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模块及水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508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塔模块及水冷系统,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开式冷却塔降温效果一般,制冷主机能耗高的技术问题。该冷却塔模块包括水冷形式的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进口侧设置有间接蒸发冷组件和旁通进气风道;冷却塔本体出口侧通过排气道与排气口连通;间接蒸发冷组件和旁通进气风道上均设置有控制组件,通过控制组件能够实现冷却塔模块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间接蒸发冷模块部件内置于冷却塔,将冷却塔和间接蒸发冷设备合二为一,同时采用风冷和喷淋水蒸发吸热双重冷却方式,制取低于环境湿球温度的低温冷水,从而降低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能够延长蒸发冷却的运行时间,提高机组制冷效率。提高机组制冷效率。提高机组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塔模块及水冷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地下车站的冷却塔模块及水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铁以其大运量、高速度、运行准点等优势已成为许多大中城市客运交通运输的主体或骨干,对缓解城市交通拥挤、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0003]地铁车站的水系统常用水冷式系统,冷却水通常采用开式循环形式,需要配置循环水泵、开放式冷却塔和相应的管道、附件等。开式冷却塔作为用来降低冷水机组所需冷却水温度的散热装置,采用最多的是机械抽风逆流式圆形冷却塔,其次是机械抽风横流式矩形冷却塔。
[0004]冷却塔能耗占比较小,一般为水系统5%左右,虽然能耗不大,但冷却水温对冷水机组性能影响非常大。一般来说,冷却水温度每降低1℃,主机的能耗降低3%

4%左右,冷却塔散热能力对空调水系统的高效运行非常重要。
[0005]为进一步节约地下车站冷却系统电耗,提高制冷的电能使用效率,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地下车站的新型冷却塔模块,在遵循传统冷却塔成熟技术的基础上,对冷却塔结构进行了优化,并且融合了间接蒸发冷却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地下车站的冷却塔模块及水冷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地下车站用开式冷却塔降温效果一般,制冷主机能耗高的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却塔模块,通过将冷却塔模块设置在地下,取消地面冷却塔,彻底解决了由于地面设置冷却塔带来的征地难、噪声污染、影响城市景观等一列问题。
[0009]该冷却塔模块,设置在地下,包括水冷形式的冷却塔本体,所述冷却塔本体进口侧设置有间接蒸发冷组件和旁通进气风道;所述冷却塔本体出口侧通过排气道与排气口连通;所述间接蒸发冷组件和所述旁通进气风道上均设置有能够启闭气流路径和/或气量调节的控制组件,通过所述控制组件能够实现所述冷却塔模块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
[0010]通过优化冷却塔内部结构,解决地下冷却塔制冷效率低,能耗高的缺点,从而提高了地下车站制冷系统全年制冷的COP,也节约了能源消耗。
[0011]本技术的冷却塔模块,采用了新型的冷却塔结构,将间接蒸发冷模块部件内置于冷却塔,将冷却塔和间接蒸发冷设备合二为一,同时采用风冷和喷淋水蒸发吸热双重冷却方式,制取低于环境湿球温度的低温冷水,从而降低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能够延长蒸发冷却的运行时间,提高机组制冷效率。
[0012]间接蒸发冷组件为现有技术产品,具体的处理流程为:蒸发冷设备经过一次风和
二次风:
[0013]一次空气流程:一次风先经过初级过滤器过滤后,经过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管内被进一步等湿冷却后,进入填料上与循环水发生热质交换后,被负压风机通过排风口排向环境。
[0014]二次空气流程:二次风从间接蒸发冷却器下方的二次空气进风口进入,在管外壁的湿通道内和喷淋水发生热质交换,冷却板管内壁的一次空气后,被负压风机通过排风口排向环境。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塔模块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气流经所述旁通进气风道进入到所述冷却塔本体内的夏季工作模式、气流经所述间接蒸发冷组件进入到所述冷却塔本体内的冬季工作模式、气流经所述旁通进气风道和所述间接蒸发冷组件进入到所述冷却塔本体内的过渡季节工作模式。
[0016]本技术的冷却塔模块,根据不同季节的湿球温度,实时调整冷却塔内部控制策略,切换不同工作模式,可实现最优节能效果,通过切换不同工作模式,达到控制制备较低冷却水温的目的。
[001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旁通进气风道入口侧的第一电动风阀和设置在所述间接蒸发冷出风口上的第二电动风阀;通过所述第一电动风阀和/或所述第二电动风阀的启闭,能够实现风道的连通或关闭。
