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413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腿部固定组件、手部训练器与传动组件。腿部固定组件与支撑架顶部转动连接,两个手部训练器对称设置;每个手部训练器中的立柱固定在支撑架顶部,升降组件与腿部固定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绕线轮通过伞齿轮组与升降组件传动连接,手部固定板端部与绕线轮上的拉线连接,通过转动块与立柱外壁转动连接。通过腿部用力或手部用力,使得腿部固定组件在支撑架上转动,同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升降组件动作,带动绕线轮及手部固定板动作,或者通过手部固定板以不同方向进行动作,带动腿部辅助运动,有益于康复训练时对全身肌肉关节进行训练。身肌肉关节进行训练。身肌肉关节进行训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人由于疾病、交通事故等原因造成肢体功能障碍。临床实践表明,无论是疾病还是肢体损伤造成的运动肌能障碍,良好的肢体康复训练都可以提高肢体活动能力和促进神经功能修复,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0003]患者在康复阶段时,医护人员都会让患者做一些有利于康复且适量的运动,使患者的关节慢慢趋于灵活,另外还可以通过锻炼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这一阶段的锻炼尤为重要,会使患者在后期的治疗中效果更为显著。因此,设计一款可以对肢体关节和肌肉肌群进行康复训练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0004]患者手术一般都是上肢或下肢等局部进行手术,因此患者术后手术部位肌肉并不能用太大的力,且未手术部位在恢复阶段也不经常运动,导致出现恢复阶段身体素质降低,进而造成手术部位恢复速度的降低。而现有的康复装置通常为针对局部的运动训练,虽然同样有一些可以全身锻炼的设备,但是其需要手术部位同时用力,从而来达到训练的效果,未考虑到术后刚恢复阶段手术部位不能用力的情况,导致前期并不能使用康复设备进行训练,造成恢复前期周期较长,无法达到使患者手术部位辅助锻炼的作用,导致患者手术部位恢复速度较慢,易容易引起肌肉萎缩等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包括:
[0007]支撑架;
[0008]腿部固定组件,与所述支撑架顶部转动连接;
[0009]两个手部训练器,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腿部固定组件两侧,每个所述手部训练器均包括:
[0010]立柱,固定在所述支撑架顶部;
[0011]螺纹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内,底部与所述腿部固定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传动连接;
[0012]绕线轮,通过伞齿轮组与所述螺纹杆传动连接;
[0013]手部固定板,端部与所述绕线轮上的拉线连接,通过转动块与所述立柱外壁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且所述手部固定板与转动块沿垂直方向转动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腿部固定组件包括;
[0015]转动板,其底部一端与所述支撑架顶部转动连接;
[0016]滑动轮,固定在所述转动板另一端底部;
[0017]两个竖板,固定在所述滑动轮周向的转动板底端,且其末端均穿过所述支撑架,与
所述支撑架上开设的弧形槽滑动连接;
[0018]腿部固定环与脚部固定环,分别固定在所述转动板顶部两端。
[0019]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0020]第一传动轮,与所述螺纹杆传动连接;
[0021]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
[0022]传动杆,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
[0023]传动臂,一端与所述传动杆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竖板固定连接;
[0024]齿环,与所述支撑架底部转动连接;
[0025]第二齿轮,与所述齿环啮合连接,其套接在所述竖板上。
[0026]优选的,还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0027]螺纹杆,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立柱内顶部转动连接;
[0028]滑块,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两个所述滑块之间固定有背部按摩组件。
[0029]优选的,所述背部按摩组件包括:
[0030]背板,两侧壁与两个所述滑块均固定连接;
[0031]若干个按摩轮,分别转动设置在所述背板上。
[0032]优选的,所述伞齿轮组包括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套接在所述螺纹杆上,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二伞齿轮与绕线轮传动连接。
[0033]优选的,所述绕线轮与立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且转轴上设置有扭簧。
[0034]优选的,所述立柱与腿部固定组件之间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上设置有靠背,所述靠背与座椅转动连接。
[0035]优选的,所述手部固定板包括大臂固定板与小臂固定板,所述大臂固定板与小臂固定板之间铰接。
[003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多个支撑腿。
[003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训练时,患者可根据训练部位选择将腿通过腿部固定组件固定或通过手部固定板对手部进行固定,通过腿部用力或手部用力,使得腿部固定组件在支撑架上转动,同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升降组件动作,带动绕线轮及手部固定板动作,或者通过手部固定板以不同方向进行动作,带动腿部辅助运动。有益于康复训练时对全身肌肉关节进行主动或被动训练,更能实现完好部位对康复部位的辅助运动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的侧视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的齿轮齿环联动结构示意图;
[004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的A处放大图。
[0042]附图标记:1

支撑架,2

腿部固定组件,3

手部训练器,4

传动组件,5

背部按摩组件,11

弧形槽,12

支撑腿,21

转动板,22

滑动板,23

竖板,24

腿部固定环,25

脚部固定环,31

立柱,33

绕线轮,34

伞齿轮组,35

手部固定板,36

转动块,37

扭簧,41

第一传动
轮,42

第二传动轮,43

传动带,44

传动杆,45

传动臂,46

齿环,47

第二齿轮,51

背板,52

按摩轮,321

螺纹杆,322

滑块,341

第一伞齿轮,342

第二伞齿轮,351

大臂固定板,352

小臂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4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两端”、“第一”、“第二”、“内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两个腿部固定组件(2),均与所述支撑架(1)顶部转动连接;两个手部训练器(3),对称设置在两个所述腿部固定组件(2)两侧,每个所述手部训练器(3)均包括:立柱(31),固定在所述支撑架(1)顶部;螺纹杆(321),转动设置在所述立柱(31)内,底部与所述腿部固定组件(2)通过传动组件(4)传动连接;绕线轮(33),通过伞齿轮组(34)与所述螺纹杆(321)传动连接;手部固定板(35),一端部与所述绕线轮(33)上的拉线连接;转动块(36),与所述立柱(31)外壁沿水平方向转动连接,且与所述手部固定板(35)另一端部沿垂直方向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腿部固定组件(2)包括:转动板(21),其底部一端与所述支撑架(1)顶部转动连接;滑动轮(22),固定在所述转动板(21)另一端底部;两个竖板(23),固定在所述滑动轮(22)周向的转动板(21)底端,且其末端均穿过所述支撑架(1),与所述支撑架(1)上开设的弧形槽(11)滑动连接;腿部固定环(24)与脚部固定环(25),分别固定在所述转动板(21)顶部两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医疗术后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包括:第一传动轮(41),与所述螺纹杆(321)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2),通过传动带(43)与所述第一传动轮(41)传动连接;传动杆(44),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轮(42)传动连接;传动臂(45),一端与所述传动杆(44)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竖板(23)固定连接;齿环(46),与所述支撑架(1)底部转动连接;第二齿轮(47),与所述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德方王新春李奕斐
申请(专利权)人:王新春李奕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