法相比,操作简单,能适应各种环境,稳定性高。
[0025]本实施例中,固定墩1包括等腰梯形体上部和方体下部,等腰梯形体下底宽度40cm、上底宽度5cm、高6cm、厚度45cm,方体的宽度及厚度与等腰梯形体的下底宽度及厚度相等,高度为4cm。升降墩2同样包括等腰梯形体上部和方体下部,等腰梯形体的下底宽度22.6cm、上底宽度12cm、高15.5cm、厚度45cm,方体的宽度及厚度与梯形体的下底宽度及厚度相等,高度为9.5cm,固定墩1上下对称设置,升降墩2左右对称设置,固定墩1、升降墩2的等腰梯形体的斜面3面接触滑动连接,两侧的升降墩2向中间滑动,上侧的固定墩1上升,两侧的升降墩2向外侧滑动,上侧的固定墩1下降,支撑墩最大可调节高度为15cm。固定墩1 和升降墩2可使用铸钢、铸铁或用钢板焊接制成。升降墩2水平方向对称的设有两个通孔,采用直径32cm的调节丝杆41分别穿入两侧升降墩2的通孔中,调节丝杆41的两端用螺母 42锁定,本技术的支撑墩上下两面与支撑体系中的上下工字钢5接触连接,与工字钢5 连接成整体,可通过旋转螺母42调节升降墩2的间距使支撑墩高度进行升降,从而确保适应于不
同高度的支撑体系,拆除时,拧松螺母42,即可使支撑墩在支撑体系上侧部分的重力作用下下降,然后进行支撑体系的拆除作业。
[0026]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墩1设置在两沿侧升降墩2的中间上方,固定墩1的底面与支撑体系中下侧的工字钢5面接触,两侧的升降墩2与支撑体系中上侧的工字钢5面接触,固定墩1与升降墩2均设有斜面3且斜面3面接触滑动连接,调整升降墩2之间的距离,即可改变支撑墩整体的高度。
[0027]当固定墩1与升降墩2面接触的斜面3与水平面的夹角过小时,通过调整升降墩2的距离调节支撑墩的高度,精度较高,但支撑墩的可调节高度范围小。当固定墩1与升降墩2 面接触的斜面3与水平面的夹角过大时,通过调整升降墩2的距离调节支撑墩的高度,精度较差,但支撑墩的可调节高度范围大。夹角过大或过小都会使本技术的支撑墩冗重且不稳定,优选的角度为30
°
~60
°

[0028]锁紧机构4使用螺栓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升降支撑墩,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墩(1),用于支撑体系中承重,所述固定墩(1)的底面与支撑体系中的工字钢(5)面接触;升降墩(2),用于调节所述固定墩(1)的升降,所述升降墩(2)对称设置在固定墩(1)的两侧;所述固定墩(1)与所述升降墩(2)均设有斜面(3),且斜面(3)面接触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墩(2)之间设置锁紧机构(4),用于调节升降墩(2)之间的距离并锁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升降支撑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墩(1)设置在两侧升降墩(2)的中间上方,固定墩(1)的底面与支撑体系中下侧的工字钢(5)面接触,两侧的升降墩(2)与支撑体系中上侧的工字钢(5)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升降支撑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墩(1)上下对称设置。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培超李兴江晏雄成杜博文郭亮刘阳范怀元史志鹏陈新红张爱品马林东赵德凯赵杰郑炀刘旭生郭林军卢相和李勇涛李阳何森杨新华江新钱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