[001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动风阀和/或所述第二电动风阀的开度可调,能够调节进入到所述旁通进气风道和所述间接蒸发冷组件内的气量比例。具体的,当所述冷却塔模块运行在过渡季节工作模式时,需要进行所述控制组件的开度调节,根据环境温度调节风阀开度,从而控制经过蒸发冷设备的风量,用来制备适宜温度的冷却水。
[0019]控制组件包括根据空气进入后的流动方向设置的多组电动风阀,通过调节其开度以调整冷却塔内各风道的风量,控制经过间接蒸发冷模块与旁通进气风道的风量平衡,利用风量变化实现冷量变化,始终能高效、稳定的制备最适宜温度的冷却水,既而使整个空调系统安全、稳定的高效工作。
[002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口侧上设置有正压风机,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正压风机和所述负压风机均为频率可调型。
[0021]在原有负压抽风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正压吹风,使得冷却塔内部可实现均匀换热,极大地提高换热效率。
[002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口侧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还设置有初级过滤器。
[002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间接蒸发冷组件包括间接蒸发冷却器、间接蒸发冷布水器、间接蒸发冷进风口、间接蒸发冷出风口、间接蒸发冷循环水泵,所述间接蒸发冷进风口位于所述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底部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间接蒸发冷出风口位于所述间接蒸发冷却器的顶部并与所述排气道连通;所述间接蒸发冷布水器布置在所述间接蒸发冷却器上方,所述间接蒸发冷循环水泵通过管路与所述间接蒸发冷布水器连通;气流经所述间接蒸发冷却器等湿降温后进入到所述冷却塔本体内。
[002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旁通进气风道数量为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间接蒸发冷组件的两侧。
[002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塔本体包括填料、水槽、冷却塔循环水泵、冷却塔布水器,所述水槽和所述冷却塔布水器分别位于所述填料底部和顶部,所述冷却塔循环水泵通过管路与所述冷却塔布水器连通。
[0026]本技术的冷却塔模块,利用多组电动风阀调节、正负压风机调频手段,进行风量动态平衡控制,使正压送入的一次风,间接蒸发冷装置的二次风,以及负压风机抽出的一、二次风汇合形成的混合风,三者始终根据环境温度动态平衡分配,从而让本技术的新型冷却塔在过渡季节或温差变化较大的应用场景中,始终能高效、稳定的制备最适宜温度的冷却水,既而使整个空调系统安全、稳定的高效工作。
[002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排气道和所述冷却塔本体之间的过滤夹层。
[002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塔模块布置在地下车站的隧道风通道内,进口侧面向地铁风方向。
[0029]通过将冷却塔可置于地铁隧道风通道中,将进风口面向地铁风方向,利用地铁内自带的风力。
[003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水冷系统,包括冷水机组和所述冷却塔模块,所述冷水机组制取冷冻水进行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塔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冷形式的冷却塔本体,所述冷却塔本体进口侧设置有间接蒸发冷组件和旁通进气风道;所述冷却塔本体出口侧通过排气道与排气口连通;所述间接蒸发冷组件和所述旁通进气风道上均设置有控制组件,通过所述控制组件能够实现所述冷却塔模块多种工作模式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模块具有三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气流经所述旁通进气风道进入到所述冷却塔本体内的夏季工作模式、气流经所述间接蒸发冷组件进入到所述冷却塔本体内的冬季工作模式、气流经所述旁通进气风道和所述间接蒸发冷组件进入到所述冷却塔本体内的过渡季节工作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旁通进气风道入口侧的第一电动风阀和设置在所述间接蒸发冷组件出风口上的第二电动风阀;通过所述第一电动风阀和/或所述第二电动风阀的启闭,能够实现风道的连通或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风阀和/或所述第二电动风阀的开度可调,能够调节进入到所述旁通进气风道和所述间接蒸发冷组件内的气量比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侧上设置有正压风机,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负压风机,所述正压风机和所述负压风机均为频率可调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侧和所述控制组件之间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旭峰於瑞钦王威和平黄炳鑫汪恒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