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支撑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指人工建筑而成的资产,属于固定资产范畴,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房屋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的工程建筑,与建筑物有区别的是构筑物,构筑物指房屋以外的工程建筑,如围墙、道路、水坝、水井、隧道、水塔、桥梁和烟囱等,在建筑建设过程中,为了对建筑物进行支撑,需使用到建筑用支撑架,现有的建筑用支撑架在使用时,不具备拼接的功能,使其不能根据建筑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其不能对较高的建筑进行支撑夹持,不能根据建筑的大小进行调整,使其不能对不同大小的建筑进行支撑夹持,从而导致建筑用支撑架出现支撑效果较差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建筑用支撑架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支撑架,具备拼接的功能,同时可对不同大小的建筑物提供支撑夹持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用支撑架在使用时,因不具备拼接的功能,使其不能根据建筑的高度进行调整,使其不能对较高的建筑进行支撑夹持,不能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支撑架,包括底盘(1)、支撑架(7)和连接柱(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1)顶部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架(7)顶部表面的四角和底部表面的四角均开设有与支撑杆(3)和连接柱(13)配合使用的连接凹槽(9),所述支撑架(7)外侧的表面设置有调节螺杆(4),所述调节螺杆(4)的内侧贯穿至支撑架(7)的内腔并设置有转动套(10),所述转动套(10)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夹板(8),所述夹板(8)外侧的表面且位于转动套(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牵引杆(6),所述牵引杆(6)的外侧贯穿至支撑架(7)的外侧,所述支撑架(7)顶部的表面和底部的表面且位于连接凹槽(9)的一侧均开设有移动槽(5),两个移动槽(5)竖向相对应的一侧贯穿连通有收纳腔(11),所述收纳腔(11)内腔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滑杆(15),所述滑杆(15)的表面套设有滑板(17),所述滑板(17)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板(16),所述滑杆(15)的表面且位于滑板(17)的一侧套设有复位弹簧(18),所述滑板(17)另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插杆(12),所述定位插杆(12)远离滑板(17)的一侧延伸至连接凹槽(9)的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13)外圈的表面和支撑杆(3)外圈的表面与连接凹槽(9)的内腔均为滑动接触,所述连接柱(13)的外径和支撑杆(3)的外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支撑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德鑫匠品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