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排泄流孔水力缓冲器的流场建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力缓冲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排泄流孔水力缓冲器的流场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能作为清洁能源,是一种优良的能量来源。但由于核裂变反应会产生辐射与核废料,所以保证核反应堆的安全是人类能够良性利用核能的前提条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反应堆可能会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海啸地震等,这就要求反应堆能够在遇到灾难时能够迅速停堆。水力缓冲器作为控制棒驱动线中重要的缓冲装置,其作用是保证控制棒在快速插入燃料组件时,能够减小控制棒驱动线与反应堆之间的碰撞力,保证结构不会因为冲击而坏损。
[0003]现有的水力缓冲器的流固耦合直接理论建模方法多是针对固定结构的建模方法,此方法需要的算力较小,但对于处于设计阶段的水力缓冲器而言,缓冲器的结构会随着需求或设计进度发生改变,所以当结构发生变化后,往往需要重新进行理论建模。此外对于有限单元法也常用于水力缓冲器的建模,但是改变结构后,有限单元模型需要重新建模,此工作量是巨大的,并且对于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计算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排泄流孔水力缓冲器的流场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水力缓冲器的结构特性将内部流场拆分为4种流体单元的组合;S2、分别对每种流体单元进行建模以得到每种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S3、将每种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按照实际水力缓冲器的单元组合形式进行组装以得到整体的流体控制方程,完成水力缓冲器的流场建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排泄流孔水力缓冲器的流场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包括第一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第二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第三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和第四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所述第一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和所述第三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排泄流孔水力缓冲器的流场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包括:第一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包括:第一流体单元模型的控制方程包括:其中,v
up
,P
up
,x
up
分别代表上边界处的速度、压强和坐标,v
bdy
,P
bdy
,x
bdy
分别代表右边界处的速度、压强和坐标,v
down
,P
down
,x
down
分别代表下边界处的速度、压强和坐标,分别表示流体由外向内和由内向外流动时流线通过泄流孔造成的局部损失系数,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克非,李鹏,崔俊哲,张德春,徐健航,杨翊仁,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